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25 11:00:28

思想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教学研究

摘 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形成需要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和培养。立足于新课程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想象、思考、操作、观察、质疑、创新的过程,促进学生自我个性的充分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变革学习方式,促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既重结论又重过程的教学方法,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教师作为科学和真理的代言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基本上是被动的,许多学生的学习仅停留在记忆和模仿的水平上,他们缺乏动脑思考问题的意识,缺乏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训练,难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鉴于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必须根据课程改革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想象、思考、操作、观察、质疑、创新的过程,促进学生自我个性的充分发展。本文主要从“自主学习”方式的提出及意义,从“自主学习”方式的内涵、过程与策略进行研究,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方式的提出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基本内涵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就开始对自主学习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他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即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强调以人为本,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发展性为基础,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合作、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落实自主学习方式应谨防的几个问题

1.课堂调控不当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但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前提,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使学生沉默寡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应尽量使学生都“动”起来。在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的情况下,怎么能谈得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2.目标导向不明

有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把教师忙得不亦乐乎。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甚至全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但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导向,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发言积极,就是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3.面向全体不够

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思想政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思想政治观点、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提高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相反,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教师应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体会过程与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3-01.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新营中学)

上一篇:想家,就是想念这个味道 下一篇: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转换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