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气象站》为农服务显成效

时间:2022-08-23 09:16:12

《乡村气象站》为农服务显成效

摘要:本文通过对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播出的《乡村气象站》电视节目编辑创作思路的分析,从节目的定位、选题、表现形式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乡村气象站》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如何开展 服务“三农”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视;气象;农业;天气预报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14-2

0 引言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中国历史的发展,同样对于为农服务的电视节目来说,经历了从1958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第一档《到农村去》的为农服务节目,到后来发展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省、市、县电视台都有各自的农业频道,覆盖全国,形成了全面立体的格局。为农服务节目总体表现为节目入户率高,频道专业化强,为农服务面广、栏目多等优点。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开展的《乡村气象站》节目也身在其中,具备为农服务的节目特色。

1 《乡村气象站》电视栏目创立的宗旨

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自2001年7月开播以来,先后创办了多档内容丰富、定位准确,互动性强的自办栏目,如《乡村四季》《乡村聚焦》《乡村导视》和《乡村大戏台》等栏目均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形成了固定的观众群体,特别是《乡村四季》栏目,为农民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但是搞好农业生产始终离不开气象。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天气气候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农业生产丰收情况。策划制作《乡村气象站》一档节目的宗旨,就是为了让农民朋友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开发农业项目及产业,对科学指导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起到更好的服务作用。

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与吉林省电视台乡村频道为了全面的增强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满足广大农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经过多次反复酝酿,精心策划,推出了这档时长为3分钟的《乡村气象站》节目,在每天晚上19点54分播出,内容涵盖了全省15个县市未来3天的气象预报、气象条件、森林火险、各种预警信息以及主持人播报的针对天气条件采取的农业生产应对措施、科普知识,生活常识、农作物生长、病虫害防御防治等气象条件分析内容。如图1所示。

2 《乡村气象站》电视节目的编辑策划

2.1《乡村气象站》栏目的定位

《乡村气象站》电视节目主要针对广大农村农户,所以其定位立足于农业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和气象服务产品以及科研成果,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气象服务。栏目根据不同的农时农事特点,农民日常生活习惯,安排一些科普知识,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和气象灾害预防实施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2《乡村气象站》节目的选题

作为一档生活资讯类节目,《乡村气象站》每天由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提供最新、最权威的天气信息,同时与乡村频道的“12316―新农村热线”节目紧密合作,拥有一个气象专家、农业专家组成的专家队伍,每期有明确的主题思想,使用贴近农民朋友及广大的电视观众生产生活感兴趣的题目,用广阔的视角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电视观众提供农业气象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选题主要分几个方面:

2.2.1对农时、农事进行气象服务

《乡村气象站》根据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提供最新气象数据,对天气实况与天气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不同城乡领域的生产生活做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指导,尤其在到了春播、秋收的季节及重要节气农时阶段根据对天气状况的掌握了解,指导农民利用天气信息来合理的安排农业生产,防范突发的天气灾害对生产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在春播时期,主持人与气象农业专家进行沟通后,对吉林省各地区的温度、降水、地温、土壤解冻、土壤墒情等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适宜播种的日期及农事活动,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为农服务效果显著。如图2所示。

2.2.2对农作物各生长期的气象服务

一年四季,随着季节的变化,《乡村气象站》节目及时根据吉林省不同时期的天气情况和气候特点,对农作物及养殖业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如:干旱、洪涝、大风、高温、低温、寒潮、霜冻、暴雨、暴雪天气等提出合理的建议,提前做出预警,并且努力降低气象灾害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经济损失。在2012~2013年冬春节季以来,我省降水量达到历史同期降水量的2倍,阴雨雪寡日照天气多,气温持续偏低,给大田水稻玉米出苗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主持人与农业气象专家沟通后及时提出加强大田作物出苗期管理,努力将不利的气象条件提前告知农民朋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不利的天气气候影响降至最低。如图3所示。

2.2.3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提升农民的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农民的自身素质及科技意识不断增强,收入稳步增长。《乡村气象站》栏目为了更好让农民朋友和广大的电视观众了解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主持人声情并茂的讲述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防范措施,对观众进行防灾减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增强农民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自救、互救、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的意识,并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素质。

2.3《乡村气象站》节目的语言风格

《乡村气象站》是一档资讯类节目,是直接为公众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常常成为社会大众所依赖的生活指南。观众所需要的资讯也必须随时更新,进而要求资讯类节目中的信息具有实用性、及时性和贴近性的特点。《乡村气象站》节目具备此特征。了解农时物候和农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农业谚语,并把他们融入到节目当中,然后当节目中采用气象和农业专业术语的时候,需要解释清楚,尽量用浅显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达生硬的气象和农业术语及天气现象,这样才能更好地使节目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成一体,才能吸引农民观众。

2.4《乡村气象站》栏目的表现形式

目前《乡村气象站》栏目是单纯依靠主持人播报的表现形式,同时配合农田视频画面、动画、图表和字幕及滚屏提示语方式,在这种表现形式下,主持人必须具有沉稳又不缺乏幽默的主持风格,具有较高的气象和农业知识,结合天气气候形势进行分析,对农业生产进行适当指导,同时节目对吉林省地县市天气、温度进行预报。

无论《乡村气象站》节目的表现形式怎样,只要更好的突出节目的可视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让广大农民观众更容易接受即可。

3对栏目前景展望

《乡村气象站》自从开播以来,有12年了,已经成长为品牌性的对农服务窗口,有较强的影响力,特色鲜明,得到了吉林省以及周边地区农民观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扩大为农服务的领域,不断增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意识,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财产安全,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在节目制作方面,保证栏目的采、编、播人员的专业化,节目内容尽量提供观众最关心的气象信息资讯,如在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利用中长期预报和灾害性预报、预警,为农民的生产及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并且用表现力强的艺术效果制作每一期节目,使《乡村气象站》节目持续、健康发展。4 结束语

《乡村气象站》不仅是一档知识性和实用性强的电视节目,而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扩大其空间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民及广大的观众朋友在互联网上能更直观、更时效看到节目,使为农服务的效果更及时、更有效,这样将会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章娜,浙江省绍兴人,就职于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研究方向:气象影视服务。

上一篇: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技术 下一篇:如何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