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课上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时间:2022-09-25 03:54:58

如何在物理课上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摘 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课堂教学过程有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师生互动;自主学习;情感互动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概念的界定及意义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通过这些改变,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就是师生之间针对教学内容在相互“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中产生的教学过程。所以,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学生和教师是同等重要的、互为影响的。

二、在物理课堂上建构有效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教师要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恩格斯说:“就个别人而言,他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他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学生也是这样,他们是有着丰富情感的,接受教育也是有选择的,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甚至对不同的教师,都会做出不同的反映,或是产生积极的接受态度,或是产生消极的抵制情绪。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古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我想便是其中的道理了。教师就是学生学习过程、成长过程的启迪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师生之间有了充分的“情感互动”,学生一旦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便会尽其所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康地成长。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突出探究特色,形成互动风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中,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的,教师之所以能够使这个课堂犹如“吹皱一池春水”般地激起层层涟漪,并且形成“师生、生生”交响乐,就在于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够同每一个学生思考的起伏变化相吻合,丝丝入扣。使整个课堂分享着“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

3.以物理实验为载体,建构有效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我讲授的“光的折射”一节课例来看:

在我讲到“利用光的折射定律,作图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这个环节时,我用大家生活中常见的“筷子变弯”这个现象引导学生作图分析,得出我们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结论。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水槽中的水好像是变浅了,利用刚才的作图原理,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这个时候,学生会发散思维,转变视角,把物理知识生活化。当时学生就提出古诗中有“潭清疑水浅”的说法,继而还有一个学生拿起课堂上实验用的玻璃砖,把铅笔无意放到了玻璃砖的后面,却发现有“筷子错位”现象,随即在课堂上提出了这个问题,经过学习,知道这也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我继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上课前提出的魔术“空盆出财宝”的问题,做到课堂上“首尾呼应”,学生恍然大悟,问题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

三、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生互动”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过程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实际上只是表象。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缺乏激烈地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所有这些现象,反映出课堂的“师生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师生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师生互动”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这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没有益处的,反而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所以,我们要注意互动的有效性,避免互动华而不实。

2.注意师生思想上的互动

我们总习惯课堂上师生语言的互动,而忽视师生思想的互动,其实这是一个教学误区。沉默的课堂中,彰显的思想互动空间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课堂上的沉默不等于沉闷,这时学生进行的是急速而深刻地思维、思想上参与度更高,这必将带来学生理解上的顿悟、知识上的建构、思维上的流动。佐藤学特别指出:课堂中的“倾听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是师生是否能够审慎地、谦逊地听取他人的话语,唯有拥有这种气质的人们才能创造课堂对话的气氛。所以,在建构有效的“师生互动”时,更要注意师生思想上的互动,不要走入误区。

3.课堂上教师不敢放手进行互动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会有这样的困惑:如果在课堂中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活动,师生相互交流,那么,相应的就会有一部分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如果不展开师生互动探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地培养,那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何解决好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这对矛盾呢?这更有待我们作更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112-113.

(作者单位 河南省卫辉市教研室)

上一篇: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下一篇:实践新理念,探索英语课新的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