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校本科技教材的研发与使用

时间:2022-09-25 12:23:20

试论学校校本科技教材的研发与使用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是人的潜能、师生的主体作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环境、爱大自然,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研精神和观察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校本教材;植物观察;特色教育;科学素养;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92-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科技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让学生从小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研究科学,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已经得到了教育专家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因此,教师要结合科技特色教育,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新的科学教育、课程理念作支撑,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重点,研发与使用学生校本课程“乐乐爱观察”科技系列教材。这样,能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研精神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研发依据

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方案一中的第三条:弘扬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开拓创新的勇气,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研发原则

(1)方向性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能顾此失彼,要始终紧紧把握大方向。(2)自主性原则。课程要结合学生特点,追求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多样的观察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认识自我、探究发现、创造意识和能力、与环境和谐相处等技能。(3)创新性原则。课程强调学生的科学观察意识,着重学生的科学观察训练,主张标新立异,勇于发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研发目标

在充满诗意的校园环境中,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在校本教材丛书的指导下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生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如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繁殖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鼓励大家制作植物、动物简介卡,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校园中的植物、动物的名称、特点等,从而更好地去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通过制作动植物简介卡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辨认校园的植物、动物,了解学校植物的名称、科属、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并加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探究动植物的奥秘,拓展并延伸动植物学知识;为科学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提高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热爱校园的、热爱家园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而通过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科技特色,打造学校的品牌,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结构与内容

根据校本课程目标,从学生认知基础和生活实际出发,校本教材的内容经过反复筛选、提炼、修改、完善,挑选出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操作、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教材按年级的不同,结合学校实际,根据校园现有资源,以学校吉祥物“乐乐”引领学生去学习探究,去参与各项活动。贯穿整本教材内容各有侧重,各年级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三年级:“校园生物观察与探究系列――昆虫”。让学生初步观察小昆虫,初步培养学生对昆虫的观察兴趣和爱好,开发学生智力,教育他们勇于探索、追求新知。(2)四年级:“校园生物观察与探究系列――观鸟”。学生在校园小鸟的观察在实践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会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学会简单的观察记录。(3)五年级:“校园生物观察与探究系列――植物”。进一步提高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特长,通过亲自观察到的植物并制作植物观察卡。在探究中懂得一些科学道理,培养他们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五、结束语

通过科技特色教育课程“乐乐爱观察”系列教材的研发与使用,激发学生参加科技观察活动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养成勤动手、爱实践、善思考的态度与习惯。通过校本课程研发与使用,学校营造了深厚的科技氛围,打造了学校科技特色教育品牌,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慎英.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吕立杰,袁秋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组织逻辑[J].教育研究,2014(09).

[5]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08).

上一篇:构建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体育模拟课堂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