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创业,一片另类的天空

时间:2022-09-25 02:23:06

中学生创业,一片另类的天空

由于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压力不断增大,不论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有形的压力与无形的压力都鞭策现代人奋勇前进。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各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但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他们,尤其是北京的中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而且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也影响着他们,所以就有高中生大胆地开起了公司,开始体验公司的运转与经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学生已经把公司经营得“有模有样”了,其他中学也有学生以各种形式创业的。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不仅因为它是重点中学而闻名,让它备受关注的还有学生开公司创业的新鲜事,他们的K公司现在已经按照正常化操作了。

创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K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按照当代社会公司的组成与运营模式进行,有着各自不同的分工,从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销售经理、宣传经理、技术人员等一应俱全。公司的业务都走个性化路线,主营业务就是个性化喷涂,即手绘记事本封面。公司目前没有独立的办公区,但每个公司职员家都随时可以成为会议室、仓库……

陈衫(文中学生名都是化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一的学生,也是K公司首席执行官。

陈衫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孩,做事情也有毅力,不轻易放弃。她看到很多关于创业的故事,心里很羡慕,想着自己以后长大了也要创业,做个优秀的企业家是她的理想。一次夜里,陈衫又在大厅沙发上看关于企业家的故事,她爸爸看到了,很生气,说:“你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天天做着企业家的梦想,不如好好学习,等长大了找一个稳定的工作。现在你能成什么事?”

听着爸爸的指责,陈衫抬起头,直视着他,想说什么,努努嘴,话又咽回去了。她把书一扔,“我要去睡觉了。”嘭地一下,门被使劲地关上了。陈衫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起床开始翻找自己的存折。把所有的钱加在一起,陈衫偷偷地乐了,发现自己居然还是个小富婆。“我找朋友一起开公司,让他们小瞧我!”

第二天到学校,陈衫就找到几个好朋友开始商量。大家一合计,觉得志同道合,每个人都有了各自的分工,开什么样的公司就成了主要的研究目标了。各种各样的方案集中在陈衫和她的伙伴面前,有主张开饮食的,有主张开服饰公司的,但大家一致通过的方案是走个性化道路的手绘记事本封面。这是周超的建议,平时他在这群伙伴中,基本属于“默默无闻” 扮酷型的,只在关键时刻甩出一两句让别人觉得很经典入木三分的话语。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创意,是因为周超在同学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同学对现有的记事本并不是很满意,在这个个性化时代,他们喜欢的记事本体现不了自己独特的个性。”陈衫笑着说,“其实,我们平时对记事本也挺挑剔的,总找不到合适的。一本好的记事本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眼球,还可以激发我们更多的学习乐趣。而且,我们知道如果批量购进,成本会降低很多。”

周超听到“成本”两字就很兴奋,一改平时的寡言少语,因为他以后的目标就是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现在担任的是K公司的财务总监。“其实,做生意,赚的就是差价。我们用压岁钱作为启动资金,大量购买记事本,就可以降低我们的成本。批发时,记事本只要3~5元,而加上我们的技术――手绘封面,就增值了,可以卖到15元以上,利润空间很大。”周超的经济术语还不少,交谈中能看出他的“精明”。

公司采购的任务也落在了周超身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原料”。为了把成本降到最低,周超选择了北京万通批发市场作为原料采集地。在万通这个批发市场,人山人海,周超拿着一个大的黑塑料袋,装作一副很老练的样子,把每个摊位都转了一遍,并把价格打听好了。最后到了一个浙江人摊位面前:“老板,这些记事本都怎么拿货啊?”周超听人说,要想低价买进的话就得这样讲,不能说“买”。周超选的记事本,老板给的价是4.5元每本,说是最低价了。周超琢磨了一下,按照自己对各摊位价格的比较,这里算是最低的,但如果能降到每本4元那就更好。“老板,你看我这是第一次到你这里来进货,你对我也挺关照的,咱就算是熟人了,以后我还有大量需求,咱还能常合作,你看能否再便宜点?”老板坚持说自己是最低价,也是小本经营……看着老板固执的样子,周超拽紧衣角,琢磨着怎样才能把价格降下来,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打动老板呢?看看老板身材小巧,口音似江浙一带,而自己曾听说,那边的人对老乡的情谊还是很看重的,所以周超就打算出个亲情牌来打动老板。“您看,听您说话声音我就知道您是浙江人,我妈也是浙江金华人,咱都算是半个老乡,都互相照顾点……”到最后,周超跟老板攀起老乡来,低头蹭蹭脚下的运动鞋,那鞋是他上周刚买的,名牌的,花了1000多,当时买的时候还觉得便宜,眼皮都不眨一下,就把鞋买下来了。这会儿为了省下几十块钱,与小商贩磨了1个小时……

公司在运营进展中各个环节都不是陈衫、周超他们开始想象的那样轻松,他们碰到了各种困难,体验到经营的艰辛与困难。

按照陈衫的想法,公司要运营发展,宣传是关键。于是,他们把宣传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但在这最初的运营中,他们遭遇了“冷清”。在宣传的时候,摊位前面很长时间没有一个人来过问,给他们高涨的情绪浇上了一盆凉水。

在一个多小时后,接了3个“定单”。大家都很兴奋,开始提出各种设计方案,连夜加班赶出来。第二天,当公司技术人员何聪把笔记本送到预定同学那儿时,那位同学居然当面要求退货,“你们要是没什么真本事,就别到处发单子糊弄人。”何聪立即满脸通红,连忙道歉。放学的时候,何聪没精打采地踢着小石子。接下来的几天,何聪都在郁闷中度过。“我是否该放弃呢?但现在如果说放弃的话,别人会怎么看我呢?”“不行,我不能放弃,即便是再次尝试失败了,也没有关系,自己连这一点小‘挫折’都扛不过去,那以后还怎么面对其他的事情呢?”想想这些,何聪决定继续坚持下去,与“同事”们一起商量着对策。发现他们都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在做,一味地赶工,忽略了与“顾客”的沟通,没有了解到“顾客”的真正需求,所以才会失败。何聪决定第二天再次去找那位“顾客”,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并且开始做“功课”,到图书馆、网上找寻漂亮的图样,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厚积薄发。

“公司运营中,总是一个问题刚结束,又要开始解决新的问题。”何聪笑着说,“我作为公司技术人员遭遇到的是时间问题。”他在记事本的再加工过程中发现,自己虽然有好的灵感,但有时候因为功课的关系,不能及时创作,灵感丢失了;而有的“客户”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做记事本,要求何聪画一个百寿图,他两个月也没画完。

经过他们不断的努力,现在K公司在学校有名气了,而且很多外校的学生也慕名前来定做。公司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员工的“薪水”也有所见长,大家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还是忙得不亦乐乎。

“你们公司今后有什么规划?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你们的公司是否还要继续运营下去?你们还能坚持多久?”

听到这话,陈衫忍不住笑了,“这个问题已经有无数人问过我们了,我们也在进一步地规划,可能到时候我们会退休,让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来继承衣钵,实行股份制,我们则可以分红……”陈衫一脸的骄傲,可以看出这个公司给了她很好的信心,也给了她伙伴们很多的快乐。“我觉得我们已经是很成功了,想想若干年前,大学生创业就让人们可圈可点的,现在我们才是中学生就已经能开公司了……”

其实,中学生创业的远不止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的学生,成公司规模的还有人大附中的学生公司。

M公司,就是人大附中学生建立的。M公司的目标客户群是高中毕业生,根据毕业生的要求将个人视频资料制作成短片并刻录在光盘上,每张光盘售价10元。这两家公司都是按照正规上市公司的配置组建的,生产也是按照下订单、制作、付款、回访的程序进行。对于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而言,操持这样一家像模像样的公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现在我们经常看报纸电视,还常上网,看到最多的就是‘竞争’这个词,老师讲得也很多。我们不想只有理论知识,而不懂得实践。其实,很多成功人士也许书本知识学得也并不多,关键在于自己的创新、努力。我们现在尝试着开公司,可以锻炼,也能加强我们的协作团结等能力,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还年轻,可以从这儿吸取经验,以免今后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摸索的时间。所以即使失败了,我们也会感到自豪的,毕竟我们做过。”陈衫和她的搭档们还是一脸自信地说着,似乎一片美好前景已经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开店在虚拟土壤

现在网络对人们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的词了,上网的人男女老少都有,中学生上网也是不在话下,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交友聊天等。

对101中学高一学生的蔡莉而言,网络还有另外的一个用处――做生意赚钱。去年起她尝试在网上开店做生意,生意红红火火,现在还准备开分店呢。

这缘于一年多前,蔡莉和她的同学们对一款MP3很感兴趣,但是店里没有货了,老板叫他们再等一个月。蔡莉他们不想等待,但又迫切地希望能够拥有,有人就建议他们到网上去看看是否有卖的。他们到网上一查,发现那儿不但有自己需要的,还有各类相关的款型,而且还有折扣。他们要做的只需在网上填写自己的联系方式就可以了,有人专门负责送货上门。蔡莉和同学们很顺利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产品,而且速度还挺快的。他们从此尝到了网络优点,此后他们在网上购物的次数也逐渐增多。“我们在网上商店里买东西,觉得比市面上便宜很多,但有一次找到一家批发店,才发现差价有两三倍!于是就想,那还不如自己去卖!”

蔡莉没有多少资金,所以选择了在网上开店。因为父母平时就很反对自己上网,所以开店也只能是偷偷地瞒着。她把自己从动物园淘来的衣服用数码相机拍下来传上网,小店正式开张。“本来以为开店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真正做了后才发现生意不好做。我注册的这个网站很少人知道,也没什么人光顾;自己也不懂得定价,衣服的价钱总是定得过高。”那一段时间蔡莉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看自己的小店是否有顾客光临。

三个月过去了,蔡莉的小店还是没人光顾,她打算放弃了,心情很不好。一天,蔡莉无精打采地往家走,偶尔听到前面有人在谈论自己网上的商店,她立即打起精神,跑上前去请教,也顾不得平时的淑女风范了。“我这才知道,原来在网上办店也要有专业知识。”为了把生意做好,她特地买来介绍从商技巧的书籍研究,重新调整了小店的定位和经营模式,还展开了宣传:把店名和网址印成小名片,放在一些模型店和学校附近小卖店里发放,还在一些专门论坛上发帖宣传,甚至在同学间拉起了生意……

在蔡莉的努力下,小店生意有了好转,还增加了商品的品种,顾客流量明显增多,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宗生意做成了,现在每月的利润高达3000多元,小店还成了网站上的“品牌名店”推荐。

蔡莉的学习也没耽误,一直保持在全班前十名。“我心里很清楚,学习是主业,经商是锻炼,所以我从不为了做生意而误了学习。”蔡莉说,自己平时都是周末或者中午、傍晚抽空去进货,网上交易也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量一点也没减少。而且,她觉得自己做生意后,与社会接触多了,思维更加开阔,反而促进了学习,“比如作文就有进步。”

放弃学业为经商

因为读书成绩不好,所以原Y中学高二的郭子容就经常在想,以后是经商还是继续学习呢?按目前的情况来看,前者的机会较大。那怎样才能赚到钱呢,怎样才能赚大钱?这么一想,很多的想法就在郭子容脑袋里打转,做商,搞批发,开小食店……但他详细分析了一下,这些对自己来说都不切实际,于是,他只能放弃这些想法。

因为实在是对读书没有一点兴趣,郭子容决定放弃学业,想出去学点技术。在他收拾书本的时候,旁边一个同学看着他的一本参考书挺不错的,就问他能否转让。郭子容以六折把参考书卖给了同学,本来他还想自己该怎么处理这批书呢,居然还能帮自己赚到钱,想想觉得真不错。郭子容突然想到自己可以在学校卖二手书。因为现在的参考资料都很贵,而新的与旧的也没有什么差别,但新书价格就高得多。“我来做这个,不就可以赚钱了吗?”

郭子容分析了一下情况,目前以高三学生参考书用量最大,高二学生参考书也是堆积如山的,他们有的参考书已不需要了。他告诉同班学生说自己要收购旧的参考书,并且做了小单子在同学中宣传。

同学们看到这个收购旧书的消息都很乐意把书卖给郭子容,因为他们的那些旧书通常是当废纸卖掉,6~8毛一公斤,每次看着都觉得挺可惜的,有的参考书三四十元一本,现在卖下来却只有几毛钱,看着收废品的人用他们那又粗又脏的手一把把书扔进那个大的麻袋中,心里特别不舒服,像是自己被塞进去了一样,那些书也再没什么价值可言了。现在郭子容的收购,至少可以让这些书继续发挥作用,书也可以得到新主人的呵护。

郭子容在学校租了个小卖店当自己的基地,并给小店取了个名字“小郭二手书店”。他开始到各个班级收购二手书,每天像重体力劳动者,把几百斤重的书从各个班级扛到书店中。“当时的工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恐怖’。”那时他经常整理书籍到晚上十一二点,然后吃饭,继续工作到凌晨两点。但郭子容并不觉得辛苦,“因为我很有激情,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中学生创业喜忧参半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邹正方:学生创业也是学习的实践

学生在学校里接触创业实践,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情。虽然师大附中学生开的公司只是一种模拟性质的“经营”,但在其中学生们熟悉了商业运作的一套流程。赢利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我教过的很多大学生,只有一些理论知识,到了毕业后才真正懂得这种经营,现在中学生经营公司是一种突破。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的世界里只有枯燥的书本,他们能看到的只有高考独木桥。但是,事实证明,许多“社会大学生”在能力上并不输给正牌的大学毕业生,甚至比大学毕业生更加受到重视和肯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社会大学生”比在校生接触得更多元,对社会更有适应性。在一个多元竞争的社会里,学生能在学校里多学点东西也是为以后作准备,所以我是很赞成的。只要学校对学生有目的性地指导与培养,学生收获应是很大的。

北京101中学高二学生杨嫣然:创业能得到锻炼能有成就感

对于那些开公司的同学,我们是很羡慕的,因为这样从小就可以得到锻炼。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他们能提前进入演习,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想自己和同学一起开个公司,来经营自己喜欢的花饰,但却一直没有开成。现在我在淘宝网上注册了一个商店,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经营,生意还不错,有很多上了班的人也在我这里买东西,他们觉得我这里的东西很有特色,物美价廉,我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员博士汪冰:学生创业对其心理发展不利

学生创业,我个人是比较反对的。因为按照正常的轨迹,人在什么年龄做适合这个年龄的事情是最适合人的心理发展的。在学生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知识,实践是次要的。学生创业,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成功的,即便成功了也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当学生创业失败时,他们需要经受挫败感,而这种失败的感觉对他们的自信心是个严重的考验,很多人会就此有对事业的恐惧症,对自己丧失信心;而创业成功,以学生的这个年龄,他们体会不到创业的艰难,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很容易成功的,会形成一种轻浮的心理。

当学生们的心智与承受力成长了以后,能够真正对自己负责以后,再根据实际能力与需要去创业比较好。

中远集团普通职员任先生:学生创业妨碍读书

在我看来,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要好好读书,放假了,就适当地休息,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考上好的大学读好的专业,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再过安定的生活。至于做生意,那是要看以后的机遇以及他今后的承受能力,孩子现在做这个事情为之过早。

现代中学生似乎都不是很“安分”,创业,并不是他们目前该做的,这种实践虽然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社会,却也使他们更加浮躁。学生本来就喜欢新鲜刺激,再参与这种实践,更加难以静下心来了。高中这三年,是读书的黄金时间,要是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这样的实践上,实在是舍本而逐末了。我认为,这种行为本身对他们思想的影响比对学业的影响更大。

采访后记:北京中学生创业的消息是偶尔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当时就很好奇:他们这群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创意?通过接触后,发现他们都憋着一股劲,也似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态。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比较丰富,更有闯劲。社会竞争激烈,使他们过早地有了一种压力感。正因为这种压力,使他们产生了创业的动力,把自己在游戏中演练的游戏变为现实,这也许是特定时代的一种现象吧。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职场焦虑从何而来? 下一篇:老北京“应景”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