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前三年”=职场黄金年

时间:2022-09-24 10:37:53

入职“前三年”=职场黄金年

有人曾经把初入职场的前三年比喻成黄金三年,因为它记录了职场新人从青涩到成熟的最美丽的时光,是一个人走向职场成功的最基础、最关键的三年。

“试用犹如试婚,在此期间风险是存在的,安全是没有保障的,老板是傲慢的,员工是随时被炒的。”记者在网上看到一段这样描述职场新人初入职场时的抱怨。虽然带有情绪发泄和夸张的色彩,但新人们初入职场时留下的歪歪斜斜的脚印和如履薄冰的心情,可见一斑。带着憧憬、带着梦想,杀出重围终于赢得入职许可证的毕业生们,该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职场发展的前三年,意味着什么?《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资深职场顾问安静女士。

新起点、新角色、新环境

入职后的前三年是新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点吗?这个三年,属于职场新人的哪一个时期?职场新人在这个时期具有什么特点?

安静女士告诉记者,职场新人的前三年,意味着“新起点、新角色、新环境”。过去在学校里所获得的成绩和辉煌,最容易成为新人们前进的绊脚石和负担。而且,新人大都从企业的基层开始做起,熟悉业务、了解流程,琐碎而杂乱,新人尤其要客观认识到自己新角色的定位,在新环境中, 主动多沟通,留意身边事,向前辈、家人多请教、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竞争意识,顺利度过这个难熬的环境适应期。

安静说,入职前三年,职场新人要度过“适应期、积累期、定型期”这三个时期。大多数新人,在这三年中要度过环境、工作的适应期,同时积累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这三年的工作经历、行业经验往往决定了他们未来发展的职业道路。如果一个人在这段时间之后仍在频繁跳槽, 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迷茫不清,那么今后的职业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三年中,新人在职业规划上将从迷茫到清晰, 在心态上从浮躁到稳定,在职业技巧上从生疏到熟谙,在技能上也将从理论性强提升到实操能力强。

职场完美三级跳

正常情况下,职场新人前三年应该登上哪几个台阶?

安静女士告诉记者,职场新人在起步的三年内要完成从“适应”到“积累”最终到“定型”的三级跳。在完成完美三级跳后,他们往往面临多种选择:在已定的道路上继续深入积累,如成为技术专家、销售精英;或者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如从技术人才到销售人员的职业转型,从事行政管理的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等; 或者总结工作经历,重新规划职业,寻找新平台和新起点, 如考研、读MBA、学习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课程等。

安静认为,不管是走哪条道路,他们的选择都会比三年前更成熟,他们的决定也影响了将来的职业道路。至于哪个选择更好,取决于环境、个人对自我潜力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判断,以及个人情商、机遇等,在接下来的短短3~5 年内还很难看出哪种选择是正确的。

职场新人最容易遇上四大困惑

前三年里,职场新人可能会遇到的典型性困难和阻扰有哪些?该如何克服?

入职前三年内,是新人们遭遇困扰和突发事件的高潮期,而这个时期也因为新人们尚没有太多处理事情的经验而使得挫折和挑战变得尤为棘手,恰当及时的处理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安静女士告诉记者,新人们最可能遇到的典型困扰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作环境、角色的不适应。人对新环境本身就存在着恐惧和担忧,尤其是工作环境和家庭、校园环境完全不同,好像从温水中直接跳到沸水中的青蛙一样,突然的刺激会让新人做出激烈的反应。从前年某著名通信公司一批新毕业生集体对公司招聘分配制度提出投诉的例子中,就可窥见新人对较以往更严格的管理制度的不适应。对工作环境、角色的适应,需要一些时间。因此,在正式进入社会前,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实习,多接触外面的世界,积累社会阅历,对毕业生尽快融入职场、更快地适应环境非常有利。

其次,是来自人际交往的困惑。毕业生在校的交际圈相对较窄,人际关系较为简单,利害冲突不太多,多集中在家人、同学、老师之间,而且加上家人、师长的“温室” 关怀,新人们很少为人际关系这个问题伤脑筋,更谈不上对较为复杂的人际交往做好应对准备。步入职场后,新人们需要对自己遇到的人和人际交往,独立去判断、决定, 再加上自身个性的冲突、交际手段不够灵活,新人们往往很难融入新的群体,在人际关系上也有着很大的困惑。这样频繁的矛盾冲突之后,有的新人能够迅速适应、成熟,但是也有一部分新人由此对社会产生恐惧,或者对社会产生抵触,对人际关系淡漠,最终陷入封闭的怪圈里。因此, 安静建议,新人们应以更积极的心态接触社会,多和各类型人交往,客观地分析人际关系,尽早、主动地多向家人、前辈取经。

第三,是来自生存的压力。新人刚开始工作,收入都不会太高,但是要负担的生活成本很多,住(租)房的费用、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建立人际关系的交际应酬,有的还需赡养父母,这些总让他们入不敷出。这些方面的压力,也容易造成新人在职业选择上陷入误区,把薪酬标准作为择业的主要选择标准,为“轻易跳槽”埋下隐患,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不利因素。所以,新人们应学一些理财知识,合理地分配支出。

最后,是新人的个人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产生的迷茫。朝气蓬勃的毕业生大多有很多想法,尤其是优秀毕业生, 对自己的期望非常高,社会也在不断宣传精英的成功之路,大多数人会认为,精英们的道路就是自己今后的发展标杆。但是进入社会以后,毕业生看到的是巨大的就业压力、紧张的工作局面、打印扫描等所有琐碎事情,与想象中的豪气冲天、驰骋江湖的情景完全不一样,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往往容易让新人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成功没有既定的道路,精英的背后是个人汗水、能力和机遇的累积。对新人来说,在长远目标的指引下,划定能达到的一个个短期目标, 更实际一些。

不因事小而不为

如何好好规划、利用入职的前三年时间,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安静告诉记者,新人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三年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影响,珍惜时间,做好规划。首先,新人不应被不断涌现的“小问题”所困扰,要客观地看到,这些问题是新人面对的共同的问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设计未来规划。其次,珍惜每一次锻炼机会,不要因事小而不为,从基层、琐事做起,每一件小的工作,都可能是未来大事业的基石。再次,多向人请教,从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养分,避免重蹈覆辙,也是尽快找到职业方向的一种方法。

对自己职业的规划,安静建议新人仍应在本职工作中先立足、站稳,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和人脉,再根据掌握的技能和资源,考虑自己的未来发展,一旦考虑清楚,就要义无返顾、积极投入。因为成功不可能自己主动掉下来,必定取决于个人能力、努力程度和机遇。

名人谈职场前三年心得

资深职场专家党向阳先生也告诉了记者他在职场前三年的一些经验和心得积累。首先,选择一份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兴趣是职业生涯的驱动力。选择职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结合自己的性格和特长。只有我们始终对职业保持兴趣,才会有工作的激情,只有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也才能找准自我的定位。因此,选择什么作为自己的职业,每位毕业生应当慎之又慎。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和空间。刚毕业的学生投身社会,就像一滴水一样,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将自己融入“海洋”;就像一粒种子,即使再优良,也需要适合自己的土壤。

再次,学会“放下”。放下自己的姿态、身份和经验; 学会“打开”自己,充分接受外界新的东西;同时,还要学会“融入”,融入新环境,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并抓住每一次机会。

最后是九字真经:不要怕、不后悔、不在乎。不要怕, 就是不要惧怕未来不可知的压力、困难,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前行路上的任何障碍。不后悔,就是不要后悔自己曾做出的决定,既然自己已做了,哪怕失败,也能留下宝贵经验。要坚信自己选择的方向,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最终实现目标。

不在乎,就是不要过于在乎个人的得失,有时你越想得到却越得不到。中国有个最具智慧的词――舍得,先舍而后得,因为只有舍,才有可能得。

被访专家:安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拥有10 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从事过招聘、实习生指导、员工关系、考核、培训等多个人力资源模块工作。

党向阳,知名企业文化培训师、专栏作家。对于人力资源、企业文化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曾在《中国人事报》《中华工商时报》《人力资本》《人力资源》《中华工商时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共50 多万字的文章。曾服务的企业与机构:工源水泥集团、华厦集团、东软集团、泰德集团等;培训机构: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大和海事大学等30 多所高校。

上一篇:职场新人需要处理好四种人际关系 下一篇:软件外包公司招聘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