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以评启思 以评促学

时间:2022-09-24 11:45:30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然而,评价语言的空洞,评价方式机械,评价主体单一等现象普遍存在。

小学数学课堂中,适时对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表现、学习的效果进行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有效的学习。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评价的有效性呢?

一、评价语言的机智性,启迪学生的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必须机智巧妙,才能营造真正充满生命气息的、灵动的课堂。

张齐华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精彩的评价语言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师:今天,每个小组还准备了很多其他的材料。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试着画出一个圆吗?

生:我们组将圆形的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

师:那叫“拷贝不走样”。(生笑)

生:我们手中的三角板中就有一个圆形窟窿,利用它,很方便地画出了一个圆。

师:真可谓就地取材,挺好!(笑)

生: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白纸上,绳子绷紧,将铅笔绕一圈,也画出了一个圆。

师:看得出,你们组的创作已经初步具备了圆规的雏形。

生: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块橡皮,抓住绳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圆。

师:尽管这一方法没有能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他们的创造仍然是十分美妙的,不是吗?

师:可是,既然不用圆规,我们依然创造出了这么多画圆的方法,那么俗语中为什么还会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呢?

生:我想,大概是古时候的人们没想到这些方法吧?

生:我觉得不是这样,因为,或许一开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指的是没有圆规和“矩”画不出方和圆,但是流传到后来,它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仅仅指原来的意思了,而是指很多事情,必须要讲究规矩,遵循章法。

师:真没想到,一条普通的数学规律,经过千年流传,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当然,同学们能够利用各自的智慧,成功演绎“没有规矩,仍成方圆”,足以说明大家不凡的创造力了。

“拷贝不走样”、“就地取材,挺好”、“初步具备了圆规的雏形”、“成功演绎‘没有规矩,仍成方圆’,足以说明大家不凡的创造力了”等等,这些生动、新颖、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尽管这一方法没有能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他们的创造仍然是十分美妙的,不是吗?”在学生回答有缺陷的地方,老师也能以一颗智慧、包容的心,用机智、巧妙的语言来纠正、激励学生,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我们感叹张老师深厚语言功底的同时,也领略到他藏在语言后面的教学智慧。

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激情

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多样,可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言评价、肢体语言评价和眼神相结合的评价等。

特级教师徐斌老师的《一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让学生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其秘诀就在于他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打动了学生。

课始,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20+6,13+13,3×2。

师:那这两个个位上的6都表示……

生齐答:都表示6个1。

师:哦,那这里两个2又表示……

……

师:好,那我们来几道题目试试看。现在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78页的最上面想想做做的第一题。请大家把等号与得数都写在课本上,大家要上下对比着做,算好了就请举手,我们就请他来汇报。

生1:我选第一组。4×3=12,40×3=120。

师:算的跟他一样的请点头。[学生点头示意]

……

师:好,刚才这四组题都算对的小朋友请朝老师笑一个。[学生作笑脸状]

“哦?都表示十个2?”“没关系,别急、别急等等……”徐老师并未迫不及待的予以否定,而是留给学生自己反思的时间和机会,给予安慰和鼓励,耐心的等待“花开”精彩。

“同意的点点头”、“会做的对老师笑一个”这些看似简单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新颖和成功的喜悦,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悄然增强,处处体现出人文的关怀,闪现人性的光辉。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激发学生的热情

行为科学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80%~90%,以至更多。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应尽量采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发挥评价激励的作用。

从特级教师刘永宽老师的《周长的认识》中我们一定会得到启示。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意思。假如要知道你喜欢图形的周长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办法来吗?请独立思考。

师:请把你想到的方法介绍给组里的同学。(小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师生交流量月牙形图形的方法。

生1:在尺子上滚一滚。

师:(示范)行吗?

生:不行。

师:有向里的凹面滚就不行,那怎么办?

生2:用绳子先围,再量量吧!

师:(略作示范)行吗?生:行。

师生交流量不规则图形:

生1:用绳子围,再量的方法。(师图作示范)

生2:弯的地方用绳子围,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加起来就好。

师: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这个办法行吗?”“是不是这意思?行吗?”“听懂了吗?”这些看似简单的疑问,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同伴互评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而且学会了从知识、语言表达、创新、情感、态度等方面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将评价的主动权换给学生,还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感到课堂永远是新鲜的。

有人说:“这好比一棵断树,只要还有一根树脉未断,它就还有生存并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关键是能否用百倍的爱心去关心,呵护它。”通过评价激励的有效实施,把爱的雨露洒向每一个孩子,使他们看到自己成长和进步,在老师智慧“语露”的滋润下,更多的学生牢固的建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开启了智慧的大门,这样的课堂洋溢着生命的绿色,一定能够长满一棵棵充满可能的参天大树。

上一篇: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初中生英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