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24 04:32:07

高等院校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摘 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拥有的资产和资金量也逐年增加,加强和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就成为高等院校财务工作的迫切任务,它对于加强高校资金收支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强化会计监督,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加快高校财政与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主要对高等院校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167-02

高等院校已经脱离了单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办学状况,步入了多渠道筹资的办学模式。高校自逐步扩大,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高校还开展对外投资、合资、租赁、创办校办企业等经济活动。资金使用已经涉及到教学科研、物资采购、基本建设、后勤保障、产品生产等方方面面。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异常迅速,这必然要求各高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办学风险相继出现。高校应对风险建立相关的防范措施,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度是指组织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组织经营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组织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然而,中国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现在还不够健全,一些违法违纪和管理混乱带来的损失浪费等问题,事实上都可以在内部控制方面找到原因。因此,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一、当前中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薄弱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中国涉及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有限,并且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有些高校根本就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有些高校虽有,但形同虚设。此外,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据调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不管是单位负责人或是职工,不少人不知道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了解内部控制的就更少了。目前,部分高校出现的管理混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引起的。某些学校为了片面地追求资金的高收益,重发展轻规范,仅从自身的当前需要制定几个会计管理制度,而且,在制订内部会计控制具体规程时流于形势,缺乏可操作性和连贯性,致使单位管理松弛、控制薄弱,给高校造成损失。

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会计系统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防盗窃、防贪污、防诈骗等方面。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货币资金安全性的前提,特别是不相容职务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例如,出纳与银行对账职能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但有的院校由于会计人员编制不足,安排同一个人担任出纳和对账工作,为货币资金安全带来隐患。由于很多高校的院系都具备对外培训等各种创收能力,高校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也应该包括对院系自创资金的安全监管。

3.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陷存在的问题。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主要在采购、日常管理等环节。但很多高校在这两个环节的控制不够,造成诸如虚假报价、经办人员吃回扣等采购环节的浪费屡见不鲜;其他如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不高,甚至闲置等问题比比皆是。

4.高等院校预算管理流于形式。目前高校预算管理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预算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学校财务预算一经教代会批准或党委会批准,具有权威性、指令性和约束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随意变更对于未列入预算又非办不可的项目,应按规定程序调整预算。然而现实中,预算法规观念淡薄,存在预算归预算,执行归执行,管理松懈,控制不严的现象。二是预算缺乏差异分析。许多高校只重视预算编制、执行,而忽视预算执行结果分析,不能为改进预算管理提供参考,不能为来年的预算合理、有效打造基础。

5.高校内部监督存在问题。中国现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许多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执行情况差。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未能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考核和奖惩力度疲软。从而人为地削弱了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二、高等院校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策

1.完善控制环境,加强财务内部控制。高等院校应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树立全员控制意识,使员工自觉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主动向管理层报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并提供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设性建议;高层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同时,更应关注财务内部控制,建立科学、严密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要抓好关键人,如分支机构负责人和财会部门负责人;要把握住关键部位,如审批程序、交接手续等;要管好关键物件,如重要的发票、印签等;要控制住关键工作岗位,如出纳等。对高校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应采取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实现钱账分管,出纳员不得负责总账的记录。严格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操作程序办理会计事项,会计部门在正式记录采购业务、支付货款之前,应对各有关部门送来的各种原始凭证,包括发货票、运费收据、入库单以及定货单等进行认真的审查、核对。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合理解决。在此基础上,编制付款凭证,由出纳员结算支付货款,并按货币资金支出业务的内部控制要求和方式实施内部控制,使两种业务的内部控制统一起来。

2.建立健全财产治理制度。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治理贯穿于高校整个财务治理的始终,因此,建立有效的财产治理制度是高校的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高校应根据《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和院、处室的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治理要求的流动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固定资产是高校另一重大项目,如何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同时堵塞资产治理中的漏洞,是学校财务治理中至关重要的。在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要严格授权审批控制,避免所谓的“一支笔”制度让权限过于集中,也要避免盲目授权,使有关人员逃避管理责任。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同时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维修与保养工作,将资产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制度化、程序化,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3.加强高等院校债务控制,建立高效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市场经济为高校提供了多渠道、多领域的筹资方式,同时又使高校面临着高效益、高风险的复杂局面,非凡是那些一味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张,大量征用土地,大兴土木,大量置办家业,大量从银行贷款的高校,各种风险必然接踵而至。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考核和评价高校的发展潜力,评估学校在负债和风险方面的承受能力,就成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内容。利用学校的财务表和相关数据,全面、系统地分析高校财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办学效益,检查和检测学校的财务风险,以便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及时地反馈,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把风险降至最低。高校应当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单位的职能定位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明确债务管理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单位大额债务的举借和偿还属于重大经济事项,单位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并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经办人员应当在指定职责范围内,按照单位领导班子的批准意见办理债务的举借、核对、清理和结算。不得由一人办理债务业务的全过程。高校还应当加强债务的对账和检查控制。单位应当定期与债权人核对债务余额,进行债务清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单位内部应当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评价债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如发现问题,应当及时整改。

4.强化高等院校预算管理。高校预算是学校年度内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学校日常组织收入、控制支出的依据。强化预算管理,要把部门预算和校内综合预算合二为一,部门预算就是学校每年执行的预算,这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高校在编制预算时改进预算编制办法,尽量采取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细化项目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控制各种随意性开支,增强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在预算执行中要严格控制各项收支,并且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财务规章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支出规模;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到事,并对各项指标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新《会计法》明确指出会计监督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确立了内部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针对高校中存在的内部会计控制监控力度不够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政府应加大对高校经济活动的监管,经常指导和检查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加大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力度,促进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实施。二是高校要确立和提升内部审计地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通过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和队伍建设,转变内部审计职能,拓展内部审计范围,加强内部审计基础工作,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创新审计技术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机制是确保高校内部会计控制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是高校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者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以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能及时发现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三是高校要重视内部会计控制评价。通过客观合理的评价可以查找内控程序的薄弱环节,促进高校及所属部门对各类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整改落实。

参考文献:

[1] 黄岩.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10,(3).

[2] 李永发.浅谈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2,(1).

上一篇: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芜湖市廉租住房政策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