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企合作与信任

时间:2022-09-25 01:50:19

【摘要】一、信任的含义 1.信任的内容 对于合作双方,信任意味着两个方面:一是信任的实质,即诚实、可靠、开放、公平合作以及遵守已达成的合同或协议的条款;二是信任建立的过程,即合作方...

浅析校企合作与信任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一种形式,是职业院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但目前很多的校企合作项目都没有很深入的展开,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双方互相的信任程度不够。本文主要就校企合作与信任机制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 信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083-02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接轨,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

凡是有合作的地方就需要有信任。目前,很多的校企合作仅仅流于形式,签过一份校企协议过后就再无具体合作的事项,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双方互相的信任程度不够。因为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在合作的过程中都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资源,如果对合作的另一方没有足够的信任度的话,这种合作就很难深入展开。因此,校企合作的信任关系研究当前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信任的含义

1.信任的内容

对于合作双方,信任意味着两个方面:一是信任的实质,即诚实、可靠、开放、公平合作以及遵守已达成的合同或协议的条款;二是信任建立的过程,即合作方的行为是重要的,“信任就是做承诺所要做的事”。

具体说来,信任包括:1)坚持较高的行为标准,如诚实、开放、公平、可信赖,说话算数; 2)交易对方过去的实际合作经验与表现; 3)坚持合同的每项条款;4)积极的合作态度;5)超越合同的理解等。

2.信任的特点

2.1信任的程度

信任是有程度区别的。完全信任是指双方都能确信对方的信仰、行为等。完全不信任是指能确信对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即背离信任,给对方带来风险的行为)。从完全信任到完全不信任,有不同的程度。

2.2信任的非对称性

当信任双方的信任程度不同时,信任就具有了不对称性。可能一方是既信任对方又是值得信任的,或者是不值得信任但信任对方的,或者是不值得信任也不信任对方的。

2.3信任的感染性

当一方信任另一方时,另一方可能因为对方的信任而做出值得信任的行为。相反,如果一方不信任另一方,另一方也会反过来不信任这一方。而当一方采取了不可信行为时,另一方很可能采取制裁或者报复行为取消对对方的信任。这样信任与不信任就在合作关系中“感染”。

2.4信任的不可或缺性

校企合作双方以合作为基础,而合作中就不能没有信任。完全没有信任的合作是不可想象的。

2.5信任的一贯性

信任的一贯性要求双方从时间和内容两个方面来遵守合同,以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一旦采取了机会主义行为,或者是违背了合同的某一方面,即使在此之前都是值得信任的,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也损害了两方的相互信任。

2.6信任的经验性

信任的经验性是指信任是人们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是实践经验的产物。通过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经验,人们选择可信任的对象,才开始与之合作。

二、建立信任的应用实践

1.信任关系的形成阶段

信任可划分为能力型的信任和特征型的信任。在发展合作关系之初,即信任关系的形成阶段,特征型的信任方式一般难以凭空产生,而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能力型的信任却是信任关系构筑中的一个必要条件,一方只有在相信另一方的能力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逐步作出信任的举措。因此,校企双方在挑选合作对象之初,应当制定一定的合作方能力评估体系,全面系统地对另一方的能力进行考察,然后进行初步的筛选排除,其后对有能力的合作对象进行再评定,并将之视为进一步发展为具有特征型信任条件的候选合作方。在这一时期,合作双方除了考察合作伙伴的能力、口碑之外,还应当考虑双方是否拥有共同的目标;组织是否相容;双方角色的定位等问题。

2.信任关系的发展阶段

校企合作中的信任关系是一个双方相互诱导的过程,行为人以往所获得的经验是现在与将来的信任关系构筑的基础,因此只有一个长期持续、相互诱导的关系才能进一步转化为良性循环的信任关系。当合作关系至少为双方带来预期的利益时,相互信任的关系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得以强化。双方的政策制定者在战略上的一致固然重要,合作过程的相互磨合也奠定了信任关系的基础。

在信任关系的发展阶段,合作关系的终止和破灭最常发生,有时甚至在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资金后却遭遇了信任关系的陷阱。因此,在这一阶段,合作双方应当考虑有效的约束机制,在合作关系中建立一个机会主义的防范机制。这样,在不断的学习累积过程当中双方对关系变化的预测准确性可得到提高,如果双方在关系发展的每一步都密切注视对方的动向,这将会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3.信任关系的维护阶段

校企合作信任关系的维护阶段意味着双方的关系已完成合作上的磨合并进入平稳发展期,校企间已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信任,然而,如果缺乏对信任关系的维护,信任关系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发生破裂。在这一阶段双方间的矛盾归根结底可能来源于利益分配上的纠纷,被感知到的或被察觉到的不公的利益分配方案将会影响信任程度的加深。由此,当合作步入正轨,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绩效评估体制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帮助双方公平、公正、客观地了解各方的付出,双方关系的维护有赖于正式的、制度化的、程序化的运作管理。

三、建立信任的途径

1.建立以制度为基础的信任机制

其关键在于两点:第一,要明确双方的利益及权限,确定相互的职责和义务。这些目前都是通过校企合作协议来约定的。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企业要求,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等。企业的主要职责是:落实学生的实习岗位;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专业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工作。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获得符合企业具体生产、实践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则密切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实现了贴近企业办学的目标,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第二,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建设高效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各种违约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保障信任关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做法是可以保护和促进合作链条的发展,但较为消极。因此,建立制度为基础的信任机制是一种较低级的信任机制建立途径,也是校企合作成员间合作初期应建立的机制。

2.建立以相互合作为基础的信任机制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发展,学校和企业间的了解越来越深,彼此的信任关系也就越来越紧密了,了解型信任机制也就应运而生了。在此阶段相互合作的最重要的表现是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校企联合成立指导小组,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彼此举行定期的交流沟通,实现双向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及时了解、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建立起稳定的学习关系,这种稳定的学习关系可以增进感情,提高信任水平,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持续有效的良性循环。

3.建立以彼此认同为基础的信任机制

这是最高层次的信任机制,是与认同型信任的发展阶段相一致的。这种信任机制要求彼此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一致的目标和相似的文化。 “共同的价值观、一致的目标”这两个要素在校企双方之间都已经具备,最关键的就是要形成相似的文化。 每个学校和企业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要形成相似的文化就需要校企双方努力通过相互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校企合作的透明度等措施来消除隔阂,使校企文化在不断的合作中相互交融,形成既融合校企文化特色又有鲜明特征的处事原则和方法。

四、信任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目前,由于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工作所需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用人单位在毕业生上岗前往往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岗前培训,由此造成了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困境。要破除这个困境,就需要企业与学校之间加强合作,实施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就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之一。要开展校企合作,校企间就必须要形成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双方间牢固的信任机制正式这种伙伴关系存在的基础。

1.信任有利于减少校企双方的运行成本

校企合作中,企业需要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学校担心签订协议的企业最后不能履约,学生跟企业签订协议后学生毁约等等。如果要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但是如果校企双方彼此信任、真诚合作,就可以减少甚至免除合作中所需的激励和监督成本。

2.信任有利于促进校企双方间的合作

除了成本因素之外,监督机制还会带来合作双方的心理损失。因为监督的存在意味着对对方的信任不够,而信任具有感染性,所以加强监督往往会减少对方的信任,结果损害了合作方之间的相互信任,损害了校企间的合作关系。加强相互之间信任的培养则将促进双方的合作,促进在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时双方的责任感,努力谋求双方的共同利益。

3.信任有利于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

企业和学校都拥有对方非常需要的资源,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这些资源横向流动,密切校企间的关系。比如: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把最新的技术、经验等课堂上学不到的教给学生;企业则可以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聘请教师为公司的技术顾问,为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管理提供帮助。这种双向交流,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4.信任有利于提高校企双方的工作效率

如果双方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机制,那么当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双方就可以及时协商解决,减少不必要的谈判与协商引起的时间和精力的耗费,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信任还意味着超越合同和协议之外的灵活性,即准备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准备在执行合同和协议的过程中有所出入、愿意忽略偶然的缺陷等。 这种灵活性可以增强校企双方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五、结束语

总之,校企合作的深入实施和开展不止依靠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且依赖于合作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对校企合作的信任机制研究,可以为校企合作的发展研究提供一个清晰明了的思路,最终达到校企双方都期望得到的合作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新,李久平.知识链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经济问题探索》.2005.第2期.

[2] 吴杰.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意义及其保障机制.《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第6期.

[3] 朱志海.社会网络理论下开展订单式教育的信任机制研究.《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第12期.

[4] 刘霁堂等.高校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科技管理研究》.2007.第6期.

上一篇: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 下一篇:独立院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