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方法的分析

时间:2022-09-24 12:47:21

基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方法的分析

【摘 要】介绍案例教学的相关概念,发掘目前高中学科教育特别是地理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由此探索出一条推进高中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途径,促进素质教育政策的开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标;地理学科;案例教学方法;

1.前言

众所周知,着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多年来都没有度过的瓶颈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上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这种种问题都表明,高中的基础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式,亟待改革。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这是一个理论性很强,同时需要学生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卓越的实践能力的专业,这就需要基础教育上的双重侧重,不能只注重理论,也不能只注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

2.教学的相关概念和当前现状

2.1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2.1.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是近年来政府和教育部门提倡的,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水平、能力、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素质,来为培养多方面人才打下基础的教学方针和教学模式[1]。

2.1.2新课标

新课标是指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采取的教学标准,是整个教学活动赖以展开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在政府和教育部门各方面专家齐心协力地努力下制定出来的,代表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要求和总方向[2]。新课标不仅包括宏观上的教育方针,覆盖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的执行,同时也包括微观上的每一学期、每一周甚至是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2.1.3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方法,是在学习西方以及总结我国长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上,老师布置课题,同学分工合作查找资料,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老师一定程度上的指导,而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3]。这种教学方法真正地实现了教与学的紧密结合,老师摆脱了过去一味“灌学”的现象,学生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了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为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地理学科教育的现状

过去在传统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只重视基础理论的教育,课程设置古板而缺少变化,致使学生经过专业的培养却根本没有掌握实际的能力,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所学习的东西却根本没收到成效,最终由于缺乏必要的地理学素质而与地理无缘。

所以,针对以上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探索案例教学的新模式,致力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案例教学的方法并没有实现全方位的利用,也根本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方面,上到领导下到老师,案例教学的方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应用上也不成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理论脱离实际、课堂陷入混乱的弊端。

另一方面,学生长期接受传统的教育理念,不适应素质教育政策下开展的新课标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采用,反而使得学生不能抓住重点、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由于合作学习能力的缺失,也使得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成果。

3.建议措施

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推进高中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建立合乎素质教育政策下新课标教学的新体系,真正将案例教学这一先进的方法应用到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去,以促进素质教育政策的开展,是摆在政府、学校和学生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3.1对于政府来说

首先,在政策上,坚持素质教育的理论不动摇,坚持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相结合的总方针不动摇,鼓励高中在大的方向不变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发展,同时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学校地理教学呈现与现阶段教学不同的风貌。其次,在资金上,加大政府对学校的资金投入,为学校发展案例教学提供资金保证。

3.2对于高中自身来说

3.2.1加强实践工作

地理学科可以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运用案例教学法构建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而能力培养可以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3.2.2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再教育

教师要自觉地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习素质教育理念下新课标的各项要求,增加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这种学与教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水平自然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3对于学生自身来说

学生必须自觉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根据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课程要求,自觉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操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图书馆等现有的一切资源,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卓越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成为新时代社会上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4.结语

综观全文所述,发展素质教育是新世纪以来提出的新课题,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随着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政策战略性调整,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目前来说,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还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在政府、学校以及学生的参与和努力下,这种僵局终会被打破,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终会寻找到融合的途径,达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资料】

[1]焦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2008,(06):2-4

[2]李端蓉.基于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的案例教学研究[D].2006,(08):2

[3]侯建成.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误区与价值建设取向[J].地理教学.2013,(01):40

[4]王春禹,常丽.基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方法探究[J].教学研讨.2012,(12):243

[5]盘吉军.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84-85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上一篇:郎朗的爸爸不是狼爸 下一篇:杨坤:别墅的每一寸都是我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