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技术

时间:2022-09-25 09:54:38

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技术

摘要:石漠化地区的土层尤为瘠薄,生态系统相对脆弱,保肥保水固土能力非常差,植被恢复极其困难。本文分析研究了石漠化土地的形成及类型,并针对石漠化土地所表现的特征,阐述了恢复石漠化植被在树种、造林方式以及治理上的选择,人为的分阶段开展石漠化植被恢复,推动封山育林,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根本,积极引导当地居民改变观念,改变其古老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关键词: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渠道;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64-2

石漠化并非作为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而存在,它密切相关于经济、环境、社会发展,是诸多复杂的社会、文化、自然、经济、政治和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有很多因素促使石漠化产生,然而最关键的因素是自然条件的恶劣,其次是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无节制的人类活动,超出其承受范围。

1 石漠化土地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类型

1.1 形成石漠化土地的过程

由于诸多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一起作用下演变而成次生性石漠化。次生性石漠化的形成过程经历很多环节,首先是环境的脆弱,然后是对陡坡的过分开垦,以致植被被破坏,生态系统不再协调,生物的多样性也由此受到影响,使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岩石逐渐被出来,从而形成石漠化土层。实质来说石漠化就是人为作用加上地质作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的破坏作用,呈现出景观被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土地生产力降低的生态系统逆向演替过程。人为的破坏作用在此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直接的、根本的导致石漠化形成的原因。在自然因素方面,石漠化形成的另一主导因子是地质作用过程的影响。在地下环境和地表中,在大气组分参与下,岩石(土壤)中部分组分在岩石(土壤)与水相互作用下而导致被水搬运、溶解的一种化学过程。由于亚热带气候比较潮湿,对岩石(土壤)发生侵蚀的基本营力是水,加之地壳剧烈变动,造成地表相当薄弱,表现为山高坡陡、侵蚀严重、土层瘠薄、土被不连续、土体结构不牢固,具有明显的约束植物生长的作用[1]。还有高原山区的强烈发展,因其母岩在常温常压下碳酸盐类岩被水溶蚀容易,地表出现较快的跑土跑水跑肥情况,导致出现明显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石漠化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资源,而且导致生存条件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极其脆弱,人地矛盾的加剧,人畜饮水出现困难,频繁发生旱涝灾害,减少可耕地面积,降低土地生产力等,使得本身落后的社会经济向更加落后的方向发展,出现了环境脆弱――贫困――资源掠夺――破坏环境――“加剧贫困”悲性循环的“贫困”,尽快恢复与重建石漠化植被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1.2 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类型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合理导致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是在生态脆弱的环境下发生的,表现为人地矛盾严峻、破坏植被、岩石、侵蚀土壤,土地生产力日益枯竭,呈现出与荒漠景观差不多的演变过程。

原生性与次生性是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类型。地质阶段自然条件演变的结果为原生性石漠化,特征为大面积基岩。在环境背景脆弱的条件下产生次生性石漠化,对生态环境系统人为的不合理性干扰致使土地出现退化过程,以衰退丧失土地生产力、逐渐岩石、在视觉上地表呈现与荒漠景观类似的现象为其主要特征。原生性石漠化是由于地壳的原因使碳酸盐岩类的大幅度隆升、强烈的剥蚀作用、破碎而陡峻的地貌而产生,它的特点是土壤几乎没有,因此本文不做研究重点。眼下大多以次生性石漠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诸多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一起作用下而演变生成次生性石漠化[2]。

2 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的手段

2.1 对物种进行合适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树种是石漠化地区恢复植被应遵循的原则,植物地带具有适应性,要根据其特点选择品种或物种。在没有安全评价或试验评价外地品种或物种之前,最好的选择仍然是当地乡土树种。目前,值得推广并正在采用的树种有马尾松、任豆、金银花、槐树、香椿、大叶栎、南酸枣等。相对来讲若具有较长封山时间、地质保存还算完好的植被,应对那些具有较快生长速度、较好材质的树种加以选择,可以在构建混交林或促进封育中发挥作用。如贵州的安顺润楠、窄叶青冈等与滇柏、楸树、香椿等形成混交林;滇东地区可实施云南松或华山松纯林中将滇石栎、麻栎等点播其中构成针阔混交林;桂西的青冈栎对于改善植被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对任豆或南酸枣等落叶树纯林景观格局的季节性改变进行弥补,因其长势缓慢,有助于第二层乔木的产生[3]。在大的气候环境相应的条件下,还需要按照不同土壤和地质条件、微气候条件和不同海拔对植物物种进行确定。总体上讲显性石漠化的土被处于非常薄弱的境地,然而留存于负地形中的土壤,如石槽、石坑、石缝等相对来讲较厚,无论从保水性上讲,还是从含水量上讲都比较好,对速生的阔叶树种的生长非常有利,如香椿、楸树等;相当瘠薄的连续铺地石土被,多地方,水分容易顺着岩面流走,比较适合种植藤本植物,如何首乌、葛藤、金银花等。纯质白云岩基岩具有较厚的风化壳,不大出现负地形,然而存在的石砾具有极大的含量,保水性能尤为低下,无助于植物的成活和繁殖,在造林的过程中难度很大。这种地方对如女贞、青冈栎、麻栎等一些叶子有一层硬质或蜡质层的树种或如滇柏、云南松、华山松等只有较小蒸腾量,而且相当耐旱的针叶树种进行选用[4]。

2.2 整地造林采用非常规方法

因石漠化地区土壤相对来讲比较特殊,治理的过程中也应采取特殊的方式。第一,密度适当控制,过疏则会导致造林效果缓慢,甚至造林效果根本没有;过密不仅会使原生植被受到大量破坏,而且会影响今后的林木生长。故应在900~1050株/ha控制造林密度。在密度上不可以强烈要求一样,“见缝插针”是最好的方式,营养袋苗属于造林苗木中最好的,若有难度,也可以采取直播种子、营养苗、裸根苗一起种植的方式。按照石山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裸根苗在土层相对较厚、能有相当水量保持的地方种植;营养袋苗适合种植在保水量低下、土层瘠薄的地方;而在石隙、石缝地方应实施种子直播的方式[5]。第二,整地造林不可以炼山,对石山上的原生植被要尽量保留。原生植被的保留有很多好处,不单单能发挥水土保持的功能,还能够发挥出给新造林遮荫、增加造林成活率的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将来多树种立体混交林的形成。第三,造林季节需认真选择,造林定植宜选择在2~3月,阴雨天造林效果较好,将定植坑湿透。苗木固定栽植后,把小石块、杂草或枯枝等盖在定植坑上面,有条件最好覆盖薄膜,这样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

2.3人为促进封山育林,分阶段开展

石漠化地区的植被破坏容易,但恢复就较为困难,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石漠化时期向草丛时期发展,然后过渡到藤刺灌丛时期,再进一步发展为乔灌林时期,到最后才能成为顶级群落时期。自然恢复到顶级群落要经历几十年或上百年,期间要求没有火灾或人为的破坏产生。为了使恢复的时间缩短,需要实施人为的手段。为了对水热条件加以改善,在石漠化时期实施植被恢复的较好措施就是引进上好的草种,提供有力条件让灌木树种入侵[6]。发展到草丛时期,有了有利的土壤条件和荫蔽条件,有些乔木及灌木树种有了生长的必须条件,要抓紧封育,对上好的草种进行人工种植,补充种植阳生性速生树种。进入到藤刺灌丛时期,水热和土壤非常有利于乔木生长,但土壤中草本植物还是占据主要位置,灌木、乔木都比较少。到了自然恢复时期,因乔木的生长速度很慢,栽植生长较快的先锋树种比较适合。乔灌时期落叶阔叶树种生长的乔木没有形成规模,这个时期最好种植常绿树种,利用人工种植积极开展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植被的构建[7]。

2.4 用可持续理论对当地居民进行引导

对当地居民进行积极引导,使其生产和生活习惯有所改变。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应从将粮猪型向草畜型转变,对当地粮食安全和粮食短缺问题加以解决;应该改种植玉米为种植牧草,对畜牧业进行大力发展;应该将传统形式的放养向圈养形式改变,使牲畜不再破坏植被。同时,用人畜粪便将沼气发展起来,既可使农村的燃料问题得以解决,沼渣还田还能改良土壤性质,成为果树和牧草的农家肥,使土壤肥力提高,从而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牧草――牲畜――沼气――牧草,利用太阳能和构建薪炭林是石漠化地区解决燃料紧缺的重要渠道。在严重缺乏沼气产量的情况下为使生活和生产需要获得满足,可以选择生长较快、自然更新快、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如相思树、任豆、银合欢等实施薪炭林的构建[8]。在具有充足光照的地区,经济条件还好的家庭可对太阳能加以充分利用,对燃料压力进行缓解,使对植被的依赖性减少。

3 结语

作为一种特殊表现脆弱生态环境系统形式的石漠化,其他脆弱生态系统与其植被快速恢复手段具有一脉相通的联系。而且,植被恢复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简单的封闭孤立系统,而是一个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集生态与经济、环境与资源、保护与开发于一体的复杂的博弈体系。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对各项治理及预防手段进行布设,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才有可能遏制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并使其逐渐好转。

参考文献

[1]刘建忠,韩德军,顾再柯,等.贵州喀斯特地区的资源优势与生态问题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6):53-57.

[2]周登涛.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开创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J].中国水土保持,2008(3):7-9.

[3]李少丽,丰瞻,王宇.恢复生态学理论在西南重大水电工程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探讨[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7(2):74-80.

[4]周德全,王世杰,张殿发.关于喀斯特石漠化研究问题的探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27-132.

[5]杨少林,孟菁玲.浅谈生态修复的含义及其实施配套措施[J].中国水土保持,2004(10):7-9.

[6]中国南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调查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4(2):6-8.

[7]张清海,林昌虎,何腾兵.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因素与生态修复对策探讨[J].贵州科学,2006,24(3):62-65,74.

[8]莫剑锋,田昆,常凤来,等.黔滇桂岩溶山区退化土壤环境生态修复的探讨[J].贵州林业科技,2005,33(2):16-18.

作者简介:潘足姣,女,全州咸水人,就职于广西全州县林业局,大专学历,研究方向:营林技术

上一篇: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 下一篇:《乡村气象站》为农服务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