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创新英雄”

时间:2022-09-25 05:45:59

时代呼唤“创新英雄”

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关村》杂志的问世,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无形资产”。从2003年创刊始,始终如一地坚持“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的“三新”办刊方向,为“改革开放”鼓与呼,为“知本家”鸣锣开道,为“创新英雄”树碑立传。“鼓励成功,容忍失败,崇尚科学”。《中关村》与创业者,共享成功的喜悦,分担失败的苦恼。“把快乐告诉朋友,快乐变成两个;把苦恼说给朋友,苦恼则变成半个。”

“有朋自《中关村》来不亦乐乎”!这是一位读者从杂志上读过柳传志撰写的《缔造联想》后,写给我们的感言;不难看出,这位热心的读者把《中关村》介绍的企业家视为朋友了。几年来,《中关村》为读者讲述了100多个“知本家”的创业故事。最近,又从中选编了51位“知本家”创业的感人事迹,结集成书――《中关村创新谱》。北京市海淀区区委书记谭维克在序言中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英雄”。诚如是,时代呼唤“创新英雄”。创新的本质特征是独树一帜,创新的主力军则多是“知本家”。作为《中关村》杂志的一名编辑,“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幸拜读“原创”手稿,先睹为快,那种喜悦之情至今犹存。今又重读结集后的《中关村创新谱》,温故而知新,再一次冲动,又一次兴奋,勾起诸多美好的回忆,“书中自有黄金屋”矣,生发出更多的联想……

1

联想是一部跌宕起伏、百读不厌、永远读不完的长篇故事。自从《中关村》编发了柳传志先生为本刊撰写的《缔造联想》的长篇文章之后,好评如潮,于是,联想的故事也就成为人们议论不完的热门话题。用周光召先生的话说,“他们(联想)的主要贡献是为中国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是引起了中国科技界观念的彻底改变,这个是有历史意义的”。《中关村创新谱》中编选的两篇――《柳传志的素质》和《杨元庆:缔造联想的明日帝国》,不过是“联想故事”中的“短章”和“碎句”。在国人热议杨元庆接班后一改昔日“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时,《中关村》发出了《联想: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声音,赞扬《联想: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创新精神。申猴年岁尾,“雄鸡”提前报晓,传出震撼人心的消息: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中关村》大胆地预言,《联想:“蛇吞象”好戏在后头》。“新联想问世百天”之际,我们的联想是,《新联想“过百岁”预兆前途康庄》。一位资深记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对联想的广告词“人类失去了联想……”颇有微词,美国政客制造“联想”……《中关村》热情洋溢、高瞻远瞩地提醒人们,表明态度――《“新联想”是一幅壮丽的油画》,只有远观才能体味其内涵之美;《联想:自主创新是永恒的话题》。关于“联想的故事”,吴敬琏先生有过亲切并十分确切的评语,“对于联想人和一切正在追寻自己的中国梦的企业家都是宝贵财产。”一位著名作家说,联想“这不只是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历史”。

2

王志东是中关村的“创新英雄”,天下谁人不识君!“志东品网,永不言败”。在中关村的发展史上,他留下清晰不可磨灭的足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王志东正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历了“大起大落”的“炼狱”之苦,才“增益其所不能”;在重新洗牌之后,把握机遇,义无返顾地踏上了新的征程。王志东的“点击公司”诞生之初,虽然貌不惊人,然而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那令“网民”喜上眉梢日渐攀高的点击次数,像政治家十分在意的“人气指数”上升一样,让我们怦然心动,因为这预示着美好的明天。一位网友热情洋溢地称王志东是中国互联网的“真心英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如网民送真情。一个对事业执著追求的人,能得到如此众多素不相识朋友的关爱,“吾庐独破死亦足”。作为回报,王志东只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001年的夏天,当人们从“新浪”看到王志东“因个人原因辞职”的消息时,“网上寻梦”的人无不为之惋惜。不平则鸣,风华正茂的王志东遭遇到了“资本”的“”而留下“永远的痛”。凭心而论,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就是如此的残酷无情。当时,“而立之年”的王志东,表现出“不惑之年”硬汉子才具有的稳重。他在事发3个星期后才站出来讲话:“只有在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我才能愿赌服输。如果有人出老千,出阴招,怎么可能愿赌服输?”王志东“君子交绝不出恶声”的大家风范,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挥之不去。

日历又翻开崭新的一页,过去的就让他过去罢!王志东能否东山再起?曾经是中国IT业最大的悬念之一。请不要忘记:王志东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毕竟当过举旗人。在王志东之前,中关村没有寻求硅谷投资的先例;在新浪之前,中国互联网谈不上繁荣。即使2001年互联网陷入低谷,王志东在资本洗牌时被“打入另册”,他还在坚持撰写《志东品网》的文章,对互联网的前途笃信不移,鼓励大家,渡过难关,光明在前,好戏还在后头。凭借人们对王志东的了解,他是“性情中人”,不断创新的精神,永不言败的个性,还有那难能可贵的韧劲,我们相信“点击公司”在“不惑之年”定然能够再造辉煌!我们也盼望拜读《志东品网》的新篇章。

3

“无君不识‘汉王笔’,少有人知刘迎建。”他,“行伍”出身,历经军旅生涯,步入高等学府,十年寒窗苦读,象牙塔里蜗居,几近“不惑”之年,靠毅力和智慧奉献出20世纪汉字书写最伟大的发明“汉王笔”。“汉王”笔绘新世界。刘迎建是知识经济的实践者,称之为新时代的“知本家”,名符其实也。总结“中关村”成功腾飞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向“知本家”学习,是时代的最强音。一要学习“知本家”的爱国热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知本家”最高的思想境界。走到天涯海角,月是故乡明;遇到艰难险阻,祖国和人民是力之源。二要学习“知本家”努力掌握人类丰富科学文化精髓的治学态度。“知识就是力量”是“知本家”永远的座右铭。“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当是“知本家”治学经验的感悟。三要学习“知本家”的创新意识。“知本家”多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既善于在科学发明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取“皇冠上的明珠”,又敢于在制度创新上打碎桎梏,冲破樊笼。四要学习“知本家”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不以成败论英雄,创新有胆识,攻关不怕难,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新锐细胞,有顽强的生命力,是最富有“遗传变异”功能特点的机体。五要学习“知本家”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敬业品质。“名利场”是政客和商家角逐的舞台。“知本家”则淡然处之,经得住喧闹,耐得住寂寞。“知本家”既有少年得志荣登榜首者,更有大器晚成“朝花夕拾”者。其共性则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因之,他们远离“小富即安”的平庸,笃志追求的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的千古绝唱。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正像人类经过了狩猎、种田、办企业的发展一样,现在不过是在信息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后新的生存方式而已。知识经济的理念把人类推向更辉煌的阶段,“地球人”必须迎接这一天的来临,不论你是“新新人类”还是“另类”,也不管你愿意抑或不愿意,这是“宿命”――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

“铁板高吭唱大风”。《中关村创新谱》写出了时代的主旋律,为当代创新英雄立传,读者从中可以看到: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在梦想与理想之间探索”的“联想教父”柳传志,被誉为“当代毕”的汉字激光照排创始人王选,“扛起民族软件大旗冲向世界”的王文京,“一生写好七个字”民营企业的拓荒者纪世瀛,“打造‘中国芯’的星光舞者”邓中翰,“‘爱国者’品牌的举旗人”冯军,“用技术改变生活”创造“百度”奇迹的李彦宏,“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的俞敏洪,演义“王码春秋”的王永民,还有“搜狐”奇才张朝阳、“新浪”绅士汪延、“商海书生”王东临……每个创业者的故事都是让读者难以忘怀的励志“座右铭”。

4

“天使投资”和“种子资金”。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不会“得鱼忘筌”。我们相信,杨致远决不会忘记那位为YAHOO引进风险投资的麦克莫里兹和“美洲杉基金”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的商海里闯荡,壮志难酬,功亏一篑,往往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是“营造中国硅谷”的倡导者,鼓吹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必须疏通融资渠道。他大声疾呼:鼓励“投资商”和专业基金提供“天使资本”。在新技术产品早期开发阶段,往往需要慧眼识英才的“天使投资商”,对萌生中的小企业提供“种子基金”。“天使投资”,既需鼓励私商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也要提倡社会团体建立基金。遗憾的是中国硅谷中关村,还十分缺乏有眼光的“投资商”和完善的投资机制。无论是雅虎、新浪,还是搜狐……都是在美国硅谷的沃土里萌发,在蔚蓝色的天空中搏击,NASDAK的那双“看不见的手”托起了初升的太阳,赢得全世界的赞叹。“淮桔为枳,所以然者何”?这是有志于打造中国硅谷的人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位国外经济学家说,“什么是硅谷?硅谷就是一个培育公司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无论是YAHOO还是SUN……几乎所有的公司,他们都获得过风险投资的资助。1980年以后,美国高科技公司的风险投资近乎50%都在硅谷。从投资额上看:1988年以后,每年都是几十亿美元,到1997年达到100多亿美元,2001年已经高达1380亿美元。鉴于硅谷的经验,中关村的最早的创业者并有“村长”雅号的段永基先生说,“科技园是用钱堆积起来的”。并且建言,“一定要由民间资本来承担投资主力,不可能全靠政府”。

“科技园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人们热切地期盼中关村再造辉煌!

5

“知识经济的发展正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读完《中关村创新谱》,掩卷沉思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知识经济像人类进步历史长河中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尽管知识经济尚处在萌芽阶段,然而已经呈现出“后发力”的态势。我们不可拔苗助长,但必须顺应潮流,乘势而上,为发展知识经济开拓广阔的空间。要大力鼓励“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政策重于技术,国务院和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加快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措施,无疑是发展知识经济强大的“动力引擎”和有效的“催化剂”。以人为本,重视知识,尊重人才。我们既要有钱学森那样无私奉献的“资深院士”,也要有王选那样学者型的“学科带头人”,还要有柳传志那样善于经营擘画的“儒商”,更要培育出一大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当代“知识英雄”和“知本家”。发展知识经济,需要继承前人的成果,更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技术要创新,政策更要创新。前者的成果是改变人类文明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出名优产品;后者的标志是通过体制改革,激活“知识英雄”创造“财富神话”的无穷潜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本家”创业需要有雄厚的资本支持。我们企盼有更多的投资商,在风险投资的“游戏”中攫取利润,“玩的就是心跳”,那才是大赢家。发展知识经济,既要有“慧眼识才”的睿智,更要有“敢冒风险”的韬略。

在21世纪的中国,“智慧风暴”将造就大批的“创新英雄”和“知本家”。柳传志先生有一句名言―“历史像一本书,是一页一页装订成的。”―让我们鼓起风帆,在大国崛起中,创造奇迹,写好自己的每一页文章,续编《中关村创新谱》的新篇章。

上一篇:《中关村创新谱》一个圆满的“,” 下一篇:过年话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