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分析

时间:2022-04-10 02:33:38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分析

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性教育,重视小学数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并用数学的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生活元素和数学的紧密联系出发,探讨了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方式。

一、生活元素和小学数学教育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并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可见,数学和生活元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1)生活元素的数学内涵。生活多彩缤纷,由各种具象形态的元素组成,包括自然元素、社会元素、文化形态元素等。数学源于生活,展现并描述着生活而不被人所发觉。简单地说,生活元素的数学内涵就是人们通过数字对生活的各种活动进行描述和抽象,进而又运用于生活的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体。

(2)数学教学领域下生活元素的内涵。生活元素为数学教学提供了生动、丰富的素材,也赋予了数学教学具象的属性。如在小学数学教学里,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包括水果、家具、动物、植物等具体的模型来表现抽象的数学符号,从形式上在数学中展现生活元素。数学不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把研究和发展的成果重新作用和服务于现实生活。

二、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从上述分析可见,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好奇心强的情况下,将生活元素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其必要性。

(1)这是由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性要求决定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十分明显的生活性,表现在以下几点:①需要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取数学内容,充分调动小学生探索生活中数学因子的兴趣。②需要从生活中提取描述形式。小学数学需要从生活中提取描述形式是小学数学依托和展现的根本。③需要走进生活才能实现小学数学的价值。小学数学研究的是抽象、概括、数理性的问题,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能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才能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这是由小学数学教学的受众特点决定的。小学数学教学面向小学生,决定了必须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元素。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活泼好动,一般不喜欢枯燥、单调、机械的数学理论;另外,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喜欢有趣的事情、记忆力好等特点,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元素就能使小学生尽快接受并熟悉掌握数学原理,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三、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从数学教学和生活元素的联系以及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我们得知,要想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生才智和能力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采取科学、实际有效的措施保证生活元素的灵活运用。

(1)密切加强生活元素的运用与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联系。这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健康的数学素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品质,实现生活元素的本身价值以及数学作用和服务于社会价值的双赢。例如,在一堂实践课中,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会选取适当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相应长度的测量,教学的重点在数据的写法。在这堂实践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引入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按小组分成不同的单位,让学生给其他学生进行身高等测量,测量的项目有身高、步长、臂长等,测量工具有米尺、直尺、三角尺等,并把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汇总。实践课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利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对不同的测量对象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熟悉了信息的汇总,并基本能熟练使用准确的数据单位和数据写法,取得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2)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应用题的教学,应当从实际生活出发诱导学生的解题思路。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针对小学生特殊的年龄特征、性格心理特征、生活特征和兴趣爱好,制定实际有效的教学方案,使用针对性强的生活实例进行教学。

(3)高度重视生活元素的甄选。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其包含很多的数学因子,要注重生活元素的甄选,用直观、简易、通俗、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来讲述数学原理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元素的选择要注重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多样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数学教学在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和数学品质的提高上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加强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和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教学模式分析 下一篇:利用电子白板?突破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