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相关教育

时间:2022-08-07 01:40:28

浅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相关教育

摘要: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关键词: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下面仅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

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因素相当复杂,涉及生物性、社会环境、家庭及自我意识等,且这些因素和危害健康行为之间以及因素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往研究发现,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危险因素有:

1.13岁之前接触烟、酒;

2.明显的情绪症状;

3.过早的接触及沉迷网络;

4.学习成绩不良。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庭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有巨大影响作用,同时对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如果正常的家庭结构被打破,则会给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如:父亲或母亲早亡,会给青少年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使其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出现行为不正常、情绪不稳定等现象。随着离婚现象的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大多具有自卑、少言寡语、性情孤僻、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较强等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学校的极大关注。目前,学校里有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就是由于残缺的家庭结构造成的。在我市的未成年人管教所中,70%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偷盗,打架伤人所致。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家庭都不完整。所以,要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地发展,首先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

三、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我们强调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育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一个人必须先能自尊,而后才能自爱,自尊自爱之后他才能够形成和谐统一的人格。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在职业中专学校,由于大部分学生学习都较困难,且长期以来因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不佳,遭到教师、家长甚至同学的冷遇,由此,他们的自尊心过早地丧失。所以,学校应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作为首要目标;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必须根据这部分学生的实际。学校要通过教育的合理操作,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加强对自己的了解,重新找到自我,重新确立自我。

四、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面对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谁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都关系着个人、企事业以及国家的发展。为此,唯有充分的自尊心理,才会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达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最终赢得胜利。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审美。当今社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不争的事实。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122-129

[2]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项目分析.心理学报,1983.2.211-217

[3]宋燕华,张津萼,李淑然.大学生神经症者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4)·173-175

上一篇: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法布尔观察昆虫》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