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反季节香菇(埋地菇)烂筒的技术

时间:2022-09-25 02:35:21

预防反季节香菇(埋地菇)烂筒的技术

[摘 要] 在反季节栽培香菇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夏菇本身的特性和特定的设施,生产中常常出现菌棒烂筒现象,给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如何改善香菇生产环境卫生、改进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 香菇 烂筒病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86-01

一、引言

烂筒的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办法。香菇适宜中低温,通风透气的环境生长,因此预防烂筒要选择适宜的栽培地域,海拔最好在600米以上,改善生产栽培地的环境卫生和改进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

二、技术措施

1.清理旧菌筒杂物,严格清毒,在10月下旬香菇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旧菌筒以及菇场内杂物,灌水高出畦面5左右,每亩用克毒灵2000克保持场内水量清毒15天左右,然后排干场内积水,每亩撒施生石灰100-150公斤,待排筒前一个月重新做畦,畦沟深15厘米左右,加铺一层干净的中粗沙土,待菌筒转色70%以后,选择无雨天气分批脱袋排场。

2.培养健壮菌丝,选用适合香菇生长的杂木屑,麸皮的添加料在20%左右,拌料时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55%-60%之间。PH5-6为宜,菌筒袋装要紧,菌丝在培养过程中要调节好培养室的温湿度和通风,保持暗光和适温发菌,气温高时要及时疏散菌棒,防治高温“烧菌”。

3.排场、覆土,经排场炼筒后,用过筛和清毒的透气性较好的沙土覆上。

4.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菇场环境卫生清洁,荫棚要高,棚顶遮阴要严,四周底部可适当稀疏,加强通风。

5.采用棚顶喷雾用水,除了第一次用畦沟水浇水洗筒外,之后排干畦沟水,用清洁水源水在菇棚上方装半自动喷雾设施进行喷雾,在夏秋高温季节,适当延迟喷雾时间,可降低棚内温度,并可方便人员生产。

6.适时催菇,科学管理,当第一批菇基本采收结束之后,减少或停止喷雾,降低菇床的湿度,让菌筒菌丝透氧,恢复生长,积累养分,待采菇的痕迹菌丝恢复后,再喷雾浇水刺激,促进下一批子实体形成,严禁用棍棒拍打,以免出菇过多,伤害菌丝体而造成烂筒。

7.及时剔除烂筒,发生烂筒病害,要及时将病害菌筒移出棚外;焚烧或埋土处理,防治传染,同时控温控湿,加强通风,适当调低湿度,发病田块撒生石灰消毒。

三、结语

防治香菇“烂筒病”是一个综合防治的过程。从接种到培养菇筒,到下田排筒都要作好消毒防治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入侵,就要及时做好杀虫与灭菌工作,将烂筒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上一篇:朝阳市柏山水蜜桃贮藏保鲜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小麦免耕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