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风口路段风雪灾害治理

时间:2022-09-24 08:46:20

新疆风口路段风雪灾害治理

摘要:新疆地形复杂,气候相对寒冷,植被覆盖率不高,荒漠化较为严重。不少地区常被大风雪袭扰,时常造成交通封闭,同时暴雪灾害也威胁到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塔城盆地为例,浅谈加强新疆风雪灾害治理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风口路段;风雪灾害;治理;生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114-02

1 塔城“老风口”路段基本灾害情况

新疆地域宽广,地形复杂,风口路段众多,风雪灾害频发,治理风口恶劣的生态环境,保证风口路段的交通通畅,是新疆各族人民多少年的夙愿。

以塔城盆地为例,有举世闻名的“老风口”风区。狭义的老风口指位于塔城地区西北部 “亚欧大陆内心”所在地的长约25km,托里县加尔巴斯以北与额敏县交界之间所形成的著名风区;广义的“老风口”指由塔城盆地周围山脉走向引发的风雪灾害袭击的塔城盆地内四县市的广大地区。因为周围高山连绵,山脉的走向,导致不同气流在此相汇,历史以来自然形成了数条宽阔的风带,绵延东西数百公里。涉及塔城盆地的四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的部分团场,受风蚀面积达53万hm2。每年风蚀造成表层土壤流失1~2cm,是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风口地段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老风口处于塔城盆地东进西出与外界相联通的“咽喉要道”,其联系塔城盆地通向外界的主要公路通道201线、319线、221线均有几十公里,处于冬季频繁的风雪灾害袭击之下。

1993年塔城盆地40余万各族人民先后出动义务劳工数100余万人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近1.3万hm2,其中生态林0.87万hm2,人工草场0.3万hm2,改良草场0.3万hm2。构筑了28km的绿色屏障,有效的庇护了农田和草场。区草场植被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目前生态区年平均风速为6.0m/s,比20世纪50~80年代的历年值减小了1.5m/s。据生长季节对工程区的典型林带断面近地层风速的观测,在中等风速下,工程区内风速可较旷野降低47.3%,空气相对湿度可提高2.0%~5.0%,地面蒸发量减少5.0%~20.0%;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多,治理后比治理前提高了16.9%,碱解氮提高了10.2%,速效磷提高了15.0%,速效钾下降了6.25%。这说明在防护林的保护下,工程区总体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工程区治理后局部小气候发生明显改善。

2 创新治理体制与机制

要根治塔城盆地的风雪灾害,必须从广义上认知塔城盆地的风雪灾害。从宏观上考虑,整体上把握,一体化推进。贯彻“老风口生态区”带式小网格峰窝状、紧密结构防风阻雪林网体系方案。

同时拓宽建设方法方式,完善相关配套技术。在条件有别的地带,则要因地制宜,以阻雪堤、挡雪墙、挡风板、防雪篱,甚至架设涵洞、通道等方式补充。首先确保交通,长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进行。

要实现前期依托国家“输血发展”向中期自身“适应发展”转换, 走一条“以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产业开发,以产业开发反哺生态环境建设,寓环境建设于经济发展之中”的路子。通过“以政府监管扶持为纽带,以企业运作为核心,以协会为辅助,以个体承包经营为主体”的新型管理体制的运行。紧紧围绕生态,“建立绿色产业基地,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以农、林、牧三业并举。以地养林、以农促林、以林养林,高效开发、滚动发展,努力把分散于各个风口地带的生态区建设成为农、林、牧业示范园区和生态林现代管理示范园区。

3 治理风口风雪灾害的措施

治理风口雪害的治理有以下措施,如阻雪堤、挡雪墙、挡风板、防雪篱等。然而这些方法仅对小面积的风雪灾害区有明显效果的,在面对如此宽阔的风雪灾害区,上述方法,投入太大,且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消除风雪灾害。因此,目前较为科学的办法是加强防风防雪林进行生态治理。

塔城地区在“老风口生态区”建设过程中,采用“密、匀、高、窄”的特点,综合生物治理,重点加强植防风阻雪林的建设。建成了纵贯老风口全境的7组复合式林带。每条宽10m,主体为杨树,平均高度10m,杨树外侧迎风面为2行沙枣,高度3~4m。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以乔木树种为主体,防风阻雪林为基本框架,乔灌草结合,带片网一体,农林牧彼此镶嵌,互为补充,互为一体,比较稳定的防护林生态系统。形成了多带式小网格峰窝状、紧密结构防风阻雪林网体系方案和配套造林技术,填补了国内治理风雪灾害技术的一项空白,极大地遏制了狂风在低空的前进速度。同时,高大而窄密的林带形成一座天然储雪库,阻止了积雪的漂移。通过几年的观测,防雪林基本根治了所防护路段的雪害,还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老风口公路雪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改善项目逐渐得到人们认可。2010年,塔城地区再遭60年不遇的大雪,塔城盆地内,能保持与外界唯一在一日内可以通行的道路只有一条,即老风口生态区所处的省道221线,而防雪林中深处的多拉特乡,最高雪梁竟达13m。

目前,塔城盆地内额敏县、托里县、裕民县、塔城市先后以此经验建设了裕民县库沙河生态区、塔城市奥布森生态区、托里县老风口生态区、额敏县库尔吐生态区,其效益已初步显现。

当前,塔城盆地的交通情况发生了变化,原先唯一与外界联系的通道S221线拓展为S201线、S318线等,并且,由于新修建的S201线距离乌鲁木齐比S221线近200km左右,已经取代S221线在塔城盆地的交通主干线地位。由于201线在山间穿行,多处路段处于风雪地带,尤其从额敏县至克拉玛依中间的玛依塔斯地段,成为2010年塔城地区受暴风雪袭击的重灾区,最高雪梁达7、8m,被困车辆无数。同期塔城盆地所有处于风口风带的重要公路交通,都有不同程度中断,塔城盆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政府要重点配套林业基础设施、健全林业管控机制,配套水利基础设施,发挥整体规模效益。实现以“生态养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体系。达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人工林面积,建设人工草场和改良保护风蚀区天然草场,提高植被覆盖率,发展绿色经济和特色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防护林体系的目的。把塔城盆地建设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生态盆地。

参考文献:

[1] 胡汝骥.山区道路雪害防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2] 李京陵.仲 坚.新疆托里县老风口风雪灾害及其生物治理[J].干旱区地理,1993(4):1~10.

[3] 陈 彤,刘维忠等.新疆塔城老风口生态安全格局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新疆科技论坛.2004(1):73~77.

上一篇:生态伦理与生态危机应对 下一篇:国外环境保护措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