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道家“性情的形而上学”探析

时间:2022-09-24 01:45:53

早期道家“性情的形而上学”探析

摘要:在当代新儒家中,唐君毅提出“性情的形而上学”,牟宗三提出“道德的形而上学”,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对中国哲学精神传统作一清理。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性情”一词其实和“道德”一词是相对而共生的,反映了早期儒道两家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可以说“性情的形而上学”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拟从早期道家的思想来讨论道家是如何体现出“性情的形而上学”。

关键词:早期道家;性情形而上学;老子;庄子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2-0135-04

在当代新儒家中,唐君毅提出“性情的形而上学”,牟宗三提出“道德的形而上学”,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对中国哲学精神传统作一清理。从哲学史角度来看,“性情”一词和“道德”一词其实是相对而共生的,反映了早期儒道两家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可以说“性情的形而上学”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从早期道家的思想来讨论道家是如何体现出“性情的形而上学”。

一、何谓“性情的形而上学”

从文学的观点看,有情的宇宙观,可以说是世界上各种文化共有的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但从哲学这方面看,中国自原始宗教起,一直到维系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哲学,始终保持有情的宇宙观不变,这是一独有的现象。中国哲学是从性情的自觉开始,如儒家觉察不安不忍,侧隐之情,孝悌之道,或道家觉察人之迷执,人之成心,而求用虚静的工夫复人之本真。勿庸置疑,“性情”观是中国先秦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出诸子对人性本质和作用一种基本看法。中国哲学更由此推进,以性情的流发、感通为好善恶恶之心,作为进达形而上学之路。由此不仅可以看出中国哲学的心灵倾向,也决定了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

唐君毅先生在其毕生巨著《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提出了“性情的形而上学”一词,认为面对世界的不合理,须从人精神上的合理要求着眼,以人的性情及其对善的愿望为本。万物莫不相感通,也就是万物莫不有情,是一切理想、道德、正义的形而上基础,是为“性情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立根在生活中的性情,发而对真实世界的肯定。人可由哲学思想去推知,理想有一实现的动力;而这动力的根源,即天人合一的本心、本性、本情。这种思想并不是要通过严格的推理步骤去证明什么,而是由审美活动和宗教情绪两相结合的结晶。它建立的基础,在情不在智。在这里,理想成为一道德的无上命令,所谓“天命”成为道德上好善恶恶之情及恻隐之情,而努力去化解世界的不合理,成为一不止息的奋斗行动。应该说,唐先生所创“性情的形而上学”一词的确洞察了中国哲学的精华,比牟宗三之“道德的形而上学”更为符合中国哲学的实情。

二、郭店《老子》等早期道家的道与性情

一般将先秦道家分为老、庄及黄老三大派别,庄子学派对儒家的仁义观,确实有较鲜明的对立,但老子并非如此,至于战国黄老,它的融合性格则十分明显。从郭店本《老子》和通行本《老子》相异之处恰恰反映出早期道家这种流变的历程,这也是当时社会结构和百家争鸣的必然结果。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年代、作者等问题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郭店《老子》一书出,可基本断定《老子》一书至少成于战国前期以前。在郭店楚简中,有七十一枚是抄录《老子》的,整理者根据其形制、长短,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组。三组简总字数约为今本《老子》的三分之一左右。那么老子哲学中的道是如何体现性情呢?

先秦思想家往往不区分性情,把人的和感情现象直接当作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老子言道,并不离开观照者的心灵,《老子》书中曾用“圣人”一词三十一次,“吾”字二十二次,“我”字十九次,均是人的心灵的显现。可见,老子冷眼观宇宙,又确乎藏有深情,从中可以隐约感到从性一情一道的逻辑结构。通行本《老子》中,老子对“仁”的观念显得颇为矛盾:一方面它主张“与善仁”(八章)——强调人与人间的相互交流要重视仁;另一方面又出现“绝仁弃义”(十九章)的说词,这一矛盾向来困惑着研究老子的学者。郭店《老子》等早期道家书出,才使得我们有了解开迷惑的新的可能,原来通行本“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郭店简本却是“绝伪弃诈,民复孝慈”。长期以来“绝仁弃义”之说,其实扭曲了《老子》“兴善仁”的主张,以致使老学失去了原本所有的广大的伦理空间,也使道家的性情观变得离我们若即若离。我们说仁的基本性质是感通,而能感通者在于有情。人与人之间的不隔,由于情;人与物之间的不隔,由于情;物与物之间的不隔,也由于情。仁,内在于人说,为人心;超越于人说,又是万物之性。仁周流于人与自然之间,促成人与自然的相感通,以及物与物相感通。这恰恰是有情的宇宙观和“性情的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这与后来存在主义哲学“他人即地狱”的命题形成鲜明对比,也是中国哲学辨证逻辑比较发达,而一直未能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形式逻辑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子》另一章对仁义的观点,也因后人的增添而误导了原义。通行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对照郭店《老子》,才知道通行本多出了“智慧出,有大伪”一句,多出的文句,使后人很容易错误地把“大伪”和“仁义”对等的看待,从而引出老子对仁义采取贬抑的解释。如果我们删去“智慧书,有大伪”这一句话,从整章的结构看,可以看出“大道”是寄寓了老子理想中最完美的状况。所谓“大道废,有仁义”,它正面的意思是在原本的状态中,仁是以一种和谐方式自然地融合在大道之中,如鱼之“相忘于江湖”,因此无须将仁义、孝慈的伦理关系予以外化而特别加以彰显。在一个大道流行的自然状态中,仁义本就蕴含在大道中,正如孝慈蕴含在六亲和睦、忠臣蕴含在国家安泰的情境中,但如果这个和谐的状态发生变化,以致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社会秩序丧失了它维系伦理的功能,那么孝慈和忠臣反显得特出而难能可贵了。总之,自郭店本来看,老子不仅没有排斥仁义、孝慈的意思,反而是对仁义、孝慈在社会化的人际关系中采取肯定的态度。从而,同样把对社会和谐的一种深深的祈望蕴含在道生人、人为道的一部分之中,人之性情也即为由道而来。

上一篇:启蒙与救亡:台湾日据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双重动... 下一篇:欧美三大卫星公司扩展亚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