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时间:2022-09-24 04:13:28

也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谈及当下的初中教育教学,课改应该是一个绕不开的热门话题。从洋思中学到杜郎口中学,从昌乐二中到许市中学,这一所所学校已将课改打造成自己的名片,而在这些名片中,似乎又有着一个共同的头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湖南省郴州市九中(以下简称“我校”)自2010年起先后到这几所名校去考察学习,回来经过集体研讨后决定,从2012年开始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试点教学实验。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我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依据

在一些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背后往往都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

1.合作教育思潮中的各种教育理论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自古以来,人们便倡导合作学习。

18世纪初,西方有人提及合作学习。

20世纪50年代,美国正式开始研究之。

20世纪70年代初一直到80年代中期,还是在美国,随着以罗杰斯人际关系理论为代表的美国各种合作学习理论的提出,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兴起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育学”理论的推出,受到西方国家的广泛重视与研究,从而形成了各种合作学习模式,也标志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最终形成。

在我国,一些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介绍各种西方合作学习理论,部分高校教研机构也率先进行了尝试性实验。著名的有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协同教学实验”,山东省教育部科学研究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等。

可以说,正是各种合作教育思潮的风起云涌,才最终催生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而当下国内一些名校在课改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一学习模式,最初又直接受益于国内高校教研机构的各种合作学习实验。

2.全球化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已成长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作为它向教育领域渗透的结果,全球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亦蓬勃兴起。美国制定了新的全国性课程标准以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英国推出“国家基础学力战略”,法国提出了“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基石”作为基础教育的理想……尽管各国的具体举措不同,然而其体现出来的基本理念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并可概括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将教学转化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往,相互沟通,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个性生成和目标达成,有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11年,教育部出版了义务教育各种课程标准,其中的“课程基本理念”有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也可谓是应运而生。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分组、实施、总结三阶段。

1.分组

小组的合理划分是开展好这一学习模式的前提。

分组工作通常由班主任负责实施。分组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兴趣爱好、性别搭配、思维活跃程度等,分组的原则是优中差均衡搭配。小组内成员还需依能力特点推举出组长、记录员、发言员等。组长负责全组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记录员负责本组学习过程与观点的记录,发言员负责本组观点的公开宣传与汇报。当然,也可本着锻炼小组成员的目的,对成员的分工实行轮换制度。小组人数以6人或8人为宜。班主任在编排座位时可将同组成员编在一起,以便于同组成员开展合作讨论学习。

2.实施

此阶段又可具体分为明示目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三环节。

(1)明示目标。教师一旦准备在课堂上开展这一学习模式,则一定要向各小组明确出示具体的学习目标与任务,以及完成学习任务的规定时间。学习任务的设置很讲究,往往是具有开放性,难易度合适,具有探究与讨论的价值等。教师还要适时地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并给予必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帮助。

(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开展这一学习模式的关键环节。各小组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合作探究。此环节中,各小组成员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示,以达成合作,提升学习成效。此环节的通行做法是:各小组先由一人在组内汇报对学习任务的自学或独立思考的情况,其他成员先倾听,然后加上自己的补充与不同见解。最后,全组成员共同讨论各自遇到的问题,对达成共识和仍然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记录、整理,以便发言及交给其他小组或老师解决之用。

(3)展示交流。此环节主要由各小组的发言员承担。发言员先向全班阐述本组的学习观点,再提出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其他小组可对该组观点进行补充或指正,然后尝试解答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的,再汇总交给老师解答。

3.总结

教师要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开展情况所反馈的信息进行评价与总结。这种总结既有当堂课中学生与各小组对这一学习模式开展的优劣所在的即时总结,也应有一定时间段内班级对这一学习模式运用的整体表现情况的总结。

总结的依据可来源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师生谈话的结果等,总结的对象当然主要是成功的经验与不足的教训。同时也可让各小组的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教师有了总结,才能对各小组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使学生少走弯路;学生有了总结,才能在本小组推行有成效性的改进措施,使自己多走捷径;师生共同总结,齐抓共管,班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并达成预期成效。

从我校开展这一模式的试点实验班级来看,及时的总结的确有助于不断完善之。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我校各班推行这一学习模式以来的各种情况来看,有以下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1.独木难支

从学校层面来看,个别班级推行这一教学模式必然会遇见或这或那的困难与阻力,如老师的配备、制度的制定等都不是一个独立行为,需要以学校为单位,整体开展,才能营造氛围,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形成学校特色,小组合作学习之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广。

2.重形不重神

从教师层面来看,有的老师只是将班上同学简单地分为几组,然后布置几个问题让其讨论。至于问题的讨论价值大小、讨论时间长短、小组合作学习所遇到的难题等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则关注不够,这样一来易造成学习停留在表面,实际上却没有收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3.良莠不齐

从学生层面来看,有的小组讨论热烈,富有成效,有的小组各自作战,一盘散沙;有的分工有序,有的凌乱不堪;有的全情投入,有的心不在焉等。这时教师应从问题难易程度、兴趣点的激发(如可引入竞争机制)、小组成员组合情况等方面去反思去解决。

总之,在一所学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行之初,肯定会遇到或这或那的问题,教师们应有足够的耐心,科学严谨地备教材、备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善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逐步完善,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九中)

上一篇:利用电子白板?突破重点难点 下一篇:谈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