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7 14:58:00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学前教育 应用及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并被广泛实施。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浪潮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这一优秀的教育体系被传入中国,在三十多年的实践及推广中,受到国内音乐界的普遍欢迎及高度评价。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领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广大学前音乐工作者不但积极学习并掌握奥尔夫音乐知识,还从自身专业特点和地域实情出发,将奥尔夫教学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这一教育体系进行了有效拓展和进一步开发,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一些教学方法。我校自2009年以来,先后多次派教师赴内地参加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参训教师都深刻感受到了这种音乐教学的魅力,大家在学习归来后,都进行了细致而耐心的归纳和总结,并且迫不及待地在授课班级中进行了实践,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奥尔夫教学法的目标体系。

一、在我校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背景及条件

1.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学前专业的生源构成有其特殊的原因。在我校生源构成中,95%以上都是中考落榜生,其文化课基础非常薄弱,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习惯非常差。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学生面对分科式的单调的音乐教学方法很不适应,尤其在钢琴、乐理等课程中,这一现象尤其突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主动参与音乐实践的欲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也没有有效的方法。这一状况已经影响到了教学进度及教学质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成了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除上述原因外,学前音乐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目前的学前音乐教材,仍旧以艺术院校音乐课模式为主要借鉴标准,学科划分太细,以追求技能技巧为主要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幼师生源状况与艺术院校完全不同,学生不具备基础的音乐知识,也不具备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不爱学习音乐,对音乐失去了兴趣,使学前音乐教学处于一种很艰难的状况。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2.奥尔夫教学法基本理念及基本教育方法

奥尔夫基本教学体系打破了传统的音乐范畴,它广泛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非常注重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它将各种艺术形式中共同的元素――节奏,提炼了出来,并以此为核心创编教材,这样就使得音乐学习变得更容易。运用这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最大的乐趣。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非常强调主动参与音乐的意识,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既从学习中掌握音乐知识、训练音乐元素,又从音乐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如何将音乐教育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奥尔夫的音乐理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唱者和演奏者参与其中,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模式,不用结构,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制的,能成为每个人都能参与、都能体验,并都能掌握的音乐形式,它非常适合学前的音乐教育。其音乐教育的理念可以归纳为几点:即兴性,综合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3.在我校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幼教专业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是毕业于正规的音乐院校表演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在大学的学习中,主要接受的是严格的分科式艺术专业化的教育,其知识构成、专业思维定式都带有强烈的艺术化色彩。绝大部分从事学前音乐教育的老师在工作之前都对学前音乐教育缺乏系统的、深刻的、全面的认识,也缺乏在幼儿园一线全面了解学前音乐教学的机会,这些先天的缺陷和不足,使学前音乐师资队伍不能很好地适应学前音乐课程体系,迫切需要运用一种突破传统教学的方法改变学前音乐教学现状。在反复的学习、对照和比较当中,我们发现: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奥尔夫教学中的一些理念和基本方法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使音乐教学朝着更符合学前教育特色的方向发展。因为奥尔夫教学法本身就是以孩子为主体而设计和发展的,它的教育理念和学前教育中的一些基本理念是相同的。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基本方法,经实践证明,完全适用于幼儿师范的音乐教学。学前幼教专业的课程设置,如:音乐、舞蹈、体操、幼儿文学等诸多课程的开展,也为幼师学生全面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因为奥尔夫教学非常注重通过实践进行音乐教育和教学。这些实践包括:音乐实践、动作实践、游戏实践、朗诵实践、即兴唱奏实践、表演实践等。而幼师的课程设置,保证了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奥尔夫之前都已具备了相应的音乐基础、动作形体基础、语言表达基础和基本的表演创造基础。这些有利的条件,使教师在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时感觉非常得心应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校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和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各类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基础理论课(乐理、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及拓展

乐理和视唱课是学前音乐课中的基础课,绝大部分幼教专业的学生入学前没有乐理视唱基础。这两门课程主要解决学生的识谱、读谱、唱谱能力和一些基础音乐知识的普及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抽象理论知识和单一的视唱,学生普遍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调整和改变。例如:在学习音符时值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奥尔夫教学法中相对应的格子节奏练习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每个格子中可以放入不同时值的音符。这些可移动的音符使原来僵化不变的内容变得非常活泼有趣。原本沉闷的课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在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下,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奥尔夫教学中大量生动有趣的节奏练习,使视唱练耳教学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在授课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者,教师只是起到协调、控制、引导作用。由教师提供元素,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体现了奥尔夫教学中即兴性和创造性的基本理念。在节奏训练中,学生针对教师给出的一条固定节奏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开发出了单人节奏、双人节奏、小组节奏和团队节奏等多种形式。在练习中,学生充分展示了对空间位置、音色变更、强弱转换的理解及再创造能力。在视唱训练中,教师们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奥尔夫音乐知识,将各种视唱类型都引入奥尔夫的一些元素。尤其是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幼儿卡农合唱知识,简单、易懂,有效而灵活风趣。另外,教师们还运用了奥尔夫语言节奏训练中的多声部训练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奥尔夫教学法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及拓展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非常注重歌唱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它认为歌唱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之一。歌唱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个别进行的独唱外,还应重视并加集体形式的歌唱。如:重唱、合唱及伴唱等。这样,不但可以丰富歌唱的形式,还有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幼儿师范的歌唱课是以集体课为主的,非常适合奥尔夫音乐歌唱方法的训练。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引入了一些奥尔夫教学和匈牙利音乐体系中的柯达伊歌唱教学的一些经典曲目。如:《甲克弟弟》、《小星星》、《公鸡》等。这些歌曲清新流畅,旋律简单而又优美,其内容形式与学前幼教的目标非常吻合,非常适合学生演唱。其次,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大胆进行革新,变集体课教学为多元化综合性教学。广泛采用重唱、合唱和表演唱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歌唱,并在歌唱课中寻找一种快乐的体验。

3.在幼儿园骨干教师职后培训课中有效介入奥尔夫教学法

我校在寒暑假承担了各类幼儿园在岗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其中音乐类培训占有很大的比例。我们针对幼儿教师工作、教学特点,将奥尔夫教学法有效地纳入培训课程中。学前幼教职后培训课与在校生职前专业课是有很大区别的。职前教育以元素教学、分科教学为主,而职后培训课则以学科综合能力为主要标准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元素整合能力。就音乐部分来说,重点在于培养教师如何将音乐元素有效融入学前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在幼儿园教师培训课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及方法,即如何将音乐元素和音乐内容与幼儿游戏有效地结合起来。我们在歌唱训练中加入了幼儿歌曲情境表演这个内容。例如:《小乌鸦爱妈妈》这首幼儿歌曲,我们规定了空间设计、角色划分、情节发展及环境设计这几方面的要求,然后将学员分为三组,自由创编,再集中分组演示。将一首幼儿歌曲演绎为三种不同的版本。这种教学法受到了幼儿园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同。除了幼儿歌曲情境表演课外,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节奏声势与歌唱的结合,以及奥尔夫乐器的学习和实践,也使学员们感受到耳目一新。在最后的学结讨论活动中,学员们一致认为,这种新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与幼儿园目前所倡导的音乐课程改革和创新,要求是一致的。这说明我们的教学理念符合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对学前音乐教学能起到一种促进作用,是有效果的,也是有必要的。

三、以奥尔夫教学法为基础,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以此向本地区推广

1.新的课程资源开发

我校教师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和实践,在学前音乐教学中,有效将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元素与学前音乐课程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这种不断的结合和推动中,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方法也随之而产生。在期中和期末的课程观摩汇报中,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精品音乐课程。例如:音乐与动作系列中的《乐乐历险记》、音乐・游戏・节奏之《快乐的旅行》、《小跳蚤的一天》都获得了业内专家与幼儿园一线教师的高度评价。在2012年,正式申报并立项《整合观下的幼儿音乐教育》这一省级课题。

2.奥尔夫音乐实验室的开发及利用

2012年我校正式设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选修课,并建立了奥尔夫音乐实验室,购置了大批奥尔夫专业教具。以此为基点,在我校全面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并对新疆幼儿园一线的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这些方法和手段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学前音乐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奥尔夫教学中的理念通过学生和一线教师向新疆地区广大幼儿园进行推广和实践。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非常灵活、非常有效、非常适合于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法,它不封闭、不排它,可以把各种教学法都纳入教学体系中,所以它必定是一种不断发展、逐步丰富的优秀的教育体系。从事学前音乐教学的教师们应该充分而深刻地学习和领会这种理念和方法,并把它有效融入学前音乐教学中,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区海婴.奥尔夫儿童音乐基础教材―做游戏―学音乐.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8.

[2]李旦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3]莉洛・格丝朵芙:奥尔夫.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5.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奥尔夫 音乐课程 建设 启示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众多地方院校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扩大了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尤为特别的是,陕西教育学院更名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着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依然面临众多困难,音乐课程建设进展依然整体滞后。这种局面已经成为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短板。我们以奥尔夫教学法为重要参照系数,探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理念。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卡尔・奥尔夫是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对世界众多国家的学前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而持续的影响。奥尔夫教学法包括以下三层核心要素:

(一)倡导“原本性”音乐教学理念

人本主义思想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哲学基础。奥尔夫谈到:“从出身到教育我一直都深受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我的全部创作和全部作为,都处于这个标志之下。”从人本主义价值立场出发,奥尔夫倡导在音乐教学中深入儿童的情感世界,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儿童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了深入儿童的情感世界,奥尔夫找到的理论支点是原本性的音乐教学理念。奥尔夫谈到:“我所有的观念,关于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我的任务和天职仅仅是从今天的角度,将古老的、不朽的观念重新说出来,并致力于实现它。”

奥尔夫认为运用原始的音乐、原始的乐器、原始的语词形式、原始的动作形式,通过简单的节奏、简单的音高元素和简单的身体动作,能够有效唤醒儿童内在的音乐天性。“在原本性的音乐中,音乐、舞蹈、动作、语言这四个要素是紧密结合,不可割裂的;学习者、聆听者和表演者这三个角色是相互转换,合而为一,不可单独存在的。”原本性音乐内在的多维度有机统一,意味着音乐学习不能够局限于分门别类地音乐学习和舞蹈学习,而是追求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以综合性的音乐教育观念,实现人类原始艺术活动的深层次重构。因此,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授儿童唱歌识谱的过程中,兼顾渗透式教授儿童演奏乐器。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适当加入即兴舞蹈、身体节奏、歌唱创作等活动环节,促使儿童在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创作、表演、欣赏与交流。

(二)倡导“情感性”和“民族性”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将语言、舞蹈、音乐、节奏有机结合,重视契合儿童的情感需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例如在歌唱活动中,使用耳熟能详的童谣、儿歌、花草树木、地名等。从儿童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运用这些贴近儿童生活世界和经验范围的术语,避免开端的专业知识训练和技巧训练,减少学生学习音乐的畏难情绪和心理障碍,激发儿童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有效实现教师和儿童之间的情感共鸣。

(三)将民族语言合理引入音乐教学

奥尔夫将民族语言合理引入音乐教学,将语言的语速、语调、语气、语义和音乐的音高、音长、音量、音色等与儿童耳熟能详的民族语言相对应,提升教学效果。语言是民族文化基础的原子要素,通过音乐强化对母语文化的学习,能够更好的传承民族的特色文化。奥尔夫使用的节奏基石,指的是语言中最为短小,最为基本的节奏单元,例如运用自己的姓名、动物名、交通工具、国家名称等等,朗朗上口,充满乐趣。随后,扩展使用成语、谚语作为节奏基石,将成语的划分为小节奏符合,进行即兴编配创作。接着,进行儿歌的节奏朗诵练习。

二、奥尔夫教学法对地方院校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探索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建设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要求将音乐活动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综合强化儿童对音乐知识的深度体验,提高其审美能力。实施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综合性建设,要求通过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创新,将对于学前教育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的培养过程统一起来,将艺术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综合性课程建设并不意味着取消乐理与视唱、钢琴基础与伴奏、幼儿舞蹈创编等课程,而是在有效学习上述课程,有效掌握音乐、钢琴、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和提升。

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建设中,注重实践过程,有意识地拓宽音乐视野。奥尔夫“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突破了我们以往的传统音乐教育模式,被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所在的教育体系所尊重与弘扬。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应当向学生们充分传递优秀的音乐艺术与多元音乐文化形态,以有力地拓宽艺术视野。并且,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加大课程的实践、实验、见习等环节的比重,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鼓励教师深入基础教育最前沿,开展幼儿园音乐课程改革的调研、咨询和指导工作,从教学一线发现、总结、提炼音乐课程改革的现实课题,实践和检验音乐课程建设的效果和水平,从而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

(二)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和音乐教学能力

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包括对音乐听辨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从奥尔夫教学法的角度出发,教师能够通过大量的音乐素材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积累丰富的音乐感性材料。随后,教师对音乐学习过程进行动作创编,有效加入即兴演奏能力,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记忆音乐。最后,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巩固对音乐的理解,切身感受音乐的表现能力和表现方式。以奥尔夫音乐的即兴性、综合性、参与性、民族性、大众性为出发点,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培养学前教育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的丰富性,积极主动进入音乐学习参与,学会引导幼儿进行即兴表演、即兴创作、即兴自由发挥,学会引导幼儿在音乐游戏过程中学会人际交往、群体协调和群体沟通。

基金项目:

本文为咸阳师范学院2015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90;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02016。

参考文献:

[1]李妲娜等.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妲娜等.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3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基本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最早于1982年由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造,它是一种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法完全不同的全新音乐教学方法,它使用独创的情感共鸣、体验、激发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其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经过近40年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全世界不同层级的音乐教学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备受音乐家的推崇和青睐,且对全世界的音乐教学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传到我国以后,在高校、中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它产生于西方社会,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把握住它的特点。一是多元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将多元化的艺术行为有机合一的教学方法,因而它具有鲜明的多元性,它不带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十分简洁朴实,贴近生活。二是综合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原始的音乐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紧密结合,综合二者的优点形成新的音乐教学法,正因为不同艺术形式的高度综合造就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鲜明的综合性特点。三是即兴性。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理论中,即兴创作被看做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最具有自由性的一种创作形式,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这种即兴表演不仅能够给学生们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也能够在即兴表演时对自己进行锻炼和综合提升。正因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上述特点,它应用于中职音乐教学中才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行刺激,对学生学好音乐文化增强信心。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我国中职音乐教学中,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的热情,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本能性行为加以激发,使学生具备通过音乐表达自己情感和情绪的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将该教学法应用于我国中职音乐教学中,就必须结合我国目前音乐教学的现状和我国文化的特点。我国音乐教学一直以来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音乐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注重对学生音乐技能的训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权威性,是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背道而驰的。在这样的音乐教学现状下,若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中职音乐教学中,就必须结合素质教育的实际,首先要转变教学目的,而不是目的鲜明地开展音乐教学,要注重对中职学生的音乐创造性、音乐个性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策如下。

1.巧妙应用于中职音乐公共课中

在中?音乐公共课程中巧妙应用奥尔夫音乐法开展音乐教学,有助于让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快速地掌握复杂的音乐教学内容,通过简单的节奏游戏训练,使学生轻松地接受熟悉的节奏,再通过音乐教师组织的综合练习使学生对音乐节奏进一步熟练,此时增设乐器演奏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这一循序渐进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和学习内容,也会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得以进一步激发。同时,不断激发中职学生的创造性和表演性。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节奏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表演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师对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利用声势节奏进行即兴的表演,同时也可以进行音乐上的创造。通过表演,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感,让学生享受音乐学习的过程。

2.应用于中职钢琴集体课教学中

将该教学法应用于钢琴集体课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好地训练学生听力的作用,这是因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备大量可以应用的听力训练素材。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通过声势的加入,在让学生听力得到训练的同时,感知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此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图形符号作为其独特的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好钢琴,这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里,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是基于自己的音乐本能的,是每个学生均具有的自然天性。因此,无论是唱歌、跳舞还是弹奏都没有太高的难度,并且部分有天赋的学生还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任何精神负担,同时能够达到对自己的满足感,还能够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性,激发自己的情感,达到人与音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激发出来,也能够为培养中职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4

高校在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时,仅重视是不够的,还需结合学科学习的规律特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我们的实践教学经历,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有效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需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相关课程全面渗透原则

目前,我国高校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只看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少学生音乐基础比较薄弱,甚至对音乐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这就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所有音乐课不仅要从最基础的学起,且其形式须多样化。现有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尽管都开设有奥尔夫音乐的课程,但其具体设置往往仅开设一门专门讲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课程,课时一般只有一学期的时间,而高校开展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音乐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音乐学院的简化版,主要以训练某种技能为主,这与奥尔夫强调的综合、即兴创作和团队合作的理念是有很大出入的。因此,仅一学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对于没有多少音乐基础的学前教育学生理解、掌握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难度是比较大的,学生很难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思路。鉴于此,我们建议在高校学前教育的音乐课中,在包括声乐、钢琴、舞蹈、乐理、视唱等所有学习环节,都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使学生在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步体会、掌握适合幼儿的音乐教学方式和方法。另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很多提高教学效果、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包括美术、书法等其他艺术类课程也有很好的适用性,亦可在这些课程中应用。在学习乐理的前十六后八节奏型时,可以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强调的“原本性”教育,也叫做“元素性”,针对这个“元素”,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第一步,先把这个节奏型配上词说出来,如星期天、新年好、刘德华等,第二步,写出这种节奏型的记写方式,请学生根据这种节奏型创编词;第三步,用这种节奏型组成节奏片段,然后加上词进行集体诵读。第四步,写出这种节奏型片段的谱子,让学生根据这个节奏型进行词创编并诵读。第五步,由教师或学生为刚才的节奏片段谱曲,全班唱。第六步,在教师引导下,全班结合以前学过的节奏型和音乐知识,为刚才的音乐片段编配多声部,以及编配乐器伴奏。此外,在学习钢琴时,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弹奏钢琴的基本要求,可以采用奥尔夫音乐教育重视参与、体验的原则,让学生手拿网球,体会弹琴时手型的要求———握球状。为了让学生掌握弹奏三拍子一强两弱的要领,可以让学生跟随教师放的三拍子的音乐,一起做一些动作或舞蹈。

(二)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奥尔夫教学法以“原本性音乐”为基本的教育理念,它不像传统音乐教育中仅围绕听觉系统进行,而是紧密结合动作、舞蹈与语言,其本质是通过节奏让学生即兴创作自己的音乐,学生是音乐教学的直接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奥尔夫音乐教学这一特点,决定了音乐课堂上,要以学生的体验、参与为主要部分,教师只是负责适当的引导和协调。同样,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使学生更快、更好感受、学习音乐。在乐理和视唱教学中,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不具备音乐学院学生的乐理知识和视唱基础,传统教学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好。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可通过不同组合,使死的理论知识变成可移动的音符,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活泼、有趣的游戏。此外,在舞蹈课上,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还应该大量的带着学生欣赏音乐,并引导学生根据音乐创编动作。

(三)面向未来职业原则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艺术是儿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强调艺术教育过程中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并指出其实现要通过幼儿教师教学方式和观念的转变,这恰恰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教育思想。奥尔夫曾明确指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的成果,只能存在于其教育行为过程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是表演,不是舞台艺术,而是人的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我流露和相关交流的需要。”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原本性音乐”,通过包括听觉、动作、舞蹈、语言等结合为一体的表演活动来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对学前专业学生的训练不是局限于钢琴或声乐等某一具体技能,而是要求全方位的综合性能力训练,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及相互协调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声乐课上不仅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还要训练学生将音乐与多种表现方式相结合。在这样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音乐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够更准确、更快理解音乐要素,也能逐步体验和掌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做准备。

二、具体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

应把握的四条路径作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音乐教育成熟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推动了我国学前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的具体实践中,学前教育专业应从下面四个路径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

(一)贯彻教学理念上的综合性与开放性

奥尔夫教学法以“原本性音乐”为基本教育理念,认为音乐教学并非艺术作品,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形式,而是强调将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整体性的艺术”。这就要求在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要清晰认识到音乐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艺术作品形式,也并非是以听觉训练这一音乐传统领域为主,而是通过“综合性”的即兴创造式参与,实现学生包括听觉在内的多个能力的增长。在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中,不要沿用传统音乐教学中强调的技巧性和对作品一成不变的复现表演,而是持一种充满开放、创造和活力的教育理念。这一教学范式只有真正贯穿于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才能真正鼓励学生参与到课题音乐的即兴创造中,才能使学生在其参与实践中不断吸收和激发新的想法、新的形式,从而使自身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注意教学指导上的循序渐

进与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相比,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全新理念,它强调学生的参与与创造,通过参与者的即兴创造活动发掘人的潜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因此,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教学过程是不断矫正学生过往已有教学理念的过程,奥尔夫教学目的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反复的操练和深化。学生的能力就是在创造性的即兴活动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但这个过程是比较慢的,需要老师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提升,结合在幼儿园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达到毕业后能在幼儿教育中顺利开展奥尔夫教学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的即兴创造兴性影响

到奥尔夫音乐的基本教育理念即原本性音乐的构成,它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部分。奥尔夫音乐教学所强调的参与性不同于传统音乐教学,亲身参与的即兴创造成为学生学习音乐最主要的途径。奥尔夫就曾明确说“我追求的都是通过要学生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着重营造包容开放的教学氛围,以缓解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紧张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倡学生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积极主动去体验、学习和创作音乐,使学生更有效体验、认识音乐;引导学生采用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即兴创作,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其个性化成果的产出。

(四)关注教学内容的本土化

奥尔夫音乐教育应该作为一种教学原理,而不是作为一种音乐教育体系来接受。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开放性往往使得它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形成本土化。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和音乐素材,广泛引入民族乐器和作品,这不仅能使奥尔夫音乐教育凸显人文精神,还能使得学生更容易吸收消化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对其产生具体的兴趣和热情,进而进一步推动奥尔夫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极好应用。

三、总结

总之,为了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首先应该在思想上重视其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价值,因为奥尔夫教学法所运用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和综合性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而且对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其他能力十分有利。同时,高校还应遵循相关课程全面渗透、以学生为中心、面向未来职业三个原则,实践教学中贯彻教学理念上的综合性与开放性,注意教学指导上的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的即兴创造并关注教学内容的本土化。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5

杨春琴

我有幸参加了2015年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培培训。通过参加此次培训,我聆听了来自全国名校教授专家的讲座和参加了艺术调研的实践活动,同时也与同行老师交流了专业方面的知识。此次培训使我受益终身,这里我有几点心得:

一、老师要有良好的师德

国家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

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只要用真心真诚地去感化,引导学生,学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老师自己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爱岗敬业、尊重学生,努力进取,是师德的体现。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成才,而且成为有用的人才。

二、音乐教师要有相当高的音乐素养

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素养。所谓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乐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人的全面的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三、音乐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

这次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音乐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

第一天,班主任孙昀老师用他的独特的方式进行破冰活动,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而且学员之间的交流也变得主动起来。

张贝特、许芸、王朝刚、李彦荣、沈彦容、杜永寿、贾小东等老师的讲座观点新、方法独特,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好多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们会吸收、利用。这次培训,不管是理论讲述还是艺术实践课,都讲究“观念”的更新,方法的独特。“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观念。这意味着新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教育。

音乐艺术既是一种声音艺术,同时也是一种表演艺术。音乐学习的教育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过程。因此,“重视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使 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的活动,从而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一切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挖新教材,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为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而努力。

四.奥尔夫教学法的灵活运用

这次培训,最能有效的应用在课堂中的就是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他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是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的综合性。他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是孩子不仅兴致勃勃的参与音乐活动,而且能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合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标书音乐的构思,享受创作的快乐。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设想有美好的前景。

五、做一位全能的音乐教师

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是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音乐知识丰富课堂,渗透于游戏环节,是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自觉地、主动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潜能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课堂教学中的吹、拉、弹、唱、跳,都需要教师要有全面的艺术修养。课前对音乐的编辑、课件的制作材料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训练即课外活动,都需要教师要有全面的艺术修养。所以,只有音乐教师具备以上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全能的音乐教师,只有成为了全能的音乐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6

所谓奥尔夫教学法就是著名音乐家奥尔夫设计的一个独创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将音乐与舞蹈等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原始风格又富有表现力的新型音乐表现形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学内容包括节奏、旋律练习和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基本原则有“一切从儿童出发”、“主动学习音乐”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奥尔夫强调“以生为本”,一切教学形式都是为了学生服务,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展即兴创作,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奥尔夫教学法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被我国音乐教育家广泛认可并实践,为我国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我国音乐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贡献。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一)综合性

音乐是综合产物,音乐与舞蹈、语言等无处不联系,音乐是由人们自己创造的快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将语言、舞蹈和音乐复合在一起的过程,语言、舞蹈和音乐三者同出一源,互相关联。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曾经说过,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挖掘学生多元智力的过程。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力,这些智力之间是独立的,但又是相互关联的。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围绕同一审美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挖掘各种素材,诱导和启迪学生探索艺术的多元性,最后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或锻炼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综合性就是体现在音乐与舞蹈、音乐与语言、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社会、音乐与生活,音乐与其它相关文化的融合,通过这些整合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创造性

音乐课程教学必须完成四个方面的价值,分别是审美体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创造性发现价值。音乐表演过程就是通过直觉的音乐演唱来延展人们对音乐的想象和创造,这也就是说即兴创作是音乐表演的归宿。创造是艺术及其学科最基本的发展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体现。音乐表演过程中的二次创作让音乐具有了鲜明的个性。音乐教育过程中,个性张扬的创造会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主动积极的创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琵琶教学中的应用

(一)丰富充实琵琶课堂教学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告诉我们音乐教育是综合性的,不是片面的、教条的。音乐教育应该融合语言、舞蹈,甚至文学、绘画、雕像及其它学科的知识,任何有助于音乐学习的知识内容都可以融合到音乐教育中来,学生在这种综合性的音乐环境下获得知识。琵琶教学也是个复杂的过程,琵琶教学不仅限于琵琶演奏技巧的训练,更是一种了解和学习琵琶文化、琵琶历史的过程。琵琶教学不单纯是琵琶演奏的教学,更应是培养一种兴趣和爱好的过程,通过琵琶学习,学生健全自己的音乐人格。换句话说,每个学习琵琶的人未来不一定是琵琶演奏家,但绝对是个音乐素养比较高的人,绝对是一个艺术造诣比较深的人。琵琶的教学不单纯是培养“一专”的音乐演奏者,而是培养“多能”的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琵琶教学更不应该脱离局限性,应该广泛地吸收不同艺术门类的优秀成果,应该充分发挥不同艺术门类的特征,充实琵琶教学的内容。此外,要增加欣赏课,选择各种题材体裁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琵琶演奏与琵琶创作并举

琵琶教学离不开琵琶演奏和琵琶创作。由于琵琶的演奏技术非常复杂,目前,我国不懂琵琶演奏的艺人很难作出琵琶乐曲,琵琶曲的创作大多是由琵琶演奏家兼任的。这就要求琵琶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琵琶演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琵琶创作。琵琶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即兴地演奏、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通过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去感受音乐,去表现音乐,培养自己的音乐情感,为未来琵琶乐曲的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琵琶教师也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选择好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形式,而且尽量考虑音乐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比如:利用琵琶不同部位弹奏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声音,为琵琶演奏加上一些简单的背景音乐等等。只有教师自己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下自由的学习。

四、结语

总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21世纪引进的最成功的音乐教育方法。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到琵琶教学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琵琶教学的实践性需要奥尔夫教学法,琵琶教学的创造性需要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琵琶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为我国传统乐器教学指明方向,推动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7

困 惑

莎拉教授自担任“中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导师后,徐迈老师既是助教,也承担翻译工作。这一课题从开题、结题到推广已五年多。起初,根据我国的国情,课题组研究的重点放在幼儿园。我的体会是,奥尔夫教学法引进幼儿园相对是顺利的,而要进入我国中小学课堂,却会遇到许多“瓶颈”问题。如:中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固有模式的制约、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限、现行教材体系的限制以及奥尔夫乐器所需资金等。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热衷奥尔夫教学法的一线老师,她们很难真正实践和享受到奥尔夫教学法带来的乐趣和效果。

和莎拉教授接触一段时间后,我感觉机会来了。我通过徐迈老师给莎拉教授出了一道难题,让她在给我们做师资培训时,用我们现行教材中的歌曲和乐曲做培训案例。我们从人音版教材低、中、高年级各个阶段翻译了八个教材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一线教师上公开课基本不会选择的,如《国旗国旗真美丽》、《卖报歌》、《嘀哩嘀哩》、《柳树姑娘》和音乐知识“变拍子”等等。同时将教参中对每个作品提出的教学目标也翻译给莎拉教授。经过一番交谈后,她表示,这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研究,她愿意尝试。

在接下来的深圳国际奥尔夫师资培训、2009年北京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教学现场以及2011年北京音乐教育名师大讲堂上,莎拉教授的现场教学,都大胆展示用奥尔夫教学法上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现场听课的老师反响十分强烈。她的展示尽管都是片段呈现,但无疑给热衷奥尔夫教学法研究的一线老师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念指引和示范效应。然而,一线老师的困惑并没有得以解决。

课题组进入后期实践阶段,由深圳课题组的八位老师,将莎拉授课的八个课例片段发展成完整的课例,并进行现场交流和研讨。但遗憾的是,中国课堂教学模式和奥尔夫教学法的水土不服问题仍然存在,就像“两张皮”,难以融为一个整体。

这时,我又向徐迈老师抛出了难题,希望她在解读莎拉教授“中外结合”的案例中,结合自己的理解,把低、中、高三个阶段有代表性的八个教学内容,按国内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进行完整展示,以供课题组的老师们研讨。她欣然接受了挑战,用教师容易接受的方法,完整演绎了八节奥尔夫教学法的“中式课例”。《嘀哩嘀哩》就是她执教的其中一节课例。徐迈老师的这一举动,令课题组全体老师备受感动。经过这样反复探索研究,课题组的老师们终于从理念到实践,离奥尔夫教学法的内核越来越近了。

解 疑

徐迈老师在上《嘀哩嘀哩》这一课之前,主要从事音乐教学法的师资培训,并没有中小学音乐课的一线教学经验。她翻译的国外奥尔夫教学法专家展示的课例,音乐作品一般都只有二到四个乐句,且节奏简单,结构规整,大多为单乐段歌(乐)曲。而徐迈老师要面对的歌曲《嘀哩嘀哩》为AB结构,节奏也较复杂。但当她认真听了我们小学音乐老师的课后,她已经清楚自己需要怎么做了。

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按教学进度和知识的前后衔接,依据我国新课标、新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内容,确定为以下三个目标:

1.能用优美的歌声背唱歌曲第一段歌词,表达对春天的赞美(情感目标)。

2.认识十六分音符,学会拍击和唱准十六分音符组合的节奏和旋律(知识目标)。

3.能用体态律动和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能力目标)。

接着,徐迈老师根据异地教学的条件,选择了一所普通学校三年级某班,班级人数53人,上课的教室50平方米左右。正当我们为这么小的教室和这么多的人数犯愁时,学校提出可以少来十几位学生上实验课。徐迈老师却微笑着说:“不要伤害任何一位学生,这是他们的权利。再多一点学生也没有关系。因为课中需要多声部、多层次来表现,人多更容易分声部。”她相信奥尔夫教学法是能够真正做到与中国国情结合并在世界各地做到“本土化”的。

她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学思路,化解了教学中的难题。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赋予了音乐教学形式丰富的内容。这节实验课为一线教师奥尔夫教学法课堂实践中的困惑,做了很好的解疑:

解疑一:在这节课上,擅长器乐的徐迈老师并没有使用钢琴,教学设备基本上只用了一块黑板、一支笔和几件打击乐器。教学方法都是奥尔夫教学法中常见的游戏、声势、体态律动和打击乐器伴奏等手法。虽然班级人数多、教室小,但由于徐老师注重在实际条件下展开互动式教学的有效设计,人数多和教室小不但没有成为教学中的障碍,反而充分体现出奥尔夫教学的与众不同和优势。例如,徐老师首先用歌曲A段设计了节奏游戏,用B段设计了“大树”和“黄鹂鸟”的律动游戏,让相邻的两人组成一对合作伙伴,全班53人中多出的一位就和老师合作。老师边清唱歌曲边做动作,有效地交代了游戏的规则,学生从模仿到学会合作做游戏,熟悉了歌曲内容。整个游戏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上肢周围的个人空间而不是整个教室的公共空间,既不混乱又饶有趣味。徐迈老师还特别注重让每位学生的眼睛都能看到老师,老师也能看到每位同学的表现。

反思我们的教学,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是“我们班级人数太多了,“动”不起来,国外和我们不一样,班级人数少,容易互动”等。而53位学生共同参与的“大树”和“黄鹂鸟”的游戏活动向我们表明,人数多少并不能成为活动可否开展的条件,关键在于开展活动的方法是否合适。也正如徐迈老师所说,人数多有人数多的好处,开展多声部的声势游戏可以使声部更厚实。在这节课的拓展部分——多层次的声势与打击乐器伴奏活动中,的确验证了这一效果。

不常使用钢琴,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所在。我们所见到的中外奥尔夫教学法的专家,很少有用钢琴教学的,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就是体态律动和声势,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不会因钢琴和课桌而隔开。而我们的音乐课,老师功夫下得最多的恰恰是钢琴和多媒体课件内容的准备,教学中也因钢琴的弹奏和电脑的“遥控”,使得师生之间的距离若即若离,很难融为一个整体。因此,我们的确需要认真思考教学手段的利弊关系问题。

解疑二:这节40分钟的实验课,徐迈老师除了没有用钢琴,也没有用视频和歌谱,而是反复用清唱示范,让学生在聆听中不停地纠正歌唱中出现的音准问题。也正因为清唱,学生任何一个音不准,老师都听得清清楚楚(其他课例,徐迈老师也常面对学生,用木琴或竖笛纠正学生的音准)。这和我们看到的外籍教师上音乐课一样,他们大多既不用钢琴,也不用视频,一直和学生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并不停地用声音、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提示学生,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直接将音乐展示给学生。同时对学生学习中的成果做出鼓励性评价,也适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实,对徐老师来说,歌唱是她的弱项,她避短的方法就是有控制地用轻声唱,学生最擅长模仿,自然而然也学着轻声演唱,不和谐的声音明显少了许多。

经过实践与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用清唱纠正音准比钢琴带出的音准效果好,学生更容易接受人声对音准的模仿和纠正。有乐器或MIDI伴奏,听上去效果好,但伴奏音乐一停,音准问题就全部暴露出来。因为乐器的音色与人声有差距,所以纠正音准的效果真是应了一句老话: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反思我们的音乐课,有多少老师采用“清唱”的教学手段呢?!当然,清唱需要条件,即自身的音准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作为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具备音准条件的,只是我们缺乏自信和对清唱意义的认识。

解疑三:用节奏游戏和图谱感受旋律特点和记忆歌词,效果事半功倍。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节省语言,多做实践。

例1:如图谱在呈现 B段黄鹂鸟叫声的旋律特点时,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由高到低画出黄鹂鸟四次叫声的旋律走向,并在演唱“嘀哩哩哩”十六分音符时,用手指轻轻地将连线擦成点状(如下图),学生的声音立即由拖沓变得灵巧起来,效果十分明显。

例2:采用画简图的办法帮助学生记忆歌词。教师把第一段歌词用笔在黑板上边范唱边画出简笔画,表现第一段歌词。重点掌握第一段歌词,二、三段歌词让学生课后自学其中一段来处理,把新授十六分音符知识点的出示,安排在教学拓展环节。教师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十六分音符的读、拍、唱的方法之后,用生活经验转换成音乐经验的方法,从感知到认知,完成音符知识的复习与新授,手法十分巧妙且不枯燥。

例3: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把“风、雷、电、雨、黄鹂鸟的叫声”(即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五种节奏,设计成多个声部(根据学生前期经验和实际能力,确定多个声部),实现了知识从复习到新授的衔接,并从声势到打击乐器伴奏,为歌曲作出了完整而优美的演绎。

反思我们平时上《嘀哩嘀哩》这一课,一般会从“春天美景有哪些”作为导入的话题,引出这节课,再把十六分音符作为教学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来学习(包括复习已学过的音符知识),从读谱到学唱三段歌词,要达成教学目标,不仅“说音乐”的手段会用得很多,而且会在歌谱和三段歌词的学唱上占据大部分的时间。这么一首优美的歌曲,用程式化的教法,一节课下来,学生也必然会从一开始充满兴趣,到结束时索然无味。结果是老师上得很辛苦,学生却似会非会。既然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效果不明显,我们要考虑是否调整我们的教学思路,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谱子和三段歌词的学唱上,不要太在意一定要完成三段歌词的学唱,对多段歌词的歌曲,可以留出几段让学生课后自学,把有限的40分钟时间,多一点给学生实践、体验、表现和编创属于学生自己的音乐上,学习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丰富了,教学效果也必然会更好。

感 悟

分析完徐迈老师上的《嘀哩嘀哩》,给我总的感觉是:这节课容量很大,设计的教学方法看似简单却招招深刻,并全都来自歌曲作品本身。这就是她和莎拉教授能不畏惧任何题材上课的诀窍。因为,能进入教材的任何一个作品,都是千挑万选的中外经典作品,每一首歌和每一支乐曲,都有着独特的音乐特点和作品风格。这需要我们有执著的研究精神和科研态度,去挖掘和探究适合作品本身的教法,方能引出富有意义的教学思路和亮点。

如果我们少一点对钢琴、电脑设备的要求,多一点在教学内容的研究上下功夫,让我们从思想到教法,破一破我们长期养成的“说音乐”和“解读音乐”的程式化教学模式,自信和大胆地开发属于我们教师自己的肢体语言,用好我们的耳朵和嗓音,我们定能找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奥尔夫教学法”之路,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定会走出“教育结果体现不充分”的困境,真正体验到奥尔夫教学法给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8

关 键 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声势节奏 普通高校音乐教学

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方针的推进,高校音乐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运用更加科学、进步和具有创造性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和成功的音乐教学法之一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它的以人为本、提倡原本性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受到了音乐教育界的普遍欢迎。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由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是一种着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的教学方法。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奥尔夫教育从原本主要面对儿童的扩展到中学音乐课堂、成人教育、音乐治疗、老年健康等各个领域。由于其互动的教学方法,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原本性教学的理念非常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针对普通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文化水平较高但缺乏审美能力,音乐素养严重不均衡及其特殊的心理特征等情况,合理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于课堂教学之中,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声势节奏教学,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普通高校学生(非音乐专业),既不能像儿童一样慢慢地学,又不能像音乐专业的学生那样系统地学习,而且其身心特点和学习、生活状态也决定了其速成的要求。

在学习初期,教师编排节奏游戏,由学生共同用声势活动的身体节奏(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表现出来,节奏类型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为主,例如一般的流行节奏,可伴随同类型音乐进行。这个部分完成后,可以进行综合练习,进行不同类型节奏变化并适当加入一些简单的表演(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乐器演奏活动的声音造型,可以选择简单而少量的乐器。随着学习过程的进展,还可以进行一些嗓音造型,但这个部分可以安排得少一些。要以声势节奏贯穿教学的始终,逐渐增加学习内容,让原本抽象的音乐理论变得简单易懂,这不仅让学生体验了音乐的美妙,还让他们理解了乐曲的体裁、曲式结构和风格特点。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了音乐学习的角色。当学生进入角色以后,其表演欲和创造欲就会被激发出来,对后续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以东北财经大学的学生为例,由于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受到的音乐教育差异很大,造成后来在音乐理论学习上的快慢不一的情况。在进行了声势节奏训练(流行舞曲、弗拉明戈舞、踢踏舞等)以后,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变被动为主动,使后续学习进行得很顺利,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侧重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声势节奏教学来指导学生进行即兴性表演和创造性活动。“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部分。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以后,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寻找各种可能性,比如学生用自己的声音、体态、乐器演奏等等进行即兴发挥、创造,还可以创造自己的记谱法。如奥尔夫所说,自己去创造音乐才是最重要的,当学生用并不专业的音乐材料和手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时,就像音乐大师的创作一样有意义、有价值,教师要给以鼓励和认可。

转贴于

一堂成功的奥尔夫课往往会给人以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受。作为参与者的学生们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创造自己的音乐。学生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过程中能够经历一种通常只有专业音乐家才有的合奏感。简而言之,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活动、用原本性的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声势节奏教学还应该从我国的本土文化出发,弘扬民族音乐,扩大音乐教育的范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要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高校学生和中小学生一样,接受民族音乐的教育都远远不够。当代的年轻人在接受本民族的音乐时甚至要比接受西方音乐还吃力。要提高民族素质,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从本土文化出发,在音乐活动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运用。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民间音乐博大精深,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教学中丰富的素材。不光是运用本民族的音乐,在音乐的民族性始终不渝地永葆青春的同时,音乐也正日益向着共通、共融的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教育,都日益把其他民族 (尤其是音乐文化发达和具有光辉古典传统的民族)的音乐包括进来。只有这样才有助于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昌盛。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中也选用了西方各国各民族的音乐。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面临着与世界接轨的挑战。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奥尔夫教学法,以声势节奏教学为手段,让学生用身体感受、学习不同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特有的节奏、旋律和结构特征,并在创作中与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这种理念本身就是超越一般意义上的音乐教育。

总之,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创造性的教育方法,它的综合教学模式给受教育者创造了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运用其中重要的原本性节奏进行音乐教育,针对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个体音乐素养差异悬殊的特殊国情,可以说是一种应用性非常强的音乐教学方法。我国普通高校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学到大量的音乐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又可以与他人共同学习,加强互相之间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达到提高全面素质的要求。侧重于声势节奏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简便易行,符合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条件,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事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上一篇: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收费站业务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