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罕·帕慕克中国行纪&其作品评鉴

时间:2022-09-24 03:42:23

奥尔罕·帕慕克中国行纪&其作品评鉴

今年五月,享誉全球的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OrhanPamuk)的中国行轻松愉悦,在拒绝了多次关于其文学作品的研讨会之后,他和他的随同人员们流连于颐和园和北京的小吃美食当中。有趣的是,这次奥尔罕・帕慕克的造访不仅飨足了他在中国的书迷,他身边年轻貌美的女友基兰・德塞(Kiran Desai,印度女作家,2006年度英国布克奖获得者)同样也招揽来一大批喜欢她的年轻读者。

实际上奥尔罕・帕慕克此次来华并不算顺利,2006年当他荣获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有关方面便在积极筹备其来华的诸多事宜,然2007年初,奥尔罕・帕慕克却因为其笔下的种种政治观点而在土耳其境内遭到的追击甚至暗杀,导致07年一直流亡国外,而今年5月奥尔罕・帕慕克得以访华,正是因为在3月的时候,一场以帕慕克为头号暗杀对象的密谋在土耳其被破获,奥尔罕・帕慕克才有比较闲适的心情在国外进行游历参观和访问演说。当问及此一问题时,帕慕克义正词严地说,作为一个作家,他永远要遵从于自己的内心,作人性最本真的表达。

长久以来,诺贝尔文学奖曾经被视为将获奖者拘禁的一个牢笼,获过此殊荣的作者不是早早结束了写作生涯就是再也写不出比之前作品更为令人瞩目的佳作了。但这位2006年的诺奖获得者并没有因为荣耀而停止了写作工作,他。仍在伊斯坦布尔自己公寓里继续着欧亚(东西方)思想的碰撞和融通,07年帕慕克还有新的作品《爸爸的手提箱》(Babamin Bavulu)面世。而在中国他也拥有了广泛的读者,这次中国之旅再次让帕慕克的热风更加猛烈地袭来。

奥尔罕・帕慕克在北京的两场演讲当中,分别对“我们究竟是谁”以及“我为什么而写作”这两个问题做了翔实、细致并且哲理意味、励志意味都颇为浓厚的回答。在写作当中,他不排除应当“进入他人”的这种包容性、广博性写作方式,并充分肯定了在作家的世界当中,想象力的充实才是抵达真实的最佳法宝。一个作家能创作出伟大作品的最低限度即是他的文字可以无限地接近于他内心当中真实的想法,除却博爱、博学、博览,更重要的是一种驾驭能力,不仅仅是驾驭文字,更重要的是驾驭其内心当中天马行空的种种观念和想法。意念与文字珠圆玉润地结合,才是其最终闪耀夺目的重中之重。

奥尔罕・帕慕克作品评鉴――

1、《我的名字叫缸》(Bonito Adlm KirmiZl/My Name is Red)

沈志兴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8月版

如简介所述,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仅仅是一个侦探小说。然而随着一页页阅读的挺进,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次第延展开来,它包容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保守与改革的矛盾、宗教、艺术等一系列宏大的主题,这也就是所谓的透过一滴水能看见整个海洋。不难看出奥尔罕・帕慕克的用心良苦,他在这本书中通过一个谋杀事件来影射出诸多难以描述的抽象的问题,引起更为广泛的思考。叙述方式上的别具匠心让作品中的每个人甚至每件物都成为信息源,作为第一人称不断为这个故事提供看点,营造出一个多元的表现环境。全书细腻的心理描写摄人心魄,不过终究帕式沉稳的写作风格给了人清风拂面之感。

无论从故事框架还是语言的精当程度或者是思想的深邃来说,这本书都不失为一部好看、耐看的作品。它倾注了作家大量精力去把肉身、骨骼和必须的思维合为一体,更重要的是塑造出的种种形象影响了大部分亲近他文字的人。

至于为何将书定为这个名字,最为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利用红这种颜色来定义和渲染多样冲突,因此它无时不刻都在申述着主题,同时暗合了书中大量关于细密画_的描述,异曲同工地将某个问题深化再深化,直到你看得丝丝分明。最终得到的是阅读过程里反复回味的酣畅淋漓。

2、《白色城堡》(Boyez Kale/The White Castle)

沈志兴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12月版

这是帕慕克第一部历史小说,出版于1985年,并在1990年获得了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作者以威尼斯人“我”的介入并连同另一个与“我”长相完全一样的土耳其人霍加展开了类似《一千零一夜》的探索科学知识的奇幻经历。故事发生在17世纪,威尼斯船队被俘虏我沦为奴隶,后来由于用“科学家”的借口逃脱干体力活,联合霍加为帕夏鼓捣魔术烟火、给苏丹编写离奇故事、在瘟疫中占卜,为战争研制武器保卫白色城堡。白色城堡既是矛盾的集中地,也是一个隐喻。

“我”和霍加是东西方文化的象征,一个是基督徒,一个是穆斯林,而且两人是主仆关系。而我坚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一心想逃回家乡,不过后来也不知不觉地融入这个神秘的土耳其王国。“我”和霍加是一对奇怪的矛盾组合,“当我看着他的日常生活举止时,我总会陷入这么一种感觉,感觉自己正在看着自己。”但是他们最后还是分道扬镳并互换了身份,这是意味着自我的分裂还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或许故事本身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让我们少一些繁琐的思考多一些阅读的。

小说最后的艾夫利亚老人说,“只有奇特和惊异的东西才能对抗这个世界令人厌烦的沉闷”。《白色城堡》是一本不厚的书,只相当于《我的名字叫红》的三分之一,但是它里面的故事丝毫不沉闷,这是帕慕克文学生涯的一个良好开端。

3、《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Istanbul:Hatiralar ve Sehir/lstanbul:Memoriesof a City)

何佩桦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4月版

从来没有人像这样去写过一座城市,也从来没有人像这样对他们的城市如此哀伤。土耳其男人把他充盈的感情凝聚笔端化作一曲伤怀的挽歌,以此纪念他的童年,少年和这座城市的共同经历。书中采用自传的形式来铺陈情绪,在虚与实之间浮动,有时看见的是真切的帕慕克有时却发现他是在扮演臆想中的自己。让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学建筑专业出身的作者竟然在这本书中抛开一贯系统的讲述反其道而行之地喃喃细语起来,在看似杂乱的讲述中再现了那个在萧索大街上孤独行走的青年,在隆冬时节站在窗台前注视着缎带般美丽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青年。而这无一不唤起了我们对少年时期的深切怀念,跨越国界,不论是在伊斯坦布尔、成都还是布宜诺斯艾利斯……

卡夫卡讲我们虽然不能共用一个身躯却共同拥有了一个时代,而读完此书后我发现帕慕克让我们各不相同的躯体回到了同一个时代。而他那种不造作的忧伤仍然令人触动。这个时候我们不再需要去讨论《伊斯坦布尔》的写作技法,最后甚至会后悔去寻求了这个相较虚弱的环节。一种渐强的内心波动随着结尾的来临越加明显,后来完全被浸染在了逆流而上的哀愁中难以自拔。赞叹,唏嘘全是徒劳。只等回忆起那些柔软的字句才反应过来该是告别的时刻了。

4、《雪》(Kor/Snow)

沈忠必,张磊,彭俊,丁慧君 译 上海人民出版:2007年5月版

奥尔罕的第七本小说,献给他的女儿如梦。如同一个会说腹语的人,他擅用象征手法把一个不便明说的题意把握得有尺有度。不过那些聪明的读者破译了密码,开启了秘密之门,后果是在他的祖国有人发起了焚烧这部政 治小说的运动,以示反对他在书中的种种描写。正是这个让他不得不移居国外的读本引来了众人猎奇的目光。帕老头写作中的母题似乎从未变过,国家,民族、宗教、东西方文明冲突等等,只是每本书都有不一样的生命,流淌着不一样的血液。《雪》就好比一首长诗,雄浑有力,暗地里又讽刺入骨。若说它是纯粹在讲政治,想必有人是不会苟同的。“文学即人学”,所以它关注的重点却是在人,这一点仅仅是运用作者本人包容性极强的思维获得的体会。文中提到的卡尔斯和伊斯坦布尔两座城市明显的在空间上形成一种气氛严肃的对峙,为了突出土耳其矛盾的走向。严肃归严肃,这并不能完全限制公民私人的生活自由,所以在书中主人公卡在报道杀人案外还期盼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个别民众微弱的声音被无限放大,渐渐化作空谷中盘旋而上的回音。读帕老头的书给予我们的就是这种暗流般猛烈的冲击力和重建力。

雪纷纷扬扬飘向大地,美好的一刹那也寒冷刺骨。洁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世间万物在遵循着守恒定律。或许那只是代表一类人内心渴望着被永远埋葬。

5、《黑书》(Kere Kitep/The Bleak Book)

李佳娟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6月版

它是小说版的《伊斯坦布尔》,并不是别有用心的书商们所说的是作家最具野心的作品。小说就是小说,它单纯得像一个孩童自顾自的摆弄着玩具。其一如既往有趣的侦探故事表象仿佛是一件雕工不凡的艺术品,让人顺着那个根本摸不着的黑洞寻找另一个自我。潜意识里的跋涉,渴望登上阳光灿烂的峰顶,这便是该小说的终极目标。

奥尔罕・帕慕克写道律师卡利普寻找失踪的妻子,随后自己扮演成传记作家兼同父异母的哥哥耶拉,模仿耶拉的生活。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在不停的对自己灵魂进行拷问――要不要做自己7衍生到哺育帕慕克的城市和民族,那么这个问题就尤为意味深长。然而,这个作家在语言的露与不露之间选择了晦涩。也是力求隐去他不愿流露的苦痛。无疑这样一个时刻胸怀民族的作家是伟大的,他的前提也使作品达到了足够的说服力。只有真心去读过这本黑色之书的人才有可能搭乘小舟驶入那片“桃花源”。

透过卡利普借耶拉之名所发的专栏文字,让我们看到的是一面扭曲镜,镜面时而清晰时而模糊,间或真实。不仅是作家和他的国家,所有困惑于自己应该是怎样的人都理应豁然开朗,即使那些字眼里只是甚微地透出一丝光亮,答案已经不必言说。截至目前为止,它依然是我最喜欢的著作之一,用其超越任何艺术形式的姿态。

6、《新人生》(Yeni Heyet/The New Life)

茱鹃如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7月版

这本书的封面就是一个奶糖,这颗奶糖的名字叫做“新人生”。从一开始,该书就有魔幻现实主义的浓重色彩,漂亮的女生嘉娜向主人公奥斯曼推介了一本奇书《新人生》。奥斯曼在读罢这本神秘之书后,改变了自己的原有的世界观,毅然决定远离原本的生活,踏上了新的人生旅途。当奥斯曼亲身经历所谓的“新人生”,目睹情敌被暗杀,嘉娜的神秘失踪,最后奥斯曼找到了神秘的妙医师,发现此人正是的父亲。这妙医师建立了一个组织,追杀所有受这本书毒害的年轻人,所以奥斯曼原本是被追杀者之一,却把给毙了。奥斯曼还发现《新人生》这本书只不过是他父亲的好友雷夫奇叔叔写的一本童话书。他最后还拜访了“新人生牌牛奶糖”的创办人苏利亚先生。

苏利亚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人生,其中有意外,有幸运,有爱,有寂寥,有喜悦,有悲伤,有光明,有死亡,以及隐约的快乐:不应该把它们全部抹杀。”这或许也是帕慕克所要表达的主题。这本小说于2004年在土耳其出版并迅速成为土耳其史上销售最快的文学书籍。可以说帕慕克书写这部书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政治寓言和奇幻的悬念交织起伏,引人入胜。“新人生”既是这个牌子奶糖的兴衰史,也是一本奇幻之书,还是奥斯曼的救赎之旅。

的确,所谓的“新人生”只不过是一块牛奶糖。

7、《寂静的房子》(Sessiz Ev/The Silent House)

沈志兴,彭俊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5月版

这是帕慕克继1979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后用了三年时间完成的第二部小说,1983年出版后荣获土耳其玛达拉勒小说奖,法文版在1991年获得欧洲发现奖。不过这本书到今年5月又有了新的中文译本,刚好赶上了帕慕克的此次访华。

《寂静的房子》和《我的名字叫红》一样采用了多个人物第一人称的自述手法,并开始了他小说后来也常常用到的魔法色彩与瑰丽奇幻的想象。一座寂静而古老的房子,各种各样的“我”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阶级、理想,爱情、信仰和生活体系,他们的自我叙述构成了整部小说的多重矛盾与冲突,而无论是90岁的老妇人还是三个年轻的孙辈似乎都无法逃脱自身的人性局限与狭隘视角。看上去还有些意识流的手法,当然年轻的帕慕克创作的这部作品还不能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相媲美。

同时这也是伊斯坦布尔新旧历史的更迭与冲撞的暗隐,正如帕慕克自己所说“永远也写不完的政治小说”,而政治是不可回避的话题,社会环境的动乱与骚动使这座日益龟裂的老房子无法寂静下来。

上一篇:那盏不算忧伤的周末午夜光 下一篇:透心凉意 心轻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