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动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4 02:29:31

浅谈“三动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历史教育;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22-01

从教七年,每一天都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历史课让学生终身受益。可是每一次都找不到能让自己非常满意的答案,每一次的实践总有些许的不完美。我想教育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但是我希望在这门缺憾的艺术里不断的琢磨不断的实践,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新课程理念,三动模式等一系列新鲜词充斥脑海时就像全身注入电流,给我的历史课堂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三动模式”让我的历史课堂活起来。让我的孩子们动起来。

我所理解的“三动模式”是自学启动,精讲互动,合作互动的结合,接下来着重谈谈这三种模式在历史课上的呈现。

一、自学启动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光听讲,不融化,不会成材。惟有入学而取得了自学的本领,才能成材。”可见自学对于一个人发展的意义。教师要注意自学启动不等于自学,自学是在没有教师授课或指导的情况下学习,但我所提倡的自学启动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在学生自学内容时,我会在课前布置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思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任何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例如《鸦片战争的烽烟》这一课时我设置如下问题:虎门销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要销烟?如果没有林则徐,鸦片战争是否就不会爆发?在思考的过程当中要求学生按照课文思路理出一个粗略的提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主动求助,因为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帮助,培养民主的和谐氛围,达到一个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境界。

在自学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真正关心学生的感受,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更应该关心学生对这一事件的个人看法,有自己的主见,对历史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我想这才是自学的关键。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培养学生成为真正会自主学习的人才。

二、精讲多动

新一轮的教材改版后,历史与社会的教材结构体系单元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国内历史与国外历史穿行,有些甚至是对比出现,诸如《郑和下西洋与哥仑布航海比较》。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难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加深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一堂课仅仅通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精讲,这里指的精讲不是教师口若悬河的侃侃而谈。哪些内容要讲,哪些内容不讲,要讲多少,教师心中要有数,教学的重点必须讲,难点要讲透,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精练富有条理的生动的语言把重难点讲清楚。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求学生多动,要求学生课堂中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意味着多发言,多发言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教师的问题设置是关键,问题太难学生回答不上,无意义的问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历史课堂资源丰富,教师可以采用图片,故事材料,影视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比如讲洋务运动这一课时,我们从感兴趣的人物李鸿章开始,继而走近李鸿章背后的洋务运动。学生有兴趣才能多讲,多发言才能让课堂活起来。

除了多发言还得多动手,历史课不是机械的抄笔记,而是要把教师精讲的东西记成笔记,并对自己的笔记作归纳和标记。我鼓励学生上白板画图写字,历史课的人物名称事件中错别字是大忌,往往一个字一分,对学生的错别字我要求非常严格,例如班里有一位学生金瓶掣签字的“掣”字写成了“挚”,这样的分数丢失很可惜。同时我要求学生把历史与地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例如上《新航路开辟》,我要求学生上台来画四条航海路线,实践后每次考这个我们班学生几乎从不出错。即培养了动手能力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动口动手是基础,动脑才是关键,历史课本中经常会有对历史人物的辨析,例如如何评价秦始皇?这样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好坏来评判。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在课外阅读有关他们的资料,不仅增长知识,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形式,让学生动起来。

三、合作互动

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只有合作互动,课堂才富有生命力。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一样重要,生生互动可以在同学之间产生共鸣,生生合作也一样,培养学生的团结能力和合作精神。

新课程强调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建立学生的合作关系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合作时间,如果时间只有一分钟,我想再优秀的学生也讨论不出任何东西,一分钟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小组间的同学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力合作,不能按照某个人的意见左右了整个小组,避免合作流于形式。合作小组的搭配要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一个综合素质搭配,以4~6人为一小组,小组内设小组长一名,并且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尝试。使每个人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合作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更多的鼓励,更多的尊重。

总之“合作互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如果教师在这一环节培养好了,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交往中就能更上一层楼。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教学又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门缺憾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去更新知识。 “三动模式”与我的历史课堂有机的结合给了我新的思路,为我开启崭新的起点。将来某一天我的学生回忆起我的历史课堂是幸福的,有趣的。我想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和知足啊!

上一篇:创建和谐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成长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如何激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