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发电企业如何做好员工的“心灵美”工作

时间:2022-09-24 01:19:14

浅谈国有发电企业如何做好员工的“心灵美”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4)06-000-02

摘 要 作为省属国有发电企业,浙能兰溪发电公司通过搭建“多维”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平台,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建立职工心理疏导预控和危机干预机制、丰富活动载体和加强思想引导等举措,积极疏导排解员工不良情绪,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凝聚人的人本思想,让员工的心更美更健康,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营造了蓬勃向上的和谐氛围。

关键词 国有发电企业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随着越来越多的85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加入企业这个大家庭,浙能集团在关爱职工和构筑和谐内部环境上更加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加强了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作为浙能集团“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试点单位,浙能兰溪发电公司深入探索“心灵港湾”工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作为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补充,引导员工保持健康心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2013年7月,兰电公司被授予浙江省“心灵港湾工作坊示范点”称号。本文主要介绍浙能兰溪发电公司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上的实践与探索。

一、形势凸显美的“心”重点

1.分析形势,调研需求。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播手段迅速发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浙能兰电公司在浙能集团公司指导下实施“心灵港湾”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探索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适用于当前的整体形势。经过先后在多家单位调研并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着力将好的经验做法吸收转化,使“心灵港湾”工作更加贴合电力企业实际,涵盖并贯穿、落实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之中。

2.分层分类,多向发力。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形势出发,兰电公司在“心灵港湾”工作上采用分层分类多向发力的方式,宣传发动、鼓励引导员工保持健康心理,拥有美丽心灵,如课上课下培训,线上线下调整,自我感悟和视觉影响等等。在课上课下培训方面,组织开展情绪与压力管理、身心健康知识、积极心理学等全厂性培训,在领导干部专题培训中安排“员工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课题。同时,公司三名政工干部通过外出培训和自学,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一些班组长也利用培训所学知识在班组内传授简单解压调节方法。

在线上线下调整方面,兰电公司建立了心理测试平台,开展抑郁自评、社交焦虑自评等,让员工自行测试,掌握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情绪疏导。根据门户网站改造计划,搭建“心理在线”专题网站,开通员工论坛,倡导“双向交流”,指导员工适时调节心态,分享快乐。同时,编制《阳光心理 和谐兰电》小手册,除对心理健康、情绪控制等基本常识进行简单介绍外,还以贴近员工日常工作生活的案例讲解形式提出相应对策与方法,帮助员工减少困惑和烦恼。

在自我感悟和视觉影响方面,除前面提到的小手册外,兰电还制作了“心理健康歌”的台历卡片,由企业吉祥物“兰兰”和“能能”的漫画让心理疏导工作以更加活泼生动、平易近人的形式进入员工的工作生活,提醒员工自我感悟、自我调整。公司还策划实施了一些党支部、班组结合部门、班组文化建设的“心灵港湾”上墙工作,发动员工观看企业流媒体平台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等,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对“心灵美”的探索和实践。

二、行动激发美的“心”感触

1.在创新载体上下功夫。要抓住员工的眼球,引起员工的兴趣,就得在工作载体上花心思、动脑筋。老生常谈的活动员工没有兴趣,必须不断的创新,让员工有新鲜感,但同时又能够有内涵,能够从员工心底激发出对“心理健康”的“美”的渴求,主动参与,主动展现出自己的“心里美”。

两年来,兰电公司开展了“职工家属访兰电”、“成长林”、“开心农场”、“寻找最美劳动者”等较有特色的活动。“职工家属访兰电”活动让家属通过了解企业的文化,倡导让“小家”更融洽地融入“大家”,让“大家”更和谐,让“小家”更温馨,共建美丽“家园”;“成长林”主要针对青年员工,重点是新员工,鼓励和引导新员工参与“成长林”,积极倡导一种“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的长期关爱机制,加深青年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开心农场”面向全体员工,倡导通过亲身的劳动来收获累累的果实。员工利用休息时间在农场开心的劳作,最终也收获到了毛豆、番茄、花生等成果,建立起了企业与职工情感的纽带,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五一节前后,兰电还开展了“寻找最美劳动者”活动,让员工以自己的角度发掘身边的最美的劳动者,宣传先进人物及事迹,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最美”本质。

此外,一些党支部还组织党员群众的交心会,就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比如子女高考、家庭教育等展开讨论、交流经验。一些党员群众还提出了利用微博、QQ群共享等进行党课学习、沟通交流和心得分享,在QQ群中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让一些平时不善言语的职工群众发表自己的看法,拉近了员工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提升了党支部特别是涵盖部门较多的科室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一些员工也反映交流过之后,突然发现换个角度看问题,可以发现丈夫、孩子或者同事身上更多的“美”的地方,做起事来心情完全不一样。

2.在统筹兼顾上做文章。企业日常就会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如果再针对“心灵港湾”工作开展活动,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让员工反感。关键就在于要统筹兼顾,想方设法把该项工作融合到日常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比如每周三组织的徒步活动就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效果。该活动由公司健身协会组织,参与的人中有领导干部也有班组职工,有四五十岁的老师傅也有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大家一起走走路,出出汗,在这过程中拉拉家长里短,道道掏心窝子的话,看似简单的活动可能就解决了平日里较难解决的职工思想问题。此外,结对助学等志愿者活动也是通过自身或身边同事的行动,激发和鼓励员工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人,理解他人的难处,善于看到自己和他人善良的美的一面,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三、目标引领美的“心”健康

在多年来开展系统关爱工程工作的基础上,兰电公司着力将“心灵港湾”工作融入企业方方面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企业氛围更加和谐活跃,职工心态更加阳光健康,也涌现出了一些“最美现象”――坚持献血十三载的最美浙能人鲍伟明,同时资助5位贫困学子的爱心职工唐雄杰,关键时刻敢于帮助摔倒老人的热心职工,高温炙烤下坚持在现场抢修的锅炉班职工等等。经过认真的思考分析和实践,在引导企业员工追求心灵美上,主要有三条经验:

1.转变观念,改变心态。首先要认识到“心灵港湾”工作是企业正常政治思想工作的一种有益补充,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其发挥的作用越加显得重要。其次,要改变员工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把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疾病、精神病等区分开来,引导员工认识心理健康是情绪、情感及性格方面的健康状况,能够从更快乐、更幸福的角度出发,调整心态、控制情绪等。此外,该项工作要找准定位,融入到文化建设上,例如兰电公司的“校园”文化突出培养人、教育人、成就人和尊师重教、报效企业,营造了一种和谐向上的氛围,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

2.融入日常,贴近群众。“心灵港湾工作”必须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在各种活动中去倡导一种快乐、幸福的工作生活的心理状态。以新员工的培养来讲,兰电就为他们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培训套餐”,从生理到心理等各方面都考虑在内。另一方面,要想让“心灵港湾”工作融入日常、贴近群众,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与职工群众接触最紧密的中层领导干部、班组长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他们是此项工作最主要的推动者。

3.特色活动,亮化效果。除了要结合日常工作外,开展“心灵港湾”工作还必须开展特色活动,强化出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越是做得好的工作,被越多人认可肯定的工作,工作起来就越有劲头,就会做得更好。比如送《阳光心理 和谐兰电》手册到职工手中,“书香育人、助力发展”主题读书活动,“文化与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等等都大力倡导勤奋学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有效地推动了员工对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认识,实践和进步。

上一篇:正确疏导员工情绪的方式方法 下一篇:班组安全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