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摆药室工作管理与体会

时间:2022-09-24 01:46:44

浅谈摆药室工作管理与体会

【摘要】 加强摆药室工作管理是保证患者服药安全性的关键措施。本文从加强摆药室卫生管理、加强摆药操作流程管理、加强药品存储管理、加强摆药人员素质培训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摆药室; 药品质量; 管理; 体会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84

开展中心摆药,可以使药品合理调配,提高药品的周转利用率,降低损耗,堵塞漏洞,避免积存与浪费,充分发挥药品的性能,建立中心摆药室也是提高医疗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2年1月实行全院微机联网管理工作至今,随着工作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微机管理功能的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摆药室的工作效率,基本无摆药差错事故的发生,得到各病区护士的一致好评,现将工作管理与体会报告如下。

1 加强卫生管理

严格摆药室的卫生管理,控制药源性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1.1 摆药设施的卫生管理 摆药前做好药匙、量杯、三色服药杯、剪刀和开瓶锥的清洁与消毒,摆药后彻底清洁消毒摆药台、核对台、座椅、门把手、鼠标、地面等处。每日中午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一次,每次2 h,防止空气污染,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效能并定期更换。摆药室配备两套磨口瓶,每月定期更换并清洁、消毒一次。平时加强监督各科室服药盘的清洁工作。杜绝拆零口服药经摆药器具、储药瓶和空气造成的污染。

1.2 摆药人员的卫生管理 摆药时摆药人员必须着装整齐,戴隔离帽,洗手后戴口罩、手套,严格用药匙盛取口服药,严禁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得佩带手链、戒指等可能污染药品的饰品。所有摆药人员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患有精神病、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患者,应立即调离摆药岗位。

2 加强摆药操作流程的管理

2.1 加强摆药前口服药的储备工作

2.1.1 口服药品的领取 定期申领口服药品,根据近期用药情况,本着多用多领、少用少领、不用不领的原则进行领取,对于药库没有而又急需的药品,摆药室和药房可以相互调拨使用,这样既增加了药品的周转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药品的积压。

2.1.2 拆零口服药的储备 为了提高摆药速度,每日上午上班后,需要将大部分药品拆零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储药瓶内,储药瓶全部为棕色磨口瓶,瓶上注明药名、剂量、有效期、批号、开瓶日期,按类别固定位置排放于储药瓶架上。补充拆零药品的原则:(1)根据昨天的用药情况,准备当日用药量,按“先进先出,近期未出,陈货未尽,新货不补”的原则进行储备。(2)本着避免药品暴露于空气中或减少暴露时间和避免污染的原则进行储备。(3)用完一个批号(或厂家)的药品再拆用另一批号的,先用近效期的后用远效期的。

2.1.2.1 瓶装口服药的拆零原则 用药量多的可一次性倒入1~3瓶,倒入时先将储药瓶内剩余的少量药品倒入自制的小簸箕内,最后再倒入储药瓶,做到了早开启的药品早使用,避免了少量的药片在储药瓶底部长期积压,导致受潮、过期失效;用量较少的要用原瓶,瓶上注明开瓶日期,但原瓶口较小、药匙不能伸入的可倒入储药瓶,待全部用完后再倒入另一瓶。特殊用法的瓶装药品,其外观又不宜与其他药片相分辨时,需在摆药前先用药品包装纸包好,以备病房护士挑拣,如地高辛服用前需先测量脉搏、心率,当脉率低于60次/min时即停止服用[2]。

2.1.2.2 铝塑包装口服药的拆零原则 用量大且无特殊用法的药品可提前剥离铝塑泡罩包装放入储药瓶备用,但存储量不宜过多,保证当日用药量即可;特殊用法而用量又比较多的可带铝塑泡罩用剪刀分片(或粒)剪开,放入储药瓶备用,可加大储备量(7 d以上),如多潘立酮、莫利、阿卡波糖等需餐前或餐中服用的药品,带铝塑泡罩便于病房护士从服药杯中的许多药片中挑出提前给患者服用,又避免了药片暴露在空气中受光照、湿度、理化因素的影响而降低药效,如阿卡波糖在温度超过25 ℃,湿度超过60%时可吸湿分解、变色失效;用量很少的铝塑包装药品,可放在摆药台的抽屉中,用时带泡罩一起剪入服药杯中。

2.1.2.3 分劈药片的储备原则 许多口服药在临床应用中,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或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为了得到一些药品的最低有效剂量,减少毒副反应,常将一些药片分劈使用。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避免污染,摆药室尽量不提前储备分劈药片,对使用量较多的可提前准备1 d左右的用量,如倍他乐克(25 mg/片)常开的医嘱剂量为12.5 mg(1/2片)或6.25 mg(1/4片)。有的将8种口服药品各5片分劈后用分析天平称重,结果表明,8种药品的分劈片中,有56.25%不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3],楼英彪[4]的报道更低,对10种处方药片,每种10片,共200个分劈半片进行了称量测定,只有3种(30%)符合USP标准。可见,使用药品分劈片,大部分达不到药品的理想有效剂量,建议临床医师尽量避免开分劈药片医嘱,可选择作用相近的整片的药品种类。

2.2 摆药操作流程的改进

2.2.1 根据摆药时间设专人摆药 笔者所在医院共设床位400张,分8个病区,日均摆药近400人次,而摆药室只设摆药台一处,工作人员3名,药品种类达300余种,摆药设施少,人员紧张,工作量大。在此情况下,摆药室负责人与各病区主任、护士长根据工作实际,将各病区口服药的摆放分为上午摆三个服药盘,下午五个。各病区服药盘根据患者床号顺序逐个摆放三层服药杯,床号、姓名均贴在服药杯最上层的盖上。上午摆药时三层服药杯的摆药顺序由上而下依次是“当日12 am、当日6 pm、明日6 am”,下午摆药时三层服药杯的摆药顺序由上而下依次是“当日6 pm、明日6 am、明日12 am”,上、下午摆药次序不同,如若上、下午由一人摆药,很容易发生摆放服药时间次序的混淆。对此,笔者所在医院领导将摆药室人员由两人增加为三人,保持每日两人上班,实行由一人负责上午摆药,另一人负责下午摆药的工作模式,改变了过去上、下午由同一人摆药的工作方法,杜绝了由于产生“思维定格”模式而造成的摆错服药时间的发生。另外,工作量的合理分配,有助于摆药人员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缓解视力疲劳,避免了摆药差错的发生。

2.2.2 严格根据医嘱单摆药 病区护士提交口服药医嘱后,摆药室人员发放各病区的医嘱并双层打印,先发临时医嘱,因种类和数量较少,多是下午摆药病区的但必须中午服用的药品,早打印可不必让病区护士等待很长时间。长期医嘱单在摆放时由于上下两患者的医嘱紧密相连,摆药时容易看错行而出现错摆,针对此问题笔者采取了摆药前先用红笔在两患者医嘱间标识,做到摆药时对每个患者的医嘱一目了然,然后依照医嘱单按床号和姓名逐个进行摆放,杜绝因看错行而出现的错摆现象。摆药时要认真专心,注意力集中,不与人边交谈边摆药,摆完后在医嘱单的“摆药人”处签名。现行的对照医嘱单摆药的制度,改变了过去对照服药卡片摆药、单层打印医嘱单、每周核对三次长期医嘱单与服药卡片的工作方法,杜绝了因服药卡片上医嘱的漏停或漏写使患者多服或漏服药品而造成的对患者疾病治疗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2.2.3 实行摆药后双人核对制度 一个服药盘摆完后,必须由另一名摆药室人员负责指导该病区护士进行药品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分别在医嘱单的“核对人”处签名。核对时,病区护士不得用手接触药片,可每人发放一个服药杯、一把药匙进行核对。这样双人核对,因摆药室人员比较熟悉药品的剂量、外观、颜色和形状,如有错摆的药品,很容易被发现,不至于病区护士因对药品不熟悉而只会数服药粒数而造成差错。双人核对,还可让病区护士很快熟悉各种口服药的剂量、外观、颜色、形状,提高其核对准确率。双层打印的医嘱单一份由摆药室留存,另一份由病区护士带回病房,以备发药时参考。现行的二人核对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药品核对,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

3 加强药品存储管理,保证药品质量

严格根据药品的理化性质,密闭、遮光保存药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储药柜用木质或不锈钢材质的,置于阴凉干燥处。摆药室配备了冷藏柜,需冷藏的药品置于冷藏柜中,随用随取,并提醒病区护士领回病房后放于冰箱暂存;易潮解、怕光药品,拆零后置于密封性能好的有色磨口玻璃瓶存放,放于阴凉干燥处。摆药时不可提前打开储药瓶盖,应现用现开,随时拧紧,改变了过去摆药前将所有的储药瓶盖提前打开、用手摆药的工作方法,减少了药品受光照、湿度和空气的影响。建立效期核对登记制度,设专人负责,责任到人,规定每月检查一次药柜药品有效期,对有效期在6个月内的药品填写近效期药品明细表,上报药剂科负责人等待处理意见。建立近效期警示牌,临近效期前1个月内的挂牌警示。对摆药台上的储药瓶由专人负责检查有效期,逐瓶查对,对接近效期药品及时处理。每月底盘点一次,检查药品账物相符率,做到每月账物相符率均在98%以上。

4 加强摆药人员素质培训

定期组织药学知识讲座,使摆药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口服药的作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存储保管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人人做到摆药时严格无菌操作,保证了药品质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提高每个摆药人员的责任心,端正其工作态度,使其具备很强的慎独精神,不换药,不给患者用过期药品,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经过10多年来病区集中摆药的工作实践与管理,随着摆药流程的不断改进,本院做到了历年来无摆药差错事故发生,杜绝了药品流失和库存积压失效的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口服药品经多个环节传递过程中的污染现象,保证了口服药品的质量,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用药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曹慧敏,吕淑蕴.中心摆药室差错原因分析[J].护理研究,2006,6(6):66-67.

[2] 石凤鸣,陈蓉.医院药房拆零药品规范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0,5(6):139-141.

[3] 朱婉贞,周易燕.不能忽视病区药房摆药对口服药品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事,2007,16(5):42-43.

[4] 楼英彪.病区药房配发的分劈药片的重量变异性[J].安徽医药,2005,9(4):2901.

(收稿日期:2011-12-19)

上一篇:早期CBP治疗重症产科DIC和MODS 下一篇:蓝芩口服液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