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

时间:2022-09-25 04:37:24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同时予以情志护理、中药导入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75例,有效5例;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好,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护理

笔者所在科自2008年来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住院病例中,男62例,女22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37±5.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个月,平均(5.4±2.5)年。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5例,初中以上15例,小学及以下4例。均有食欲不振、乏力等临床症状,排除其他胃肠道疾病。

1.2 诊断标准 符合2000年西安肝病会议所定的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病程1~10年。

1.3 治疗方法

1.3.1 药物组成 按常规保肝药物治疗,另加中药离子导入,1~2个月为一个疗程。采用的中药以茵陈、丹参、鳖甲、当归、茯苓、白术等药物组成。有健脾除湿,理气活血的功效。

1.3.2 操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使用仪器型号为NP6NPD-4AD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首先选择期门、肝俞等穴位为治疗部位,然后将中药溶液浸湿药垫,挤去多余的水分,将药垫紧贴于治疗部位的皮肤,其上放置电极板置于仪器的正负极板上,然后用固定带固定。电流量缓慢调至患者耐受程度,通电治疗30 min,每天治疗1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有电疗敏感、高热、肝区肿瘤、严重心脏病、活动性结核、出血疾患、中药过敏者禁用。

2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本组84例临床显效75例,总有效率为89.3%,随访3个月,显效72例,总有效率为85.7%。2例发生皮肤瘙痒,停止中药离子导入后症状消失。

3 护理

3.1 情志护理 慢性肝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病程长,反复,因此,部分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产生悲观忧郁的心理,对接受新的治疗手段顾虑因素多。此时护士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疾病的发展、治疗、转归以及情绪和疾病的关系,耐心解答各种提问,与其一起回顾已取得的进步,克服不良情绪,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传工作,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3.2 中药离子导入的护理 中药离子导入是一种无痛苦的治疗方法[1],当药物通过汗腺管导入皮肤时能温热皮肤,使患者有一种微麻舒适感,因而乐于接受。由于输出电流调节是以患者所需值或能接受的适当值为准,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仪器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作用及仪器工作原理,帮助取舒适卧位。中药液温度适宜,以36 ℃~38 ℃为宜,温度太低易使患者感冒,受凉,太高易引起烫伤[2,3]。治疗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仪器的工作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及时调节和控制电流量,仔细观察患者治疗部位的情况,如有无皮疹、疼痛及痒感等,如患者感觉电极下有局限性疼痛或烧灼感时,应立即治疗,并检查原因,经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因此,告之患者及陪护不能自行调节,以免引起烫伤。告诉患者治疗完毕,电极放置处的皮肤发红属正常,若皮肤出现红疹,及时报告医生。若皮肤破损或出现水疱则可能是烫伤引起,要及时处理,暂停治疗。

3.3 健康教育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因卧位时流经肝脏的血流是站立时的一倍。适度活动,以不觉疲劳为度。保证睡眠充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的好转。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忌肥、厚、甘、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机体所需维生素。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的发生。忌烟忌酒,做好自我保健。

4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表现上以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厌油、食欲不振等,同时伴有乏力,故在治疗上以健脾除湿,理气活血为主。笔者所在科通过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挥了中药、针灸、直流电疗三方面作用,使药物直接导入病灶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加治疗效果,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值得注意的是,直流电和药物对人体软组织的电解过程产生的酸碱度,会使少数人放置电极板的局部皮肤有瘙痒或起皮疹,应嘱患者勿用手抓挠,可用酒精棉球涂擦或涂抗过敏药膏,另防止药垫与电极板的震动,避免电流击伤肌肤[4,5]。

慢性肝炎临床治疗时间长,效果缓慢。在疾病早期采用综合治疗,辅以相应的情志护理,指导患者日常保健及健康教育,对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德勤.直流电中草药离子导入疗法.中医杂志,1994,36(3):176.

[2] 郝劲松,郑俊明.药物经皮离子导入的转运机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12(2):151-166.

[3] 刘靖宇,李楠,史海立.肝复康离子导入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54-55.

[4] 张凤瑞.中药离子导入法临床应用概况.中医药信息,1994,11(3):9-11.

[5] 董文霞,巴元明.中药离子导入法的临床应用概况.湖北中医杂志,2005,27(9):56.

(收稿日期:2010-11-17)

上一篇:开展规范化标准化科室建设的探讨与体会 下一篇:胎儿电子监护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