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精品课程 给力教师发展

时间:2022-09-24 08:34:14

构建精品课程 给力教师发展

【摘 要】 我校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而开展的、以构建“精品课程”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工作,给教师搭建了不同类型的多样化的活动平台,让教师通过“师德建设论坛”、“精品课程的构建”、“班主任工作论坛”等校本培训或业务辅导讲座这些平台发展专业素质,激发了教师发展专业素质的热情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校本教研 精品课程 教师发展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为了发展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队伍教学创新的水平,我校开展了以构建“精品课程”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工作,实实在在实施“教师成长”的理念。

1 理念先行,重视组织管理

有什么样的理念,将决定什么样的行为。如何让教师在现有的教育能力上得到提高?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专家到我校指导,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然后在学校展示、推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全校教师的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为强化教研工作的管理和落实,有效发展教师的业务素质,我校成立了专职教研组。教研组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学科思想素质高、工作态度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组成。教研组作为全校教研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充分发挥“组织、规划、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职能,强化教研工作全程的精细化管理,努力通过培育“精品课程”,走以校本教研为核心的科研兴教之路。

2 明确目标,培训骨干力量

为实现“以开发和建设精品课程为抓手,继续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新发展”的教师发展目标,我校以《惠东县中小学教学教研“123”工程实施方案》为指南,认真组织各科教师反复学习《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和《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选编》等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并利用课堂进行实践、培训,使他们深刻领会实施“精品课程”的重要意义,形成了初步的构建“精品课程”的共识和规划。

为进一步引导教师明确个人专业素质发展的目标,实现教师自主发展,学校实施了“青蓝工程”,扎实开展“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等活动,通过“校本论坛”等研讨形式,充分发挥校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标兵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带动新教师和年青教师快速成长。新教师要在师傅指导下,每学期高质量地上交一份教学设计、上好一堂汇报课、写好一份教学案例、设计一个活动方案、撰写一份工作总结;教研组要对新教师的工作做好个别指导和专项调研,并针对每个人写好学期工作总评。

对在校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学校尽量创造条件,为他们的发展添加催化剂,缩短他们的成熟期,使他们尽早成为教学教研骨干。具体的做法是:为教师的学习交流、培训进修提供便利;外请名师进行专项指导,夯实他们的教学教研基本功;为教师提供常规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举办专题教学研讨会,为教师搭建展示个人收获和风采的平台。例如:2011年10月,宋秀丽老师要参加惠东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调教比赛,语文科组的每一位教师如同自己参赛一般,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找资料、探讨教法,给她的试教进行评课、修改,并与结对学校深圳市大鹏第二小学的老师交流,最终让宋老师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3 扎实基础,开展反思交流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构建高效课堂,我校实施了建设“精品课程”的研究工程,并在教师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型的读书学习活动。除个人的书籍以外,学校还为教师提供了大量有针对性的课外教研读物,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接受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洗礼,了解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派出教师到外地取经或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教研培训学习,使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得到提高,为“精品课程”的构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基础。

针对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理念、设计、操作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教研组定期召开反思交流会议。会上,先由各科组汇报最近一段时间落实“精品课程”工作的基本情况,再由有关领导进行指导性点评;然后,与会人员围绕在实施过程中各自的困惑进行广泛的交流;最后,组长或副组长总结,并就大家提出的困惑和研究过程中人员的合理分工、发挥每一个参与者的优势、与日常教学工作的有机联系等问题,给出改进意见,同时,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

通过交流、反思和总结,大家集思广益,相互解疑释惑,取长补短,进一步明确自己教研工作的思路和方向,有效推进了“精品课程”构建的进程。

4 形成体系,打造高效课堂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我校通过“精品课程”的构建,探索出一条实用而高效的校本教研之路,它就是“以问题为起点,以课例为载体,以行为研究为途径”的校本研究。基本思路为: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研讨课例——行为改进——发现新问题,进行新一轮研究。具体是“两阶段五环节”,两阶段是指“试教——初研”阶段和“再教——深研”阶段;五环节是指第一阶段中的“学习——备课、试教——观课、研讨——改进”三个环节和第二阶段中的“再上课——再观课、研究——反思”两个环节。

依据校本研究工作的进程,我校采用“递进式”的方法,把校本教研活动分为三个梯级。第一梯级为诊课式的听评活动。它由教师个人要求、备课小组组织,改被动式的随堂听课为主动性地请人诊课,自主开展上课、听课、评课活动。第二梯级为主题式的研究活动。它由科组组织,定时间、定主题、有计划地进行集体打磨,尽力使所研究的课程成为“精品”。第三梯级为展演式的示范活动。它由教研组统筹安排,以“教研周”、“展示周”等形式,展示理念先进、技能过硬、风格成熟的骨干教师的教学风采。

开展梯级教研活动,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适合自己的展演平台。它以研促改,以研促教,做到“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大大激发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师得到新锻炼,专业素质也得到新发展,为“精品课程”的成功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和实践基础。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教研组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生本”教育理念,研究“生本”教法和学法,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学科整合”与“探导式”的教学研究。教师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变教材为资源;充分研究,变规定为方法;及时浓缩,变繁难为简单;理性选择,变被动为需要;区别对待,变统一为活化,倾力打造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型“精品”课堂。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成为学校管理者应该面对而且要迫切开展探索、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我相信,只要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善于总结,校本教研工作将会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上一篇:浅谈职校汽修班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与教学方法 下一篇:如何开展农村小学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