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时间:2022-09-25 07:58:46

略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道德教育,并通过道德教育的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以此构建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虽然,新课改的春风吹散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但其残留的思想仍禁锢着不少的教师,致使部分语文老师也只重视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并通过这个来实现学生考高分的愿望。正因为这样,也就忽视了学生道德上的教育。这不仅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影响学生全面的发展。

那么,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书?怎样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我想,首先要彻底转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时刻认真、有计划地进行道德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视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任务和目的。对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可能每个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写好文章;有人说其最终目的是考好试——。无论怎么说,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能够自圆其说。但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人的道德水平”。

在此,我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育者,下面谈几点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找出文章的“灵魂”,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

何为文章的“灵魂”?就是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等真正有价值的,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的,能够净化学生心灵的东西。我们在平时的教研、备课等的环节中,必须认真找出教材中的“灵魂”,并用一切行得通的方法去传授,去灌输和引导。

从现在的学校形势来看,我们并不缺乏对教科书了如指掌的“知识型”教师。这些“知识型”教师有一个特点,就是能把课本的知识讲得头头是道,而且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竞赛的考试中能考出很好的成绩。但是他们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几乎不去挖掘教材中的“灵魂”,就算提到道德也敷衍塞责。如此教育下的学生很难走出有知识没文化的怪圈。其实,选入到我们目前教材中的文章是编者精心筛选的,每篇文章都是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和净化学生心灵的文章,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认真钻研课文,从中找出有价值的,内涵丰富的“灵魂”,并抓住这个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我们都知道,《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也是中学的一个传统名篇。我在讲授这篇课文时,不仅依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分析课文时抓住“周围人的麻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假如我们的境况跟孔乙己一样,内心渴望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尊重,但周围人给予你的只有时时的轻蔑、讥笑和挖苦,你的感受会如何?用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让学生知道别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关心或支持时,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去伸出爱心和援助之手。也只有这样,被帮助的人才能感受到韧劲的温暖,才能有信心在世间很好地活下去。

二、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从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上看,主要是“文”与“道”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的形式设置。所以,对课文中的“道”的部分,我们不能肤浅地、简单地进行分析或讲解。如果这样,不能从根本上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好的教育,当然也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的。那么怎样进行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中的实际情况,生动灵活地进行教育,这样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我在分析《背影》这篇文章时,重点让学生找出一些文中写的“我”对“父亲”不满情绪的语句,然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当时的做法或对“父亲”的看法是合理的吗?是正确的吗?当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合理”“不正确”。紧接着我给同学们讲了一段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个雪花纷飞的早晨,从农村来的一位满身灰尘的老父亲步履蹒跚地来到教室门口,他手里拿的是一件黑色的氆氇做的上衣,显然是因天气冷了,父亲给女儿送冬装来了。由于父亲冒冒失失地到班里找她,她觉得土里土气的父亲把自己的脸面丢尽,不但没有一丝感激,反而责怪起自己的父亲,说不该直接到班里找她。故事讲完,顿时教室里引起笑声,随而是讨论,进而是对该女生的“讨伐”,之后,我因势利导地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们真正领悟到了父母的苦心,儿女的无理,懂得了应该尊重父母,应该怎样做人。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岂不一举两得!

三、写作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不能忽视思想道德的教育。学完一篇文章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撰写读后感,或抓住一些细节,叫学生写出感受。比如,《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文章的后面有一段语言描写——“先生,避避雨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什么回事?”坐车的踱着脚喊。——大家都知道,这是祥子在暴雨下拉车时与座儿的一段对话。我认为像这种细节我们不能一读了之,需要让学生细细咀嚼体味,老师做简单提示以后,叫学生以书面形式谈自己的感受或看法。我们想一想,祥子在暴雨下拉车,纯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养家糊口,一向勤奋刻苦的祥子在暴雨下实在忍受不住的情况下,才发出了这个合乎情理的。在布置这种写感受的作业时,我们可以在这里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座儿是你,你会怎样做?第二天,我们收起作业本,一个一个地批改时会发现,学生已经懂得了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

只要我们用心地去钻研课本,这样的细节在文章中又何尝少呢?抓住这样的细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认为很有必要。

总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样,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我们应该把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作为教学目的,为祖国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去探研新的教学方法,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构建和谐中华贡献力量!

上一篇:把课堂交给孩子,把欢乐带给大家 下一篇:学会用联系的方法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