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期望效应在《中医护理》毫针刺法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4 06:26:36

教师期望效应在《中医护理》毫针刺法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教师期望效应对《中医护理》毫针刺法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校2013级普护4班、5班随机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在毫针刺法实践教学中,教师根据期望效应理论,用多种方式传递出对学生的期望、鼓励和赞许,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课后分别统计两组在第2次授课时完成人体针刺练习的成功率,以及第3次授课考核时的优秀率和合格率。结果: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效果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教师期望效应 毫针刺法 实践教学

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笔者发现,中职护生对毫针刺法练习的态度往往是热情有余、勇气不足,课堂中听课认真、气氛活跃,但在练习中,特别是在人体上练习时并不积极。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2013~2014学年上半学期,将教师期望效应理论运用到该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我校2013级普护4班、5班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2013级普护4班为实验班,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39人,年龄分布15~19岁,平均年龄16.7岁;2013级普护5班为对照班,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40人,年龄分布为15~20岁,平均年龄16.9岁。两组性别、年龄、学习课程、入学时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实施方法

1.对照班

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分为3次共6个学时进行教学。第1次授课(2学时)讲授基本进针法和行针法,并指导学生在纸垫上练习;第2次授课(2学时)指导学生在人体上进行针刺练习;第3次授课(2学时)为考核时间,令学生在人体指定穴位上进行针刺。

2.实验班

具体教学进度和授课内容同对照班。在授课时根据期望效应理论,用多种方式传递出对学生的期望、鼓励和赞许:(1)虚拟前景。在授课前表达教师期望:课前先对本班学生以往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勇敢进行表扬,并明确表示教师对大家能够学好毫针刺法充满信心。(2)采用正反两种激励,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成功的期望:向学生介绍针刺临床疗效的神奇之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同时要告诉大家,毫针针刺看起来容易,但只有胆大心细、勇于挑战的人才能真正掌握。(3)表扬先进,带动全班学习气氛:在指导学生进行人体练习时,及时表扬比较积极勇敢的学生。对于明显表现出恐惧或排斥的学生,除教师本人对其进行安抚外,还可派较早完成练习的学生对其进行鼓励、指导。(4)及时总结,肯定成绩:在每次课程结束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对课堂练习情况进行总结,以正面表扬和鼓励为主,并明确讲出“相信下节课大家会有更让人惊喜的表现”。

(三)结果评价

1. 课堂练习表现

分别记录两班学生在第2次授课时成功完成人体针刺练习的人数,计算出成功率并进行比较。

2. 考核成绩

利用第3次授课分别对两班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总分数为100分,成绩在100~90分以上为优秀,89~75分以上为良好,74~60分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后对两班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并对比优秀率和合格率。

(四)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

二、结果

(一)课堂练习表现

以第2次授课时成功完成人体针刺练习的成功率计算,实验班为38.64%;对照班为19.56%。两组成功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X2= 3.98,P

(二) 考核成绩

实验班考核成绩,优秀者13人,良好者12人,合格者7人,优秀率29.55%,合格率72.73%。对照班考核成绩,优秀者5人,良好者 6人,合格者13人,优秀率10.87%,合格率52.17%。两组优秀率相比,有显著差异(X2= 4.90,P

(三)实验结果

两组实验数据提示,运用教师期望效应,能够有效提高《中医护理》毫针刺法实践教学效率。

三、讨论

教师期望效应又名“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心理学证明,教师的爱对学生可产生期望心理,当教师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学生会把教师的期望,看成是对他们的肯定,并由此获得心理满足,进而对自己的奋斗目标维持稳定的志向水平,激发出奋然上进的力量。我认为,教师和学生互相信任的良性关系是教师期望效应能够形成并运用成功的基础条件,其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积极向上的要求和能力,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尊重后,必然能接受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更加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运用教师期望效应不能急于求成,而应有爱心、有耐心。如在毫针刺法练习中,有部分实验班的学生由于过分担心和恐惧,对教师表达期望的话语或行为不能产生积极回应,最终也没有完成练习。对待这种情况,教师应多鼓励,少责备,关注该学生每节课中的细小进步,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表扬,慢慢帮助学生打消顾虑,为以后课程的顺利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夏文莉.教师期望效应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81.

作者简介:

丁琳(1984- ),女,河南许昌人,中医内科专业,本科学历,住院医师。

(责编 赵建荣)

上一篇:试论中职文言文的体验式教学 下一篇:关于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几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