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9-24 07:32:03

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和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校烟草专业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思路和途径,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学研办学模式创新实践

产学研结合是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学校与产业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社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我国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已历经几十年,但还需要不断为之探索。现以青岛农业大学烟草专业为例对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办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农业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借鉴。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资源和人才培养特点和优势,把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获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克服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高等学校具有明显的基础教育优势,产业与科研单位处于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的前沿,具有鲜明的专业优势。这样学校、科研单位、企业通过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对于双方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才培养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所具备的理论和学科优势,将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技能的生产过程、科技创新有机结合,不仅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理想的实践平台,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工作能力和竞争能力,而且还为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符合全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符合企业依靠科技进步,适应市场竞争力的要求,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本科教育多年采用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时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因此难以适应理论知识的快速“堆积”,无法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现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地利用了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而且还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广阔空间,加强了学校与社会、专业与经济建设的联系,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到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共赢

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可提高企业文化品位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员工素质。同时,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可向企业输送专业对口的毕业生,缩短员工的培养周期,促进企业发展,使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产学研合作办学,加强了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和产业部门的联系,促进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和相互提高,促进从事理论教学工作的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充实教材内容、改进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产学研”合作办学历程与特色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家,卷烟总产量占世界卷烟总产量的30%,烟草产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性强的复合型、实用性烟草高级专业人才。为此,青岛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于2007年进行校、所联合办学新模式的探索,并于2008年成功申报烟草专业。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和青岛农业大学同驻青岛,为校所合作举办烟草专业创造了地利、人和优势。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坚持“课程跟着时令走,课堂搬到田间去”的办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所谓“4+3+1”培养模式,即4个学期学习各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限选课程,打牢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用后3个学期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及相关烟草企业,在烟草行业专家指导下进行课外学习、实验操作、生产考察和科研训练,重点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了解和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提高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科研训练、课程论文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等工作。最后1个学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习场所,通过进入各科研院所、高校进行科研实习(以考取研究生的同学为主),也可进入烟草或非烟草企业进行生产、管理、营销实践(以有就业意向的同学为主),进一步强化科研、生产技能,做到基本理论、操作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层层递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最终成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二)突出专业特色,优化配置基础课与专业课

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否快速学好专业课的重要前提。由于烟草专业基础知识既与其他农作物基础知识存在很多相同的内容,又有其显著的特殊性。因此,设置烟草专业基础课程时,既要重视农作物的传统课程,又要重视有烟草专业特色的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中,充分考虑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所和我校所具备的师资力量及当前烟草产业现状,有侧重的设置必修课,课程内容上增加实验课内容和课时,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验课在比例达到30%~40%。

(三)扩展专业选修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合理设置专业限选课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就业、考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考虑到学生将来的选择方向,设置科研型较强的课程供有考研意向的学生选择,设置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供有就业意向的学生选择,另外,设置专业外课程以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突出课堂讲授与实践实习相结合

围绕“课堂讲授+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方式,强化科研、生产等实践技能培养,以烤烟科学施肥、烤烟移栽、田间科学管理、烟草育种、烤烟病虫害的诊断防治和合理用药、烤房的改革与建造、烤烟的成熟采收与科学烘烤、烤烟的分级与扎把等作为学生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与农时节令紧密结合,烟草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等课程教学和实习课安排在烟草生长季节,烟叶调制、分级课部分内容安排在烟叶采收、调制季节,强化“课程跟着时节走,课堂搬到田间外”的特色教学。

三、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主要成效

经过5年多的实践,我们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跟踪、问卷调查、信息反馈和总结,发现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成效显著。校、所联合产学研合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内教学,充分利用校外烟草科研专家与本校教师共同组成一支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证明与烟草所合作举办烟草专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互补,学生掌握知识牢固,科研、生产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打破了传统的学期、暑假管理和“课堂就是教室”的理念,改为“课堂教学与实验并重”、“课程跟着时令走,课堂搬到田间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研、生产技能训练,实现了专业基本理论、实验操作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层层递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四、结论

我校几年来烟草专业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探索和实践表明:通过不断优化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突出优势互补,从培养方案、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以及实践学习方式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显著提高了产学研合作办学效果以及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也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和改革是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炼.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0(5):10~12

[2]刘尚蔚.工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7(2):157~159

[3]李志强李凌己.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8,26(4):97~103

[4]金凌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4):24~26

[5]陈德玲,胡丽.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展大学本科教育途径.中国大学教学,2009,3:65~66

[6]于溯,刘红琳,陈运辉.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索.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2):38~39

[7]李和平,肖忠跃,罗淑平等.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3):38~42

上一篇: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切入点 下一篇:浅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相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