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在体验中放飞翅膀

时间:2022-09-25 04:57:04

让品德在体验中放飞翅膀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一定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使品德教育做到"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使品德教育能真正打破说教的形式,具有实效性。

"体验"是指人通过参与活动和交往实践,在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以及获取直接经验和感受的心理内化过程。这种直接的经验和感受,包括认知、情感、态度、技能、观念、自我意识等各种心理成分。体验过程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整体的心理加工内化过程。那么,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体验教育呢?

一、准确把握体验活动的目标。

体验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体验活动应该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依归。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种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个活动都应该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导向。因此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应该是在教学目标的调控下进行的。

二、透彻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体验活动教学,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时空是开放的,有课堂中的活动,也有走出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具体形式包括讨论交流、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主题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选择活动的方式时,要有儿童意识,即活动方式要注意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考虑学生的需要、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

三、创设恰当情境氛围。

"由于创设情境,可以营造课堂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德育内容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创设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各种情境,是推动学生持续发展极其重要的媒介。其具体方式为:

1.巧捉突境。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境,而这些情境恰恰反映了学生真实的生活态度,我们就可以巧妙利用,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2.巧设冲突情境。孩子想法多面,变化很快,也容易出现思想、行为矛盾对立的情况。面对认知上的冲突和矛盾,教学时可分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论,这样的讨论,既呈述事实,有说明道理,既有倾听,又有反驳,学生通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可以达到分清是非,提高认识的目的。其实在教育过程中,有许多这样的矛盾和困惑,有时就是通过学生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流露出来,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3.巧设表演情境。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够探索发现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的知识。如教学《集体力量大》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浏览完课文后,请学生编演《小天鹅、小鸭子、小猫和小狗》,接着,在四个扮小天鹅、小鸭子、小猫和小狗的同学用劲拉小车时,四个人齐声问道:"我们四个小伙伴憋足了劲,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为什么小车却依然一动不动地停在原处?"生动的画面使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找出原因:天鹅把车子往天空提,小鸭子将车朝池塘拉,小狗往小路拉,小猫往大路拉。此时,从学生的生动表演中,启发学生思考、分析、概括,从中明理:几个人共同做一件事,如果合作得不好,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因此,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谐的合作关系,是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最高境界。

4、巧设问题情境。《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围绕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学懂道理,达到乐学、善思,用生活教育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而且更重要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在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展示主体的个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更多的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身经历或亲为,从中获得对客体的感受和感悟。实践活动是体验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孕育种种体验的源头活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开放课堂,开展实践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得情感认知的同时,道德行为也能获得锻炼,让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使知、情、意、行得到同步发展。

总之,体验是维系品德与生活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上一篇:浅谈如何通过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 下一篇:新课改 第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