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肩痛的康复治疗

时间:2022-09-24 07:31:48

偏瘫肩痛的康复治疗

【摘 要】目的:探讨偏瘫病人肩痛的康复治疗。方法:对21例偏瘫病人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治疗病人肩痛明显缓解。结论:对偏瘫肩痛病人进行综合康复治疗,使肩痛明显缓解,促进疾病的整体康复。

肩痛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发生率为5%~84%。其中2/3在中风发作后4周内出现肩痛,其余的在随后的2个月内发生。然而肩痛也可以很晚出现,甚至在数月后。患肢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弛缓性瘫痪,也可以表现出明显的痉挛状态。肩关节半脱位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疼痛多发生在上肢活动时,如穿衣和肩上举,会影响康复训练、日常生活和护理。疼痛有时也发生在休息时,甚至影响睡眠。肩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而且影响功能的恢复 。本文对21例偏瘫合并肩痛患者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偏瘫;肩痛;运动疗法;超短波治疗;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34-0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42~78岁;入院时病程15~720天,平均218.7天。脑梗塞13例(其中1例患者两次脑梗塞)、脑出血8例;肩痛,右10例,左11例,其中伴有肩关节半脱位12例,肩手综合征2例。现病情稳定,意识清楚,无感觉障碍,既往无肩周炎及其它肩痛病史。

1.2 康复方法 (1)发病早期保持良好的床上,使肩胛骨充分前伸,上肢予以适当支撑。(2)被动肩关节前屈训练:患者平卧位双侧下肢屈曲,做肩胛、骨盆反向运动。在肘关节伸直状态下,治疗者把患侧上肢上举到无不适的位置。患者坐位双手叉握在一起,然后放在前面的一个大皮球上,身体前倾推动皮球,然后再返回。实际运动发生在屈曲的髋关节上,但同时肩关节也做进一步上举的运动。(3)抑制患侧上肢屈肌痉挛运动: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治疗师坐在患侧,一手托住患者肘关节,使其手臂伸直,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掌,使其手指伸直,医者用食指抵住患者拇指,使其拇指展开,治疗师用手使患者的患手背曲,并持续一定时间;(4)叉手上举活动肩关节: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治疗师由上肢近端至远端快速拍打患肢伸侧肌,使肘伸直,令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握在一起,患手各指分别在健手各指上面,以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逐渐上举上肢数次,被动运动患侧上肢,同时嘱患者家属督促患者进行该训练,每日数组,每次上举20次为一组。(5)生理性运动:肩关节6个方位的被动运动和自主活动。(6)增加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利用各种促通技术、活化稳定患侧肩关节的肌肉,如在患侧肩峰处快速下压后嘱患者耸肩;治疗师在冈上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上,用力按摩由近及远地快速进行等。给予每日1次,时间30min,1疗程15~20天,进行1~3个疗程。(7)超短波治疗:采用超短波治疗仪,频率40.68MHZ,波长7.37M,输出功率200W,大号电极板,间隙3CM,肩部对置法,微热量,每日1次,每次15min,共治疗20次。(8)针灸疗法:取肩贞、肩、肩、臂等穴位,毫针刺,用温通手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疗效评价:于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分法,测定患肩疼痛强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疗效标准:疼痛强度减少 ≥80%,患者无不适感为痊愈;减少51%―79%,并有轻度不适感受为显效;减少21%―49%,伴有中度不适感为好转;疼痛减少

2 结果:

21例偏瘫肩痛患者,经综合治疗20次后,进行肩关节疼痛疗效评定。治疗21例患者中,痊愈1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

3 讨论

偏瘫患者肩痛原因复杂,如损伤、废用、痉挛、肩关节半脱位、挛缩等均可诱发肩痛。采用运动疗法,能解除上肢屈曲痉挛模式,纠正肩胛骨下沉后缩及肱骨内旋,使肩胛骨恢复到正常位置,缓解肩痛,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废用。超短波温热效应,能改善血液循环,使肌腱、关节囊、瘢痕等纤维组织的物理特性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为伸屈性增强,紧张性下降,具有消肿、止痛、缓解痉挛等治疗作用。通过针灸治疗达到行气血、通经络之目的,使损伤组织恢复正常。

因此,通过运动疗法、超短波治疗、针灸治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偏瘫肩痛,治疗效果明显,应积极采用,并尽可能早期进行治疗,以减少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 刘雅丽,尤春景.偏瘫后肩痛的原因与治疗.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9,19:149-152.

[2] 孙国杰,针灸学,第1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南登昆.康复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刘钦刚(主译)偏瘫患者的全面康复治疗,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7

上一篇:DHA与婴幼儿智力和视力发育 下一篇:浅析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