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顺县农村沼气建设应用现状、现存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24 07:45:50

浅谈和顺县农村沼气建设应用现状、现存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总结了和顺县农村沼气建设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农村沼气建设现存的问题,剖析了现存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农村沼气建设和应用的现状和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加紧试点示范,加强服务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引进,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沼气建设;应用现状;现存问题;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S21 文献标识码:A

山西和顺县作为山区资源型县份,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结合当地发展实际,积极发展农村新能源建设,彻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对此,笔者就该县农村沼气建设和应用的现状以及现存的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农村沼气建设和应用现状

1沼气建设稳步发展,提高了有效使用率

和顺县沼气建设始于八十年代。由于建设经验不足,其结构和工艺缺乏技术支持,沼气发展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九十年代后,随着新池型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的推广,制约沼气发展的出料问题有效得到解决。同时,“一池三改”等生态能源模式解决了沼气池在寒冷地区冬季不产气的局限性,大大提升了沼气的综合应用潜能,促使沼气建设快速稳步发展,提高了有效使用率。

2“一池三改”生态建设模式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目前全县发展沼气池350口,农村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改水、改路、改庭院相结合,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在沼气带动下治理了生产、生活垃圾,清洁了环境,同时使农村妇女从烟熏火燎中解放出来,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其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3.综合效益发挥显着

一是增收效果明显。根据对农户调查,农户建起沼气池后,充分利用农村可再生资源,变废为宝,仅节约煤电一项为农民节支120余万元;二是促进了当地种养业发展。三是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具有显着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现存的问题

1认识问题

由于宣传不到位及受80年代沼气池建设的负面影响,一些干部及农户对沼气建设认识不够,缺乏积极性,仍以七八十年代的陈旧观念评价沼气池。对新池型缺乏了解,对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沼气仅仅解决点灯做饭问题,有电有柴烧,沼气就不需要了。

2资金问题的困扰

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建设需要一次投资2000元,如果配套进行“一池三改”需要投资3500元。根据对项目村的农户调查显示,想建但因资金缺乏而无力建设的农户高达30%。因此由于沼气池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资金困难是限制大规模发展及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单纯依靠项目投资的局面并没有打破,并且在项目投资中地县财力困难,配套资金跟不上,农户自筹资金也比较困难,投资主体单一。资金缺乏是根本问题。

3管护问题

沼气建设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技术。在沼气池建设中长期存在着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相当突出,沼气池一经建成,其效益发挥的好坏,使用年限寿命与后期管护密切相关,三分建七分管。由于技术宣传培训不到位,沼气池的建后管理问题仍是影响沼气技术推广的关键问题之一。

4沼气使用率问题

通过调研,虽然户用沼气使用率整体可以达到70%左右,但发展极不平衡。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建设一个沼气池需自筹资金约2000元左右,太贫困的农户无力承担,富裕农户嫌麻烦而更愿意选择电、液化气等清洁、方便的炊事能源。同时,沼气池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需要劳动力,致使外出打工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家庭不能正常使用。二是大多数农民已无养殖习惯,发酵原料短缺也是使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沼气池维修维护服务跟不上。四是“三沼”综合效益远远达不到人们的预期要求。据调查,该县仅有10%的沼气户进行综合利用,大部分农户仅仅停留在点灯做饭,沼气综合利用效益发挥不够。

三、沼气建设的工作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目前广大农村中仍有少数干部群众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要通过广播、电视、举办宣传培训班、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沼气的重要意义;以农民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宣传沼气的效益、作用,宣传新技术、新工艺,日常管理和安全使用知识,调动积极性;通过舆论引导和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消除社会各界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负面影响。

2加紧试点示范

由于沼气建设在农村覆盖面还不宽,认识程度不高,应用基础不同,所以,要加强科技支持,派工作人员下村蹲点,强化对项目建设的试点示范建设,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发挥农村能源的综合效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真正做到不断巩固老典型,培育新典型,扎扎实实做好示范工作。通过培训、扶持和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沼气建设工作全面、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3加强服务管理

沼气建设重在服务管理,因此,我们要重点抓好服务,抓好管理。在服务上要抓好建池、发酵、安全使用、越冬一条龙跟踪服务,在管理上需抓好技工、物质、档案、日常使用、安全越冬一系列管理。加大农村沼气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做好经验交流工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使群众能够熟练、安全、综合的使用沼气。服务管理上要健全必要的制度,以制度化来推进管理和服务水平。在服务模式方面,要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真正把沼气这一“生态富民工程”好事做实,实事做好,让群众满意。

4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资机制,调动社会多方的积极性,引导社会、企业和农民参与投资。一是整合项目资金,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二是制定出台鼓励使用沼气和“三沼”综合利用等优惠政策,调动农民使用沼气的积极性。三是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扶持。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各方的支持,特别是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在减少农民负担的同时,确保农村沼气项目又好又快发展。

5加快技术创新引进

以沼气建设发展为依托,大力开发农村新能源的多个切入点,不断加快技术引进和创新,如秸秆气化技术、发酵新技术等,把沼气建设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结合起来,同农村改院、改水、改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促进农村文明和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立妙.扩充沼气建设在农村覆盖面[J].科技时代,2008(23).

[2]仇惠芳.运用新技术加强沼气池的建后管理[J].河南科技,2008(05).

[3]张明楷.如何把沼气建设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结合起来[J].中国创新科技,2009(09).

上一篇:简述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 下一篇:房屋征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