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5 11:18:18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

[摘要] 企业并购对其财务状况会发生重大影响,相应带来财务风险。表现为资本结构的恶化、企业价值下降、融资风险增加。在并购的过程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贯穿企业并购的始终。因此,在并购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并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关键词] 并购 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收购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合并与收购两者密不可分,由于在实际运作中它们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区别,所以合并与收购常被统称为“购并”或“并购”。企业并购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用方式,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企业在并购活动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诸如:战略风险、诉讼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市场资源风险等。财务风险是各类风险中最直接、对并购活动可行性影响最大的风险。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本质

从内容上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就是指被并购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以及并购后企业在资金融通、经营状况等方面可能产生的风险,而财务报表是并购中进行评估和确定交易价格的重要依据,其真实性对整个并购交易至关重要。从本质上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并购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之间发生偏差,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虽然企业并购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益通常伴随着高风险,企业并购整个过程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从收购的筹划阶段到其实施过程,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阶段都充满着风险,虽然现实中不乏成功的企业并购案例,但更多的却是失败的案例。因此,应该正确的对待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或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并购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也称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并购所需的资金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以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二是并购完成后能否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资源整合和可持续经营。由于企业并购自身的特点所决定,并购活动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的回笼需要相当的时间,因此,并购对资金的需要决定了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通常并购者是为了长期持有目标公司,这就需要安排长期资金用于企业并购,要根据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持续经营的资金需用,来确定收购资金的具体筹集方式。并购企业应针对自身资本结构合理安排负债资金,既要保障并购计划的实施,也要保证并购后营运资金的安全,否则就会出现偿债危机。如果并购后目标企业产生的现金流与并购企业负债资金在时间上不能匹配,就会出现资金偿还的结构性风险。如果企业进行的是投机性并购,并购目的是为了改造后重新出售目标企业,这就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短期资金才能达到目的,就会对并购企业的营运资金产生影响,这时可以选择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还本付息的负担较重。因此要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合理搭配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在保证并购企业不会出现融资危机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流动比率、降低资本成本。

2.资本结构风险

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并购的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借款、发行资本证券、利用自有资金等。由于并购的动机不同,以及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结构的不同,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自有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企业并购借入的大量债务和新发行的债券会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财务杠杆系数相应增加,面临着偿债风险;企业增发股票或认购权证会增加企业外部持股比例,有可能会稀释股权和每股收益, 增加企业被收购的可能性,而且新股发行成本高,手续繁杂,还可能引起投机者的套利;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并购,会直接导致股东可分配资金的减少,不得不改变企业的股息政策,增加股东的不满。因此,并购大量的资金需求会造成企业资本结构失衡,形成资本结构偏离,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在获得杠杆效应好处的同时,是以巨大的财务风险为代价的。

3.定价风险

在确定目标企业后,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成交的底价,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定价风险主要是指交易标的价值风险。即由于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获利能力估计过高,以至出价过高而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尽管目标企业运作很好,过高的买价也无法使收购方获得一个满意的回报。定价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风险,二是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

财务报表风险:由于并购企业主要通过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掌握其财务状况,因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并购的交易定价。一方面由于目标企业的刻意隐瞒,另一方面由于财务政策和核算方法的选择不同,导致财务报表的失真,如:不同的折旧政策会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偏差。因此财务报表信息的公允性会产生交易定价的风险。

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或者评估参数选择不同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根本上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和估值人员的水平,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水平良莠不齐,加之目标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使得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断难于做到非常准确,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价值的收购价格,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更多的股权进行交易。

4.财务整合风险

并购后面临着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财务体系的整合问题,不仅是账务、人员的简单合并,更重要的是财务资源的整合。财务资源的整合主要是发挥两家企业的财务优势,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如果整合失败,一方面,不能发挥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甚至会出现1+1

三、并购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1.审慎选择目标企业,充分获取并购信息

并购本身既是一项融资活动也是一项投资活动,传统的投资决策理论在此一样适用。合理选择投资目标是规避财务风险的首要环节。并购企业应结合自身实力、行业现状、在对未来经营方向和发展战略有一个客观评价和具体规划的基础上,审慎选择并购的目标企业。并购方在选择并购的目标企业时,需要对目标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审慎的调查与评估,从中发现对并购有利和不利的情况,不仅要考虑目标企业财务现状、人员状况、资源状况等“硬”的因素,还要综合考虑目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远景、远期盈利能力、企业文化、管理状况等“软”的因素。可以说,好的目标企业的选择是成功并购的开始。

2.正确评估自身实力,选择合理融资方式

企业并购面临大量的资金需求,所以并购决策会对企业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并购企业应当合理评价自身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合理搭配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率,合理选择发债、信贷等融资方式,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利息偿还倍数等指标引导,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另一方面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建立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为代表的长、短期预警系统,并结合自身的发展能力和资本结构,选择恰当的融资手段。

3.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合理确定并购价值

在并购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并购企业行动的成功率。但是,在实际中,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给并购行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并购企业应该做到尽职详细调查,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证实,以便对信息进行正确的筛选,减少并购成本。尤其资产评估是交易双方共同的需求,它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协商作价的基础,因此聘请专业的、有经验的评估机构对并购活动尤其重要。

4.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降低整合风险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降低。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从资金支付方式、时间和数量上合理安排,降低财务整合带来的风险。并合理规划并购后各年度资金配置,兼顾资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满足企业并购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总上所述,在企业并购的活动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财务风险贯穿并购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在企业并购中,应当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管理和防范,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通过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实现并购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于晓镭徐兴恩等: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朱宝宪:公司并购与重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脱明忠:改制重组与产权转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上一篇:构建医药企业的现代绩效管理系统初探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功能运作若干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