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9-25 03:20:07

村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

近十年来,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来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的实施,我国避免大拆大建、稳定农村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村镇建设将进入新一轮建设高潮。从大局上考虑,村镇建设关系到我国总体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从小处着眼,村镇建设也关系到农民的生活福祉,这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2000年以来,笔者一直从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关注村镇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笔者结合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村镇建设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解决建议

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农村长远的稳定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等投入力度的加大,村镇建设市场发展迅速,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也随之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现状

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城镇的迅猛崛起调整了农村人口比例,还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在看到农村面貌越来越好的同时,也要面对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题,特别是在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最近村镇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发生,暴露出在法制、机制、体制、措施、技术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一)安全管理法规不完善。安全事故频发与我国村镇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我国现有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上为二元结构,对于量大、面广、分散的村镇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监督缺乏专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特别是一些管理制度不能对管理资源进行配套,使管理办法失去了效用。

(二)安全管理体制存在漏洞。管理体系不健全,受行政编制的影响,当前规划建设管理的职责主要局限于县(市)城区,村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乡镇政府处于管理的最前沿,却没有足够的管理权限,造成有责任、没权利,有事情、难管理的状况。县(市)建设执法部门与乡镇政府部门之间沟通不足,造成了监管不到位。形成了人员少,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少的局面,管理工作根本落实不下去。

(三)建设主体重利轻法。当前村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无监管、无图纸审查、无资质施工、无勘察抗震设计、建筑材料不达标等问题,造成农村危房比例在1.5%到10%之间的惊人数字。为了利益,村镇工程建设中,业主行为不规范,逃避法律责任、逃避监督,私招施工队伍等现象严重。

(四)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当前我国村镇建设迅速发展,建设工程量较大、面积广、项目分散,而由于机构的改革和人员编制和人手问题等,造成了村镇管理建设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对于安全监管、质量监督等知之甚少,即使到了现场也不能发现施工问题,无法进行施工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安全建设的监督。

二、关于村镇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要完善在村镇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城乡规划法》的实施赋予了乡镇政府管理村镇建设的职责,然而相关配套法律一直没能出台,过去的村镇建设管理条例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的村镇建设现状,对于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重视体现不够。《建筑法》在有些条款上也不能与现在工程发展相匹配。所以,国家要加紧对于《建筑法》的修订,并尽快出台《城乡规划法》的相关配套法规,把工程质量的重视体现到法律的制定上来,并对已有的村镇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进行修改与完善,从法律上保证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二)要健全村镇管理的机构和制度。要做好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监管是关键,没有监管就等于没有落实。我们要进行村镇管理机构的改革和创新,建立符合当前村镇建设实际的行政管理体制。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已经满足不了当前村镇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村镇建设涉及范围广、环节多、又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要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不能搞一刀切,结合各地村镇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强基层村镇建设管理与服务。不让不良建设企业有机可乘,要在施工许可管理、企业资质管理、招标投标管理、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管理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当然,由于受到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把所有这些直接下放到村镇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实际建设规模,由上到下的对人力资源、行政资源、监管资源等进行整合,推行乡镇、县职能部门共同管理的机制,招收人力,逐步提高对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覆盖面积,改变当前以县或乡镇为主体的村镇建设管理结构,建造县、乡镇规划建设的垂直管理结构,或者把村镇建设项目批后规划监督管理权直接下放到乡镇一级的政府,并建立配套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可以进行分局管理制和巡回管理等,在大乡镇设乡镇分局,合理配置全新管理权限和管理力量。也可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制度,吸引专业化社会组织为村镇建设进行建筑设计、竣工验收等方面的工作,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聘请第三方来进行管理监督方面的的工作。

(三)加强人才培训,严格行政执法监管。再好的制度没有人来执行也是不行的,在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后,在人力、物力、财力等面也要向村镇倾斜。特别是在人员方面,要充实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将日常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延伸到位,引导城市规划、设计单位、专业院校、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到村镇中去,并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和质量安全宣传,做到图纸下乡、服务下乡、标准下乡、技术下乡等工作,无形中就扩充了监管队伍。在专业施工队伍方面,要做好普法宣传和施工质量安全宣传并做好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等工作。监管方面,要参照重点项目管理模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标准实施监管。为了节省人力,可以建设质量安全巡查员制管理制度,监督村镇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此外还要落实责任制,加强审批工作,根据不同情况要突出重点,分类进行指导。在村镇工程建设中,还要特别注意抗灾、防灾工作,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日本,世界第二大地震密度最高的国家,08年汶川地震以来的许多地质灾害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结语:

对于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只有职能部门、乡镇政府、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共同努力,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才能健康稳定推进,并尽快完成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及应注意的... 下一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