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治疗中的应用疗效

时间:2022-02-17 07:37:20

气压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治疗中的应用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气压治疗急性脑梗死致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致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及康复指导训练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气压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均有所改善,神经缺损评分也有较好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压治疗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指导,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缺损状况,同时达到恢复肢体功能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气压治疗 急性脑梗死偏瘫 疗效

偏瘫是急性脑梗死常见的后遗症,据报道有65%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及类型的运动障碍,同时50%的偏瘫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我们采用气压联合药物及康复训练对5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从42岁至6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7.5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排除脑出血、心肝肾功能障碍及癫痫等疾病。其中左侧偏瘫34例,右侧偏瘫6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主要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采用抗凝剂、抗感染剂、脱水剂、血管扩张剂等进行颅内降压,同时予以能量合剂)及采用bobath康复训练(待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临床症状不再进展后即可开始开展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有:①合理调整良肢的摆放位置,②在病床上对患肢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如:旋转、屈伸、外展、内收等,③由仰卧位翻身向侧卧位[1],④起坐训练,⑤搭桥练习,⑥进行下肢的伸髋屈膝、踝关节背伸训练等。⑦进行上肢的伸展、屈曲及手的基本动作训练。⑧坐位训练、起立训练及平衡训练[2]。上述训练项目每天1次,每次持续时间45min,连续训练14天为一疗程。

1.2.2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气压治疗。安排患者处平卧位,对上下患肢分别穿戴上、下肢气囊,开启电源,调节充气压力由低至高,在调节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表情及询问患者的感受,压力调节以患者舒适及耐受为限,一般压力范围在80-100mmhg之间。气压治疗每天1次,每次持续时间30min,连续治疗14天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l0d、20d、30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adl评分,根据评分综合判定临床疗效[3]。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l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功能恢复越来越好。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

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肢功能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肢功能恢复越来越好。

2.3综合疗效评价: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和adl肢体功能评分改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中枢神经受到损伤,导致了相应的肢体运动功能损伤。而大脑具有可塑性及大脑功能可以重组的理论[4]成为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以通过一定手段进行功能恢复的重要依据。大量研究工作证明,采取科学合理的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塑性,挖掘机体自身损伤修复潜力,促使神经末端突触再生,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有效降低脑损伤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气压治疗仪对患肢进行气压式按摩,其作用和肌肉泵作用类似,不仅可以改善患肢的血液、淋巴液循环,还可延缓及防止肢体肌肉萎缩,有效提高肌张力,使肌肉的收缩能力增加,有效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气压治疗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指导,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神经缺损状况并恢复其肢体功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 考 文 献

[1] 高少茹,林惠卿,林秀兰.卧位护理在偏瘫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0):517.

[2] 石凤英等主编.康复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86-87.

[3] 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22-26,141-144.

[4] thickbroom gw.byrnes ml,archer sa.et a1.mote outcome after subconical stroke correlates with the degree oeortieal reorganization[j].clin neumphysioo.2004,115(9):2144-2150.

上一篇:输血反应的护理 下一篇: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分析及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