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控制与管理

时间:2022-09-25 10:33:08

试述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控制与管理

摘要:分析混凝土施工问题产生原因,针对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技术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控制;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concrete problems, aiming at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ntrol problem is discussed, and some technical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crete construction; Contro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则是水利水电混凝土工程,国家在这方面的投资也是相当大的,特别是混凝土大坝工程。但是很大一部分施工单位由于内部管理安排不合理,就会造成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减少,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加强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一、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影响因素

1、混凝土材料选购因素

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购买一些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从而导致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质量较差,混凝土质量问题频发。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给建筑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施工工期,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混凝土配合比例因素

混凝土配合比例失调造成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这里的混凝土配合比例失调包括以下几点:一,水泥等级或品种选不当;二,配合比中水灰过多;三,水泥用量过大;四,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不适当。因此,合理处理混凝土配合比例问题对于减少混凝土质量问题有重要作用。

3、环境因素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是一项露天施工工程,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良的环境因素会对工程混凝土质量产生严重的危害,如暴雨、雷雨、大风等天气,如果施工单位事先没有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出充分的预测,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就会导致混凝土施工出现问题。

4.施工及现场养护因素

施工及现场养护不当造成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这在实际的施工及后期养护过程中也极为常见。施工及现场养护不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工程中缺少两次抹面;混凝土浇注时水化计算不准;现场养护及拆除不当。这些原因是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及技术原因,因此,加强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控制,加强后期养护工作对于降低混凝土质量问题发生频率有很好的作用。

5、人的操作与管理因素

在水利水电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影响混凝土质量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工程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人的因素主要分为管理者因素和操作人员因素,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起混凝土质量问题,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充分的混凝土质量控制知识,就很难实行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到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管理者是工程施工的领导者,如果管理者的决策有误,或者是发送错误指令,就会导致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控制出现错误,给施工单位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对于工民建工程施工中人的因素,施工单位应当加强管理,以减少施工操作中的失误。

二、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控制

1、模板控制

在处理好的基层或做好的调平层上,清扫杂物及浮土,然后才能立模板。立好的模板要与基层紧贴,并且牢固,经得起振动而不走样, 如果模板底部与基层间有空隙,应把模板垫衬起,把间隙堵塞,以免振捣混凝土时漏浆。立好模板后,应再检查一次模板高度和板间宽度是否正确。为便于拆模,立好的模板在浇捣混凝土之前, 其内侧涂隔离剂或铺上一层塑料薄膜,铺薄膜可防止漏水、漏浆,使混凝土板侧更加平整美观,无蜂窝,保证了水泥混凝土板边和板角的强度、密实度。

2、拌制控制

在入场前应检查各种入场材料,不合格的不入场。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拌制混凝土,减水剂必须称量后装塑料袋。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 以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以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混凝土施工配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加以严格控制。施工配料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称量不准;二是未按砂、石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这样必然会改变原理论配合比的水灰比、砂石比及浆骨比。这些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流动性、密实性以及强度等级。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当无外加剂和混合料,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当掺混合料时, 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混凝土拌制不小于规定的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材料用量, 必须按规定的坍落度拌制混凝土,对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浇筑。拌和过程中, 应随时检查拌和深度,重点检查拌和底部是否有“素土”夹层。混凝土符合要求时,拌合物搅拌均匀、颜色一致,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并要求有专人负责拣除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混凝土浇筑要振捣密实,不得有漏振和过振,特别是内模有漏振现象和模板跑浆。振动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浇筑完后及时覆盖,防止水份蒸发。待混凝土强度足够,及时人工凿毛,要求去皮露骨。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是水泥掺合料允许偏差±2%,粗细骨料允许偏差±3%,水外加剂允许偏差±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 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 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1次。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混凝土摊铺

混凝土摊铺运至浇筑现场的混合料,一般直接倒向安装好模板的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有明显离析时应重新拌匀。摊铺时应用大铁钯子把混合料钯散,然后用铲子、刮子把料钯散、铺平,在模板附近,需用方铲用扣铲法撒铺混合料并插入捣几次,使砂浆捣出,以免发生空洞蜂窝现象。摊铺时的松散混凝土应略高过模板顶面设计高度的10%左右。施工间歇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因故停工在1小时以内,可将已捣实的混凝土表面用麻袋覆盖,恢复工作时将此混凝土耙松,再继续铺筑。

三、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些重要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安装工程、砼浇筑工程、温度控制、接缝灌浆等,这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工作要素和技术活动过程的管理。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些重要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安装工程、砼浇筑工程、温度控制、接缝灌浆等,这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一些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现场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性能不是很熟悉,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要素不是十分了解,现场难以控制工程质量。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不多尤其是在中小型工程施工中。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骨料、水泥、外加剂、掺合料以及恰当的施工工艺,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在许多工程施工中都很注重,技术改造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消耗、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工程施工起到积极作用。

结语

水利水电混凝土工程施工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着计划安排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成本控制不严格等现象,为了避免和减少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就要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合理安排计划,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静,陈卫玲.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研究[J].吉林水利,2011

[2]栾侨邦.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上一篇:就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及施工工程的招标投标进行... 下一篇:夯实机夯实高速公路台背涵填土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