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偏爱“数据控”

时间:2022-09-25 09:24:09

大企业偏爱“数据控”

在大数据时代,谁能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数据,谁就有可能成为行业霸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信息系统管理部副主任齐学忠也认同这个观点。不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数据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齐学忠就经常为中石化的合同管理而头疼。

营业收入超4000亿美元,全球排名领先的巨型企业——中国石化,其合同管理就是不折不扣的“大数据”。中国石化集团拥有众多分子公司,总部和所有下属机构的经济行为,都以合同的形式进行展现,在涉及到国内、海外油田勘探开发、原油及成品油贸易、石油炼制等业务领域,签署的合同数量庞大且单个合同金额巨大,合同管理对于中国石化的企业运营管理非常重要。

然而,受限于中国石化自身庞大的体系结构,导致其缺乏统一的合同管理机制;而且在传统技术水平下,合同流转速度缓慢,审批流程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缺乏高效的信息汇总机制,集团公司管理层难以实现对合同管理全局的实时掌控,影响对企业整体商务情况的把握。如何建立起高效的合同管理信息平台,成为齐学忠必须思考的问题。

与齐学忠面临同样烦恼的,还有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李联成。随着中广核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运营管理对于信息化平台的支撑要求越来越高,有海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集成、加工、存储、挖掘和利用。李联成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管理大数据以提升集团公司运营效率。

直到“能够帮助企业处理每年大量的数据(Z级别)增长”的微软 SQL Server 2012面世,齐学忠和李联成才松了一口气。

在齐学忠的努力下,中国石化集团管理层、业务相关部门、IT部门等多个部门,针对合同管理解决方案进行了多次讨论,明确了“建立覆盖中国石化集团、股份公司、资产公司的集中统一的合同管理系统”这一最终目标。随后,中国石化的合同管理系统搭建工程正式启动。

截至2012年底,中国石化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已经部署至中国石化国内120多家单位,不仅得到系统用户的好评,而且受到国资委的高度称赞。据测算,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后,每年可为中国石化节约纸张费、差旅费等1800万元;合同审批周期从平均每份合同15天下降至7天;合同标准文本使用率提高一倍;按合同份数统计的合同发案率从实施前的0.59‰显著下降至目前的0.32‰,降幅达46%。

齐学忠对于这一结果非常满意:“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探索适合我们公司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的、最优的合同管理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建立和强化了与微软公司在信息化领域的合作,建立起了基于微软技术体系的合同管理CMIS平台,达成了预期目的。”

就在同一时期,中广核也搭建了商业智能和信息分享平台。该平台能够利用 SQL Server 2012 的PowerPivot 插件,SQL Server 并行数据仓库、以及对云计算的支持等功能,为全员提供了快速的数据发现和可靠、一致的数据。从此以后,中广核再也不用为大数据的管理问题而烦恼,还能随时通过多个维度的数据来审视和分析集团公司及分公司的管理、运营情况,为将来制定集团战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上一篇:陕西电力“用心”信息化 下一篇:余文乐 我对香港电影一直很乐观,从未悲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