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婚姻家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4 06:08:35

残疾人婚姻家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为了解残疾人婚姻家庭的现状,完善和提高残疾人婚姻家庭生活质量,保障残疾人权益,借助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设计的《2007・中国残疾人婚姻家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调查问卷》,2007年5月,对湖北省黄石市延安路社区进行调研。

1. 问卷设计与发放

问卷分6大类:残疾人基本信息、婚姻生活状况、家庭结构状况、残疾人婚姻家庭的需求、社会服务及支持、公共政策及法律法规。

问卷了解方式:社区康复协调员送到残疾人家;选择4位残疾人代表集中答题;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

发放问卷16套,收回15套。

2. 问卷统计与分析

按问卷调查主要内容进行分项统计。

分类剖析如下:

①文化程度影响残疾人婚姻生活质量。健全人与残疾人的成婚率较高,大部分是计划经济年代城乡差异的结果或后天致残的缘故。

②旧的思想意识影响残疾人婚姻。健全人家长干涉子女与残疾人成婚。从问卷看:47%的残疾人通过自由恋爱组建家庭,53%是父母和亲戚撮合操办的。其中约5成残疾人在父母帮助下在25岁以后结婚,约5成残疾人在30岁以后结婚,绝大多数残疾人结婚的目的是为了能找到生活伴侣。

③经济是残疾人婚姻家庭生活的基础。问卷调查发现,66%的残疾人需要社会救济,86%的残疾人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26%的残疾人家庭年收入在6000元以下,46%的残疾人家庭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由于没有检查与治疗,不好的遗传基因无法排查,这是导致部分残疾人后代先天缺陷的根源。

④残疾人生存能力决定了择偶基本条件。从问卷调查看:有一技之长,经济来源好、有住房的残疾人,成婚率较高;依靠家庭供养的残疾人,成婚率较低;生存能力差的残疾人,渴望婚姻更是“天方夜潭”。

有的残疾人择偶脱离实际。家庭条件好或个人条件好的残疾人,总想找与自己条件相近的健全人,不愿找残疾人成家;残疾人找残疾人,总想找比自己条件好点,残疾程度轻点的做伴侣,从问卷调查上看,具有这种思想的残疾人并不少见,导致许多可以婚配的残疾人错失良机。

⑤残疾人离婚的家庭,有20%是遭受第三者插足造成的,其中配偶(健全人)一方出轨的最多,这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以及婚姻观念的变化有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结婚和离婚无需单位或社区出具证明,少了调解程序,让离婚变得容易。

⑥尚未健全残疾人监护监督人制度,影响了残疾人婚姻家庭相对质量。该制度要以保护限制或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其监护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及关系密切的单位或社区、村委会同意的其他亲属朋友。没有上述关系的,由当地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在被调查的16户残疾人家庭中,由于有一位残疾人的监护人不太负责,把《问卷调查表》遗失了。

通过问卷知道,40%的残疾人要求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残疾人家庭婚姻;残疾人在婚姻家庭生活遇到的共性问题有:婚检、孕检率低,监护规定不到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没有真正得到解决,离婚时法律没有规定特殊的保障措施;残疾人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自强自立,树立融入社会的信心,这也是提高残疾人婚姻质量的重要措施。

3. 对策研究

我国共有8296万残疾人,帮助残疾人走出婚姻困境,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各级残联的责任。

①各级残联要切实履行职能,着力为残疾人谋利益。教育残疾人自立自强,有所作为;引导他们善于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为自己争得应得的利益。

②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政策使与残疾人结婚者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如解决城市户口,提高社会福利标准或减免税收等,以帮助残疾人解决婚姻问题。对残疾人实行免费婚检和孕检,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

③造就氛围,鼓励、支持健全人与有志残疾人恋爱结婚。引导社会关心残疾人婚姻,为健全人与残疾人婚姻创造绿色通道。帮助残疾人树立正确择偶观,保持理智认识,走出婚姻误区。

④各级残联要着力帮助残疾人提高生存能力。组织他们参加技能培训,鼓励他们自谋职业或集体就业,为成婚创造财富。

⑤各级群团组织要为残疾人婚姻牵线搭桥。要发动残疾人工作者当红娘,要动员工、青、妇牵线搭桥。举办联谊会,为残疾人与健全人、残疾人与残疾人提供见面机会;运用残联网站和残疾人网站创造绿色通道;残联维权部门要增加工作职责,残疾人离婚必须经残联的调解程序;各级民政、司法部门对残疾人离婚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培养一支调解员队伍进驻社区,帮助残疾人化解家庭矛盾。

⑥司法部门在离婚制度中应确立保障残疾人利益的原则。婚后严重致残,对配偶方的离婚自由应予以适当限制;离婚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应适当照顾残疾人,处理住房时残疾人一方应有优先权;确立子女直接抚养方时应当考虑残疾人父母一方的意愿。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残联、黄石市延安路社区)

上一篇:乔云官:用心撑起一片天 下一篇:消除重度残疾人绝对贫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