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

时间:2022-09-24 07:50:18

让生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地理课堂中体现这一理念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组织实施。

一、引入生活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果上课讲比较抽象和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学生总会显得没精打采,提不起精神,这样的学习效率就比较低了。而当讲到学生熟悉的、有体会的、新鲜的、有趣的生活事例时,学生会特别感兴趣,聚精会神听讲。从他们目光中,我看到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学习效率自然就高了。因此我们因十分注重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新课导人仅是其中―个环节,但却十分重要,是课堂教学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以在新课导人部分引人生活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顺利导人到新的教学内容中去。这方面的事例很多。例如:讲全球气候变暖时,可以用图瓦卢岛国的举国迁移导入;讲环境污染时,可用近期发生的某一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导入;讲洋流时,可以用二战德国潜艇案例、漂流瓶等事例来激发学生求知欲,进而去关注教学内容,积极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就会烘托出一个热烈的课堂学习气氛,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应趁热打铁,始终吸引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于整个课堂中。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吸引住学生呢?教学方法的好坏固然是教师制胜的法宝,而学生则更喜欢年轻有为、善于讲故事、幽默且见多识广的教师。

二、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地理意识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地理课堂。而学生又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经历和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利用发生在身边的地理事件和现象,去理解教材中出现的相关理论问题,就可使这些理论知识由抽象变形象。在学习地球章节的时候,经线和纬线讲起来比较抽象,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突破这个难点。可以把西瓜假想为地球,其纹理假想为经线,把瓜蒂假想为地轴,西瓜的横剖面假想为赤道面。这样的学习学生就不会觉得难以理解了。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以我们熟知的事物和日常生活经验为原型,教师加以改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区分太阳日与恒星日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请三位同学进行表演,分别代表恒星、太阳、地球进行模拟运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时,可以排为单位,第一排为赤道,第二排为北纬30度,第三排为北纬60度,第四排为北纬90度,然后请代表高压的同学站起来,低压带同学用手示意气流运动方向。

教学中,还是应该注意要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的切合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善于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学生体验到“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三、结合案例探究,尝试学以致用

地理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还应学会应用地理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对生活中的现象用地理的视角去审视。通过教学活动贴近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学生从地理的角度思考生活实例,把生活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让知识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教材中加入了很多实际案例,我们应利用这些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对于案例的探究性学习,我总结出了―条学习思路:学生自学案例材料―学生总结案例材料(多名同学总结)―教师点评汇总一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情景―学生对比案例进行分析(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参照案例中的解决方案,总结归纳)。

在学习《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就运用了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教材中出现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参考鲁尔区案例,对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的改造献计献策。在教学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学总结出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和综合整治措施,然后引导学生对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共同点和不同点。按照分析鲁尔区的思路讨论辽中南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原因中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用案例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显示出了案例教学的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了地理思维方法的同时,还能够充分挖掘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学以致用。

因此,教师应独具匠心,因材施教,将生活融入地理课堂,使地理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新颖性、实践性、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越学越爱学!

上一篇:巧用“留白”艺术 放飞学生心灵 下一篇:低年级愉快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