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

时间:2022-09-24 03:05:41

浅谈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对农业生态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破坏情况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越发严重,关注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生态水利工程现状入手,以此为基础,探讨工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并总结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以期为完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设施是农村发展农业必不可少的的重要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发展提供必备的水资源条件,为提高农田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农业生产依然面临着气候、病虫害等不可预料的未知风险,水利设施的建设又是重中之重,然而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工程可以通过协调资源供给,防范自然灾害,进一步保障农业生产与生态循环的有利发展。

1 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是通过建立有利于促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运作机制,照顾到人和自然对水利的共同需求,把人和水体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要素来考虑,实现水生态系统改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生态水利”是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以节约、生态为原则,以合理、科学为标准,以农田改造与设施建设为手段,以实现增产、增收为短期目标,以优化农田结构、实现生态健康发展为长远目标。生态化水利工程是农业建设的新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使人和自然友好和谐相处,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浪费;可以说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工程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是健康高效的农业发展方式。此项工程的建设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有重大意义。

2 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工程现状及建设思路

2.1 水利工程现状

由于水利工程设施的不断完善,灌溉面积的不断上升和灌溉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我国农业的发展稳定,粮食产量也得到有效保障。改革开放后,农村体制改革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释放了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使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得意扭转[3]。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我国一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解决了我国农业发展中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并实现了其能源价值、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但是在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却没有注重其与生态环境的高度结合,现有水利设施的建设很多都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界平衡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大大影响了子孙后代对自然资源的再利用。过去水利设施的建设都没有遵循节约,生态的原则,都是盲目的利用开采。

2.2 节约型、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思路

2.2.1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在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管理者或负责人要有远见,不能贪恋于小利益,要具有战略性的目光,足够的安全观念,这样才能不因小而失大,才在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的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工程实施前,应使全体人员熟悉安全施工的相关准则,注意平衡水利工程实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应本着安全和效益相互促进的原则进行施工,才能兼顾各方利益[4]。此外,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着重控制农业污染源,科学合理施肥,尽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化。

2.2.2 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以土地的合理利用为前提,避免水土保持的短期行为,要有长远的规划,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建设生态化水利工程,为生产、养殖、种植、生活提供足够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2.3 农业技术与水利工程相结合

建设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工程需注意将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工程养生物,以生物护工程,达到“土蓄水,水养林,林固土”。同时要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增加植被覆盖度,注重改善农田小气候,以及小型农田生态圈的形成[5]。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因为认识不足和资金短缺影响生态化水利建设。在坚持节约原则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工程、生态、农田、农民间的相互关系,从各个方面和各个视角平衡资源,做出最经济合理的工程方案,把控工程各环节,做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3 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越发严重,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河流和田地被污染也随之而来。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农业的高效发展,而节约型、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贯彻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遵照了因地制宜的科学理念”、“坚持了我国的保护以及修复生态环境的原则”,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缓和这些不利因素,把这些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4 结语

节约型、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再初期的工程设计以及后期的工程施工中都要坚持节约的原则、以生态化为核心,工程的设计、施工、施用、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要秉着“节约”与“生态”的原则。节约型、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要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以破坏和牺牲环境为基础和代价,在水利建设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为只有这样,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才能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造福子孙后代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赵丽丽. 论节约型、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J]. 才智,2014,27:317.

[3] 吴向东. 浅谈生态、景观与传统农田水利的融合[J]. 工程与建设,2011,v.25;No.7402:188-189.

[4] 鱼淼. 论节约型、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J]. 科技资讯,2015,v.13;No.39401:108.

作者简介:

李小仪,女,汉族,河南睢县人,1989年12月--,本科学历,现任河南省惠济河睢县管理段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河道管理等水利工作。

上一篇:四号线接触轨膨胀接头补偿问题探讨 下一篇:浅谈高原水利施工管理及发展节水农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