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建筑景观的更新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24 01:14:37

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建筑景观的更新与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富于个性特色的农村景观也在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和破坏。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创造宜人的具有农村空间特色的环境景观。关键词:城市化 新农村 建筑景观更新与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process of rural urbanization, the rural residents have a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Howev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area, the landscape with local feature has encountered destruction and neglect of various degree. Therefore, we shoule build a pleasant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with the rural space feat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new countryside;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K928.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新农村建筑景观现状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农村建设得到了改善,但是村落景观却不容乐观:乡村固有的乡土风貌和秀丽景色遭到了破坏,建设后的农村景观雷同,丧失了乡土特色,淡化了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原因是:1.1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当前的农村规划滞后,多数的村庄总体规划没有和近期编制的市域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有一部分对农村未来的发展定位不够准确。不尊重农村的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不考虑农村的环境特征,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缺乏吸引力和实用性。1.2农村特色景观丧失农村居民对其居住条件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在缺乏正确观念指导的情况下,城市的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误导着农村居民的建设思想,造成了农村建筑布局和景观环境混乱,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乡土文化不断丧失。2、传统聚落空间布局对建筑影响因素分析农村聚落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及周围环境的综合体,是一种直观、综合的人文景观。2.1因地制宜中国人民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讲究建设之初的相地,注重周围环境的质量,随坡就势,所建聚落一般与自然环境形成了很好的融合景观2.2核心场所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村落在发展所形成的以物质形态或精神形态为中心聚落的布局特点,是人们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适应和改造,是人的行为和需求的最直观的反应。2.3风水观的影响风水学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一统的观点。风水观从积极方面看,有尊重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成分,它讲究选择既实用又景观资源优美的宅基和聚落环境。2.4商业的影响沿街“前店后宅”或者“下店上宅”的住居形式,大大发展了街道在传统聚落中的作用和使用,对聚落的空间结构的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5水系的影响传统聚落的形成受水系的影响很大,紧邻水系既能满足生活用水的需要,又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和便利的交通。3新农村建筑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从农村整体环境景观上进行把握,应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五项原则。3.1因地制宜原则农村有特色的民居庭院等要素都是宝贵的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原本的景观特征,使新建景观与当地环境和谐共处,更有助于农村景观个性与特色的创造,利用好自然条件,一方面可以保持本土特色,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3.2生态优先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达到经济性、可持续性。 3.3以人为本原则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为人类服务的,所以在考虑大环境生态性的基础上,更多要考虑的是人的需要,从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出发,营造宜居、实用的人居环境。3.4可持续发展原则农村地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建筑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3.5创新性原则要协调好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使景观能够成为人类的一部进化史,使我们的设计能够让世人看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程和痕迹,看到景观变迁的历史。4新农村建筑景观的更新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居与现代人的生活之间表现出了许多矛盾,许多传统民居很难适应现代人精神生活的要求。“从设计对象中发掘建筑的文化内涵,并加以时代的创造,丰富建筑艺术的表现力,这是我们一贯的追求”—吴良铺。许多传统民居经过长期演变,仍蕴含着丰富且朴素的环境理念,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传统建筑由于其文化地位、文化价值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方面,对于体现传统建筑艺术或古代文化风貌的有保留价值的传统古建筑,要采取妥善保护的方式,另一方面纯粹单一的保护老建筑,并不能使其真正焕发生机,没有功能依托的建筑最终还是要灭亡的。因此对于农村建筑景观的设计需要注重农村特点,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建筑的遗产又要进行创新。4.1保护古建筑,增加文化底蕴古建筑是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是承载历史进程的标本,这些文化底蕴是古建筑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最直接来源。4.2挖掘老建筑自身的空间特色,与新建筑结合以满足新的功能要求历史建筑的扩建和改造,一是“创新”,即在保护原有建筑面貌的同时,采用创新的方法,设计出与原有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的扩建部分,通过对比产生和谐。二是“和谐”,即历史建筑与其扩建部分都要用一个整体的周边环境来衡量。新的建筑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但从另一方面又需要与周边的环境对话,融入整体的环境之中,保持建筑的有机性和整体性。4.3建筑造型应在统一中塑造特色建筑造型的个性化有多种途径,可借助新技术、新材料的优势在质感和构造上进行拓展,在体量上别具一格,还可以在建筑细部,如门、窗、檐口、阳台等上面推陈出新。既可在细部上实现个性化,也可在结构上显示魅力。4.注重场所气氛的营造,体现人文环境传统建筑由于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场所精神,给现代文明带来特殊的人文感受和历史回忆。从其人文价值入手,利用其特有的环境和氛围,使其在新的环境下焕发新的光彩。尽量采用本土材料如毛石、片石、灰砖、青瓦,能够体现地方特色,提升人文环境品质。参考文献:[1]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1996[2]刘沛林、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1998[3]张佳路,传统聚落与现代城市居住区居住理念的对比[D],昆明理工大学,2006[4]张禾、丑国珍,传统民居的审美意识闭,四川建筑,1999[5]彭一刚,传统农村聚落景观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6]王湘购,论传统民居对现代居住建筑文化的启示[J],南方建筑,2004[7]吴超明,浅议历史建筑的更新与发展明,科技经济市场,2006

上一篇:探索哈尔滨打造绿色城市新途径 下一篇:半固定式灌溉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