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特殊”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时间:2022-09-25 12:55:25

如何培养“特殊”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摘要:要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必须要促进聋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究知识,逐步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聋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关键词: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209-01

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特殊教育必须着眼于聋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聋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聋生的全面成长,促进聋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聋生的生活世界和聋生的独特需要,促进聋生具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聋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聋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聋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

重视知识的应用,不仅使学生掌握一种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它们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际,它们是认识人类世界工具,否则学生就会认为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毫无联系,因此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迷失学习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例如:新知的学习要融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新知的巩固更要增强其实践性。这样,长期以往我们的聋生就会逐渐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从而逐渐增强学习主动性。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

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原先受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怕聋生学不会,说不好,所以很少给聋生留有主动学习的空间,但实践证明长此以往聋生将会越学越呆,因为他们仅接受了点知识,能力毫无得到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就要从低年级开始,多创造一些主动学习的机会,让聋生逐步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从小开始训练,那么聋生的学习不仅停留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探究知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1)要让聋生在学习生活中碰到问题、提出问题。当然对聋生来说提出问题很难,也需要不断训练。(2)要能进行和理的猜测与假设,并能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验证。猜想是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它建立在学生已有事实和经验的基础上,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猜想是创新的前奏,在介入新知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可以为验证、探求新知奠定良好的情绪基础,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3)学会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不同的聋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用不同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用自己独特的探究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在此基础上组织聋生互相讨论、阐述观点。因为我们的聋哑学生有其特殊性,首先:语言交流障碍。其次:知识的前理解储备不够,思维能力差。因此鉴于以上两点,聋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很难迅速作出判断并拿出自己的见解,而必须经过一个独立思维、自主探索的过程。

三、从训练聋生发散思维的入手,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班级中的优等生往往会受到教师的“冷落”,学生稍微看几眼就能领会,教师觉得对他只需稍加点拨就行,注意力放在其他学生身上。久而久之,思维的惰性就会影响思维的发散,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通过对课堂提问中一些困难问题的回答;课后的思考题;练习上面带星的难题等等。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教师及时的予以点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2、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

四、从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入手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课堂教学应该联系实际。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具体的事物提炼数学问题,这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2、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实质是由“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过渡的教育策略。定期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好形式。竞赛的内容可以制作教具、模型、实地测量、讲解实物、计算实际问题、面画(与比例、平行、垂直、对抽等数学知识有关的)。此类竞赛与书面形式的竞赛相比,由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际操作性强、应用知识灵活,可以吸引很多学生来参加,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得到很好地培养。

总之,通过几年的研究,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能力不断激发,学习成绩不断提升,可以说实验效果超过了预期的目标,全方位提升了聋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

上一篇: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下一篇:关爱留守学生,助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