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稳健性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

时间:2022-09-24 10:57:25

论会计稳健性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从会计稳健性角度探讨其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会计稳健性的“及时确认损失,推迟确认收益”的特有治理机制可以制约国有控股控股上市公司因信息不对称和委托导致的过度投资。然后,分析国企的股东和债权人为减少国企过度投资带来的损失,对会计稳健性是有需求的,即会计稳健性对国企过度投资的制约是现实存在的。最后,结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特有的治理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会计稳健性在特有的环境中治理作用被弱化。因此,本文最后为了会计稳健性更好发挥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制约作用提出两方面建议。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制约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政府对经理层、公司对政府、公司对债权人的契约关系仍未完全理顺,呈现出薪酬管制、政府干预和债务软约束的治理特征,这些仍不明确的契约安排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问题和信息不对称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过度投资很普遍。过度投资指资金被用于净现值为负的新投资项目,或者不主动从已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中退出,甚至盲目进行多元化投资。过度投资行为使得许多生产要素和资源被浪费,企业风险也增加很多,企业价值被损坏,广大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被损害。本文从影响公司投资行为的一个新的角度——会计稳健性来研究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

一、会计稳健性原则与过度投资行为治理的研究概况

Basu(1997)[1]关于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在学术界还比较认可即“会计人员在财务报告中对于好消息的确认比坏消息的确认有更高程度的标准”,即在事项基本确定发生的情况下才确认“好消息”,或者采取在后续一段期间内确认“好消息”带来的收益;而应尽早积极的确认“坏消息”带来的损失。会计稳健性是会计处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和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产生的最重要的契约原因是为了合理分配管理层、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Watts,1993)[2]。会计稳健性是一项可以协调企业内部各契约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契约得以有效执行的机制,有助于显著减少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各契约参与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此外,稳健性能够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成本(Watts,2003)[3]。目前我国对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如银企关系、股权性质和结构、董事会特征等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朱茶芬、李志文,2008[12];孙铮等,2005[11];刘运国等,2010[14];黎文靖,2009[13])。此外,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及新准则与国际会计趋同的背景下,有些学者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与会计稳健性原则的权衡(姜国华、张然,2007[15];毛新述、戴德明,2009[17];张荣武、伍中信,2010[17])。虽然目前已有很多文献研究会计稳健性,但关于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的研究的文献还很少。

在完美资本市场上,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企业会将资金投资于所有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不会存在过度投资行为(Jensen,Meckling,1976)[4]。但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问题以及管理层“帝国建造”等原因,过度投资在企业中很普遍。国内外对于过度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过度投资产生的原因、过度投资影响及制约因素及过度投资的计量方法等,而当前重点和难点是过度投资制约因素的研究。当前主要是从公司治理的各个角度来研究过度投资的制约,如从债务契约、薪酬契约、独董制度、所有权结构、自由现金流量等角度进行的研究。

二、会计稳健性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的理论分析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必然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导致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并不能完全通过契约来解决,因为并不存在完全的契约,以及考虑到契约的成本问题。因此,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这些冲突可以用公司治理机制来减缓。为了有效监督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验证的会计信息被外部利益相关者需要。而财务报告系统的关键来源是可验证信息,这些信息有利于评价和监督管理层的战略和决策(Watts,Zimmerman,1986)[5]。国内外已经有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如Biddle、Hilary(2006)[6]、李青原(2009)[18]均发现高质量会计信息能通过监督和改善契约,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来提高公司运作效率。而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系统必须具有稳健性。

会计稳健政策的采用,一方面使得企业经理人面临比较高的违约风险,增强了其报酬降低、声誉受损、或公司被接管及被董事会解雇的可能性,增加了经理人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减弱了经理与股东的委托冲突;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盈余中包含了由于稳健而确认更多的损失,使得股东或债权人能够非常及时的获知经理人经营决策中已发生亏损的信息,减弱信息不对称程度,因而无效投资发生时,股东或债权人能够更及时遏制经理人因过度投资而带来的成本(Watts,2003b[3];Ball et al,2005[7])。

第一,稳健的会计政策,要求经理人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的消息要及时披露,使得不好的消息能被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及时获得(Ball et al.2008[8];Moerman,2008[9]),这就使得契约条款的违反,如债务契约,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等能被债权人及股东及时了解,便于他们尽早介入,收回经理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减少其由于过度投资的而引起的成本。

第二,稳健的会计选择那些较低确认利润和资产的会计政策、及时将损失包含在会计收益中,并处罚造成损失的行为。在稳健的会计处理中,如果经理人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或者没有及时从已亏损的投资项目中撤资,在当期的会计盈余中会及时体现这些损失,这些损失的及时确认会让经理人报酬降低、声誉受损,同时要面临被董事会解雇或公司被接管的风险,从而增加了其过度投资的机会成本,并使因过度投资引致的企业价值毁损的直接后果由经理人承担,增加其个人效益的损失,一定程度上使股东、债权人和经理人共同承担无效率投资的损失,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收益损失的非对称性。在这种情况下,失败的项目将被更早发现,经理人也会尽量避免类似业绩差的项目,从而使经理人危机意识增加,降低其投资扩张的欲望和冲动,提高了其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认识和防范(Ball et al.,2001)[10],迫使经理人必须从债权人或股东角度考虑投资效率,进而减轻了债权人与股东、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委托冲突。所以,企业当面对经理层过度投资机会主义行为时,可增加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来缓解增加的成本。

上一篇: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期货程序化在我国的现状及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