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长征路

时间:2022-09-24 04:31:00

口腔健康长征路

2012年10月9日,兰州市口腔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国内知名口腔正畸专家徐宝华教授。他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工作,举行专题讲座并参加临床会诊,将正畸学科的新技术、新业务传授给当地的口腔医学界同行。

组织志愿者专家队伍到基层医院开展临床医疗工作,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健康促进与口腔医学发展西部行”(以下简称“西部行”)公益活动的项目内容之一。此外还有开设医生培训班、口腔健康教育课,提供免费进修机会等。

据活动发起人和组织者、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教授介绍,西部行活动始于2007年9月,旨在通过宣传教育提升西部地区人群口腔健康意识,并为西部地区培养一批口腔医疗骨干,进一步解决西部地区看牙难问题,进而推动当地口腔医学发展,提高群众口腔健康水平。

5年间,西部行活动已走过内蒙、广西、陕西、宁夏、云南、青海、贵州等省、自治区,甘肃省是2012年9月底启动的第八个省份,也是西部行活动接下来一个年度的重点服务地区。

5年间,他们不断汇聚全国口腔医学界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源源不断地输向西部;他们脚踏实地,不断摸索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西部口腔健康促进与发展之路;他们用实实在在的效果证明,这条21世纪的口腔健康“新长征”之路值得奉献与坚守。

都是观念惹的祸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但凡得过牙病的人,都会对这句俗语有深刻体会。这其中不仅蕴含了口腔疾病发病时难以忍受的痛楚和其由量到质逐渐演变的发病过程,也反映出我国民众普遍存在的“不痛不看病”的心理。而王兴教授更深刻地指出,这背后折射出了我国居民口腔健康观念的严重落后。尤其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落后不仅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

30年改革开放,从第一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到第三次,从全国约70%的人不刷牙,到70%的人刷牙,且其中的20%使用含氟牙膏,并形成正确的刷牙习惯;从全国上下只有几家寒酸的口腔专科医院,到如今东部发达地区几乎所有地市县都设立了口腔专科医院,民营口腔医疗机构随处可见;从5000多名口腔医生配备到如今近20万人的口腔医师队伍,我国居民的口腔健康观念、口腔医学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进步固然值得欣慰,但王兴教授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66%,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达到29%,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成人和老年人龋病患病率分别为88.1%和98.4%,而牙周健康率只有14.5%和14.1%,更有37%的成人和86.1%的老年人牙齿缺失,全口无牙的老人达到6.8%。

口腔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民众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由于人口基数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口腔医生人均数量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且口腔医学发展城乡差距大、东西部差距大。

另外,王兴教授指出,我国大部分民众认为口腔疾病只影响进食、说话,正是这有所偏颇的观念,造成了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轻视。他强调,口腔的营养条件、温度、湿度都非常适合细菌的大量滋生,如果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口腔卫生环境,很容易“病从口入”。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口腔疾病并非只是局部疾病,它还关系着全身健康,有可能诱发或加重许多全身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等,甚至会对孕产妇及胎儿产生影响,导致早产或低体重儿。

以上种种,都在证明一个问题:转变传统观念迫在眉睫,逐步提升广大民众的口腔健康意识至关重要。而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之高、波及范围之广,决定了这一工作需要全国口腔医学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培养老百姓身边的专家

“有数据统计:我国龋病人群就诊率仅为10%,也就是说有90%的人得了牙病而没有来看医生。可就是这10%的病人,就让各个专科医院、口腔门诊,甚至私人诊所都忙得一塌糊涂。”王兴教授指出,这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适应,因此他认为,我国口腔医学界目前最紧迫的难题就是尽快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建立起高水平的口腔医学队伍,满足人们逐步增长的健康需求,满足整个口腔行业的迅速发展,更满足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中华口腔医学会一直是发展我国口腔医学科学的重要社会力量。自1996年成立起,学会一直积极利用自身的平台开展活动,通过大量的宣传、培训、普及活动,进行大众的口腔健康教育,并打造形成了“全国爱牙日”“微笑中国”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

目前学会主要肩负两大重要任务,都与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关联。一是促进口腔医学领域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组织各种高水平、多层次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加强国际间、国内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医院等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医生自身临床技术和整个口腔学科水平的提高。二是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可能、各种资源开展继续教育,推广新技术、新的诊疗手段、新的设备等,提高现有口腔医学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2006年,王兴教授开始担任学会会长。之前他就职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拥有丰富的临床、科研、管理工作经验,对于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我国应该尽快建立起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而这个人才,“不只是进行口腔疾病治疗的专家,更应该是能够为老百姓做口腔健康教育的专家。这个专家不再高高在上、满嘴健康术语,而是就在老百姓身边,真正懂得如何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变成老百姓能听得懂、记得住,且能够真正转化成生活习惯的常识。”只治不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这种专家,能让每个人都懂得如何预防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健康。王兴教授说,此次西部行活动开展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在西部地区培养出一批这样的专家,打造出符合当地需求、更能推动西部口腔医学发展进步的人才队伍。

2007年9月20日,在卫生部医政司、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支持下,西部行活动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启动仪式。5天后,西部行第一站内蒙站活动正式开启。

在这之前,学会并没有类似活动经验,经济能力也非常有限。为了能够使活动更加贴近实际,学会组织了5批专家深入到西部地区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工作,目的就是要摸清西部地区口腔医学发展状况、了解当地人民群众对口腔保健的需求。学会领导亲自带队,采取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口腔医务人员座谈、深入社区医院与群众交流、考察医院设备及开展医疗工作能力等方法,摸清了当地口腔医疗保健工作的现状和需求,并形成调研报告通报全国,以争得全国口腔医疗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

“作为行业内最高学术团体,我们有责任让全国口腔医学界的同行认识到一个现实:西部地区太落后了,受实地条件制约,他们很难同东部地区同步进步。我们应该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尽绵薄之力支持他们。”

正是本着这样的目标和信念,王兴教授带领学会的同仁们开始了这场口腔健康“新长征”。

我们大家的西部行

2007年自内蒙开始,2008年在广西、陕西,2009年在宁夏、云南,2011年在青海、贵州,2012年在甘肃,祖国的西部大地上留下了王兴教授和伙伴们忙碌的身影。这不仅是口腔健康知识和技术的西部行,也是活动工作人员的西部行,是全国大专院校、专科医院、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等所有参与活动的口腔医务工作者的西部行,更是广大支持活动的商家企业的西部行。正是所有参与者的甘愿付出,才使西部口腔医院和医疗工作人员、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受惠颇丰。

为了切实促进当地的口腔健康教育,将口腔健康教育知识、先进的口腔健康技术带到民众身边,学会除了组织口腔医学专家举办现场咨询和义诊活动、免费发放口腔保健用品外,还特别开展了“学校口腔健康教育项目”,目前已在5个城市举办了5期中小学校保健教师培训班,有1257名保健教师参加了培训,更有250多万中小学生接受了口腔健康教育课,还在3个城市举办了社区群众口腔健康大巡讲;针对适龄儿童开展了免费窝沟封闭治疗,至今“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已惠及5000名学生;同时,还开展了“口福行动项目”,计划在每个省份为100名贫困无牙颌老人免费镶复全口义齿,至今已超额完成1200余名。2012年该项目被民政部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并获得资金支持。

在推动西部地区口腔医学发展方面,西部行重点开展了五方面的工作:

1. 举办不同形式的口腔医疗技术培训班

近6年来,西部行活动分别在内蒙、陕西、广西、宁夏、云南、贵州等地举办了牙周基础培训班、口腔修复技术培训班、种植牙技术培训班、口腔正畸技术培训班、口腔预防适宜技术培训班、根管治疗技术培训班等多种类型的临床技术培训班共35期,有4000多名基层口腔医生参加了培训。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学会专门成立了西部行活动讲师团,邀请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主要专家参加培训工作。接受培训的医生普遍反映学习班质量高,老师讲课水平高,讲课认真,实用性强。所以几乎每次西部行办班都是爆满,受到基层医生的热烈欢迎。

2. 免费安排西部目标地区口腔医务人员进修学习

自开展西部行活动以来,已经免费安排西部行活动目标地区医院的口腔医生共31人到全国各口腔医学院校进修学习。这些进修人员回到原单位后都能积极运用新技术,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3. 组织志愿者医生到基层医院开展临床医疗工作

为帮助基层医院医生提高临床操作水平,引进口腔临床新技术、新方法,帮助基层解决口腔疑难病例的处理,学会充分利用全国各地开展的医生晋升职称需要到基层锻炼的有关规定,积极动员组织全国各口腔专科医院的医生参加西部行活动,成立了西部行活动志愿者医生团队。自团队开始组建以来,已经有72名医生到基层40余家医院开展1~3个月的临床实践活动。他们克服了条件艰苦、水土不服等困难,坚持在基层开展医疗教学传、帮、带,解决了基层医院口腔医疗方面的问题,受到各合作医院的欢迎。许多志愿者医生还为自己所在医院和参加活动的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把这一项目延续下去。

4. 设备捐赠

为改善西部口腔医疗条件,学会动员全国口腔医疗机构、相关设备器械企业参与西部行活动,向目标地区捐献了大批口腔医疗设备和器材,极大改善了目标地区的医疗环境和设备,为提高西部地区口腔医疗服务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从2007年8月25日起,已经陆续向各目标地区医院捐赠汽车、设备等物资763台件,已经足够装备6个专科医院。

5. 设立西部行口腔医学临床科研基金

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防病治病的水平,2012年,学会决定每年出资50万元设立“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行口腔医学临床科研基金”,专项支持西部地区口腔医学临床科学研究。

在全国口腔医学界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西部行活动得到目标地区政府、口腔医学界同仁和人们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2009年的阶段总结会概括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工作经验。卫生部、各西部省份、学会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使活动各项内容得到了尽快落实,这是活动成功的前提;全国各医学院校、专科医院、口腔医务工作者、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和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使活动踏踏实实落到了实处,这是活动成功的关键;而各项丰富务实又极具针对性的活动内容,切实符合当地所需,能够解决当务之急,因此才受到当地口腔医学界的认可和欢迎,这是活动成功的核心。

相信旗帜的力量

回想过去几年,王兴教授颇多感慨。每年不同省份西部行的启动,他们都会举办隆重的启动仪式,而他也表示,今后也会继续坚持,还会做更多、更广泛的宣传,这是因为他一直将西部行定位于“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

之所以这样定位,是因为从项目启动,他就清醒地认识到,仅靠一个活动的开展,并不能彻底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仅靠对几个局部的改进,解决不了整个系统发展的问题,他是想“通过这个活动展示中国口腔医学界愿意为提高西部口腔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作出贡献的决心;也让当地领导、各级专科医院都意识到,他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发展当地的口腔医学,由‘被动输血’变成‘主动造血’;更要倡导一种公益精神,倡导人们在潜心发展自己的同时,将视野放在全国,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地区和人民”。

很显然,他们做到了。西部行的“象征意义”、旗帜作用越来越凸显,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他们的队伍也逐步壮大,更多的专家志愿者和医院加入进来。王兴教授也说,即使他不再做会长,也希望这个项目能够一直坚持下去,一轮一轮做好、做精。

如今,这股从东部各个城市喷薄而出、不断汇聚的强大力量,正有序地涌向广袤的西部大地。这股力量北上南下,所到之处暖意浓浓,烘热了农牧民的胸膛,更滋润了高原上的格桑花。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它将浸润整个西部大地。

王兴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8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颌外科中心主任、口腔种植中心主任、口腔医院医疗副院长。

多年致力于牙颌面畸形矫治及口腔种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1)等多项奖励;1992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6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218篇,主编专著5部,参编19部。

上一篇:成吉思汗草原生态园游人行为与景观设计初探 下一篇:刍议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