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就是中国好声音

时间:2022-09-25 04:32:17

你的声音,就是中国好声音

毕竟文是一个不平凡的孩子。

他学语文,太困难了。

第一次认识一班的孩子,我有点儿受打击。班上有一大片错别字铺天盖地、语言颠三倒四的学生。其中有几个特别突出:交来的作文往往只有几十百把字,书写潦草,不仅不通顺,而且到处是汉语拼音———拼音也错得离谱。

这几个孩子,我感觉,语文水平也就小学二三年级。

毕竟文,就是其中一个。

后来,我就对这个孩子观察多了些。他高大的个子,雄壮的体魄,善良的眼神,许多时候,是活泼的,健康的,可爱的。只是在学习任务稍微多些、紧些的时候,他就会出现疲惫和倦怠的神色。

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当年也曾经是学习“忧生”。到了高中,物理的最差成绩是18分,数学更是经常不及格。我理解,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学习(特指现在应试状态下的学习)的天分。很多孩子,因为不适合这种类型的学习,很快在学校里沦为所谓“差生”。

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因为其他方面的才能没有机会得到发展罢了。

老师,你慢慢来

学生时代,我算是作文成绩一直不错的学生。做了老师,也算是教师中发表文章比较多的一类。

我常常问自己:你是怎么学会写作文的?

这个问题很让我苦闷。诚实地说,我写作水平的提高,基本与语文课无关,与语文老师无关。

我从来没有认真地“学”过写作,或者说,没有任何一种所谓的写作技巧对我产生过重大影响。

印象中从三年级开始就为要交作文焦虑恐惧。老师周五就布置了作文题,我却常常到了周日晚上还是一筹莫展。小时候为数不多的几次向老师撒谎,其中一次就是因为交作文。我傻傻地告诉老师,作文本落家里了。跟现在的孩子如出一辙。

但是,我知道,我的内心深处,是爱着文字的。

幼年时代春末的綦江河经常水鸟翩飞,我经常在河边长久站立,看得入神,心头就有文字像水波涌动———那大概就是最初的创作冲动吧。

童年时代夏日常常是整个晚上都在露天坝度过。一条街的孩子先是在街上,在自家的凉床上疯。疯够了,便是看星星。一边看,一边比赛说星星像什么———那时还不知道比喻这个修辞概念呢。灿烂星光下,诗歌一般的句子便像星河一般滚滚流淌。

五年级时参加了一次春游,地点是綦城边上的景点飞鹅石。现在想来那风景实在普通,但从未远游过的我还是被自然震动了。下笔如有神,石头飞鹅在我的笔下宛若再生。这篇“作文”,使我获得了县级作文比赛的一等奖,初次尝到了写作的甜头。

初二时候同学自发爬山,19个男孩儿女孩儿在狂风暴雨中登上鸡公嘴。一身泥泞回到家,我就把自己关在阁楼,一口气写了三千来字。那是我中学阶段写得最长的文章。没有老师布置,也不用交。

高中时读《红楼梦》,读得如痴如醉,写了好几本读书笔记,现在还压在老家的箱子里。

做了老师,开始写教育教学手记。和孩子们交往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都在让我产生记录的冲动。

……

就是这样,引领你走进写作大门的,其实是生活本身,阅读本身。激发你继续写,停不下来地写的,还是生活本身,阅读本身。所以,孩子,你慢慢来。所以,老师,你们也要慢慢来。

带领学生慢慢地阅读,慢慢地走进生活,慢慢地长大,慢慢地感受活着的艰辛和美好,慢慢地开启他们写作的智慧,慢慢地爱上生命,爱上文字。

如果懂得生活,那你就是在写作;如果你不懂得生活,那你就只是在写作文。好老师,是陪伴学生写作,而不是逼着学生写作文。

慢慢来,老师!

因为有这样的对作文的认识,所以,当我在暑假中收到毕竟文同学邮件的时候,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毕竟文发给我的是一篇“作文”。不,现在,我觉得应该叫它创作,毕竟文创作的一篇随笔,题目叫《再一次踏上征途》。

文章很长,有2000多字。

毕竟文说:王老师,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的一篇作文,想请您帮我看看。

短短几行字的请求,但我已经热血奔涌。也许,只有我才能理解,深深地理解,这个“第一次”三个字的力量。

1.他写妈妈,我忍俊不禁:

“在我家,我的妈妈有几大‘最’!

第一妈妈最爱美,每天一回家她要么做美容,要么试衣服。打开我家的衣柜,一眼望去全是妈妈的衣服,我和爸爸的衣服只好挤在角落里。妈妈的靴子不知有多少双,储物间里妈妈的鞋摆了一层又一层!”

2.他写爸爸,我感动异常:

“每次我参加活动出远门,出发前爸爸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别忘了带这个别忘了带那个,细心地和我一起准备行装。每次我想出去玩,都是爸爸陪着我。如果我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爸爸也总会尽他所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每次我把穿脏了的校服放到洗衣机时,爸爸总会一件一件地掏出来自己用手洗,我问他:‘有洗衣机放着不用,干吗用手洗呀?’‘废话,你把校服穿得那么脏,洗衣机洗得干净吗!’爸爸一边卖力地洗着衣服,一边对我说。”

3.他写春天里的一次骑行,让我惊喜连连:

“从上庄出发骑到十三陵,又从十三陵骑到凤凰岭,最后骑回上庄。”

天,我啧啧赞叹。我是长跑爱好者,我知道这一段路程的艰难。

当我读到他写“山上的花真是五颜六色、花枝招展,可惜,美中不足的是柳絮太多了。这些顽皮的小柳絮有时会让你打一个大大的喷嚏”和“下山时因为是下坡,所以不能专心地看风景,但是哪怕不去专心地看,鸟叫声和花的清香也会把你带进那幅美不胜收的画卷里”一类句子时,我发现了这个孩子的异质。

是,他可能不太会记忆字词,背不下来诗词,也不会做阅读题。但他的心里有天地,有自然,有生命。他常常观察,常常惊喜,常常感恩。于是,他天生就是,就是作家。他的写作水平远远高于他的整体语文水平。

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是中国好声音。关键是,你有没有要唱出来的冲动。你想唱的时候,敢不敢唱?!

毕竟文敢,于是,他感动了我。我还相信,他也会感动大家。

他这次“第一次独立完成”的作文,确实还是不圆满的。和传统意义上的才子才女们的文字比较起来,恐怕会让很多人不屑一顾。但是,于他,是一个开始,一个高潮。对于我这个语文老师而言,也是我作文教学的巅峰。

所以,他的这篇作文,除了修改了几处错别字以外,我没有再动。我想让它以原生态的模样出现在杂志上。它的结构还不完美,细节还不够生动,场面更不壮大,甚至,详略的安排,前后的照应,都还有太多太多问题。如果你带着挑剔的眼光去看,它甚至还是一篇病文。

可是,在我的眼里,它是完美的,异常完美。

因为它真实,因为它是一个孩子在写作上的爆发。一个语文考试还暂时及不了格的孩子,依旧会用文字向这个世界问候和呐喊。

我请求编辑发表这篇作文。我觉得,能够发表这样作文的杂志,才是高贵的杂志。

同时,另外的两篇短小随笔,也来自班上的语文“忧生”。因为是“忧生”,他们看到了“优生”看不到的风景。(因为版面有限,只刊登了另外的一篇———编者注)

不会唱歌的人往往也能够唱出动听的歌。

因为,唱歌也好,写作也好,更关乎心灵,关乎情怀。技巧,还有才华,永远都是第二位的。

上一篇:坚持一种真正的写作 下一篇:再一次踏上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