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建议

时间:2022-09-24 03:11:14

浅谈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 要:近年来,在如火如荼的新城市建设中,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拆临拆违等工程实施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在变得越来越美的同时,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却与日俱增,成为环境保护的又一大难点。建筑垃圾犹如新城市建设过程中伴生的“疮”,既侵占土地,还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恶劣的影响,有的甚至带来围城之患,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理,必将后患无穷。因此,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变得十分重要,它不仅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筑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该文针对目前建筑垃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垃圾 环境污染 资源化 建议

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108-01

中国近年来每年新建建筑面积达到20亿平方米,拆除旧建筑面积达2亿平方米,年产建筑垃圾达4亿吨,建筑垃圾的产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并且建筑垃圾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危害具有累积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并可能产生一系列的次生危害,因此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1 建筑垃圾引发的环境问题

1.1 侵占土地,破坏土壤

随着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大多数的建筑垃圾不经过任何技术处理就直接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填埋和露天堆放的方式进行处理,造成侵占的土地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处理,建筑垃圾侵占土地的问题会愈演愈烈。此外,建筑垃圾所含的有害物质还会进入附近土壤,破坏土壤自身的生态平衡,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1.2 破坏市容,影响市区环境卫生

建筑垃圾杂乱堆放的情况比较普遍,甚至有时还与生活垃圾混合堆放,加大建筑垃圾的处理难度,也增强了建筑垃圾的污染性;其次运送建筑垃圾的渣土车,没有实行封闭运输,会在运输途中出现垃圾掉落,粉尘飞扬等现象,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甚至有的地方出现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的报道,不但妨碍道路交通而且影响了环境。这与城市化建设的整体形象极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市区卫生。

1.3 污染空气,污染附近水域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而且建筑垃圾有时会与生活垃圾掺杂堆放在一起,由于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出的污水,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从而危及人类健康。

2 建筑垃圾综合治理的一些建议

2.1 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指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经工业加工形成再生产品,使其重新应用于建设工程的行为。目前主要为再生骨料、再生砖、再生无机混合料、再生骨料混凝土及砂浆制品等。如(1)废木材,木屑的资源化。(2)废旧建筑混凝土的资源化。(3)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的资源化。(4)废旧特种混凝土的资源化。(5)剩余混凝土的资源化和剩余水的回用。(6)废旧混凝土砂(渣)的资源化。(7)废旧砖瓦的资源化。(8)废旧屋面材料的资源化。(9)旧沥青混凝土的资源化。(10)建筑垃圾做桩基填料加固软土地基。(11)建筑垃圾微粉的资源化。通过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可以实现废物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这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2.2 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强建筑垃圾综合治理的立法工作

从某种角度来说,建筑垃圾资源化应是一项政府行为,国家应在建筑垃圾综合治理方面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立法工作。但是就目前来说,虽然我国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但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应借鉴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一套从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到分类、利用的相关法律和优惠政策,来引导和约束建筑企业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3 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开展全民环保科普活动,让人们认识到城市中建筑垃圾的危害性,关注身边的卫生与环境,同时提高基层建筑工人的环保意识,在施工中做到精打细算,科学下料,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并再利用,做到从源头上保护环境。

3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总量的上升势头在所难免,因为无论从资源利用还是保护环境的角度,都要求人们对建筑垃圾的处理能够走上循环、经济、节俭之路,以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 杨子江.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3(3):26-28.

[2] 唐蓉,李如燕.建筑垃圾的危害及资源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11):25-27.

上一篇:数据挖掘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实施要点 下一篇:航空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