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的可行性

时间:2022-09-24 01:07:28

三峡工程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的可行性

摘要:三峡二期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固结灌浆工程量大,大仓面混凝土浇筑与灌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对固结灌浆进行优化设计是必要的。

关键词:三峡工程 无混凝土固结灌浆 可行性 必要性

1 坝址工程地质特征

坝址区基岩以中粗粒花岗岩为主,细粒闪长岩次之。建基岩面利用岩体为微新岩石,局部为弱风化下部岩体。建基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优质、良质岩体约占98%。RQD值一般70%~90%,变形模量一般为20—30Gpa,纵波速度4300~5500m/s,透水性弱,透水率小于lLU约占80%。

坝区经历多次构造变动,断层构造岩出露面积约占建基面积的2%。以F2、F9、F23为代表的压性断层为主,构造岩石多为碎裂岩,一般胶结良好;以F215、F548、F65为代表的张性断层次之,构造岩胶结较差,风化较强,少数呈松散状态。

裂隙以倾角大于60°的陡倾角为主,占75%以上;倾角30°~60°的中倾角裂隙占10%;缓倾角裂隙占13%。裂面以压扭性为主,裂面平直,闭合状、无充填、胶良好,裂隙长度一般2~5m,规模大者10~20m,极少数长度超过30m,间距一般2.5~3.5m,张性裂隙不发育、裂隙粗糙、微张开状,长度多小于10m。

此外,由于坝基开挖,建基面浅部岩体受卸荷及爆破影响,不同程度的损伤,局部岩块松动。

从总体上看,三峡大坝基础工程地质优良,大坝基础设计及基础处理中,一方面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坝址优良的地质条件,尽量节约工程投资;另一方面要对地质缺陷部位、裂隙发育部位的不良岩体进行妥善处理。

2 大坝基础固结灌浆设计简述

设计采用常规布孔与重点加固相结合的原则。

2.1 固结灌浆的范围

一般范围为坝踵、坝址各l/4坝基宽度,并对主体防渗帐幕迎水侧的一排或两排固结孔适当加深;对坝基范围内出露的规模较大、性状较差的断层、岩脉、裂隙密集发育带等缺陷部位采用重点加固处理;对坝基特殊部位、高陡边坡部位视实际情况布孔。

2.2 设计参数

一般部位孔距2.5×2.5m,孔深入基岩;5~6m;主帷幕前的两排孔距2.0×2.0m,孔深入基岩10~20m;地质缺陷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孔排距2.0×2.0m,孔深入基岩8~15m。灌浆压力一般0.3~0.5Mpa。

2.3 施工方案

以常规有混凝土盖重灌浆方式为主,对具备采用无混凝土盖重方式施工条件的部位,可采用无混凝土盖重方式施工。有混凝土盖重方式施工一般要求混凝土厚度不少于3.0m。采用分序加密,自上而下分段钻灌。

3 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的可行性及其实施

3.1 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的可行性

本次共做了三组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第一组位于临船上航道F7断层出露部位,第二组位于右岸导流明渠三期下游横向围堰处,第三组为左厂4—1乙块生产性试验。三组试验分别代表不同的地质条件:断层破碎带、裂隙发育带及一般地段。尽管所处地质条件不同,岩石透水性、吸浆量差别较大,但通过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试验之后,岩体的强度,整体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有如下特点:

1)单位透水率和单位注入量,随着灌浆次序的增加,均有显著的降低(见表1);单位注入量和单位透水率较大的段数频率随着灌浆次序增加而减少;断层带、裂隙发育带递减幅度相对较大。灌浆后检查孔的单位透水率小于3Lu占90%以上,透水宰大于3Lu的孔段均位于试验区的边缘。

表l

灌浆压力的使用至关重要。压力偏小,岩体得不到很好的灌注;压力偏大,会引起水力压裂和抬动。因此应在不引起水力压裂和抬动的原则下,尽量使用较大的灌浆压力,即最佳灌浆压力,这个最佳灌浆压力往往是由岩体本身工程地质特性确定,不是由岩体的上覆压力确定。

根据岩体裂隙的大小,张开程度、渗透性、可灌性,三峡坝基岩体大致可以分为Ⅳ类。

I类是宽大裂隙。裂面张开,伸延一般大于10m,透水性强、大于101u可灌性好、注入量大于20~15kg/m,在低压力下(0.1Mpa)吸浆量很大,此类裂隙不发育,起着导水作用,是首要灌注对象,不需用多大压力(0.1~0.3Mpa)就能取得良好的灌注效果。

Ⅱ类是较大的无充填闭合裂隙,因卸货、爆破影响后张开的闭合裂隙,短小的张性裂隙。透水性中等,透水率3~101u,注入量5~20kg/m,一般在小区域内自行封闭,开始吸浆中等,吸浆量逐渐减少,较快地达到结束标准。此类裂隙,在浅部较发育,一般在0.3~0.5Mpa压力下就能得到较好的灌注,超过此压力值,可能发生初步的水力压裂和抬动。

Ⅲ类是细小的致密裂隙。充填胶结好,岩石原本不透水和透水轻微,透水率1~3Lu,吸浆量小,单位注入率小于5kg/m。

此裂隙较发育,在吸浆量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灌浆压力到0.5~1.0MPa,一旦达到此压力值而吸浆量仍不大,再进一步提高灌浆压力,使原本闭合的裂隙张开,虽然灌了一些水泥,但要承受发生水力压裂和提高渗透性的风险。

Ⅳ类裂隙是极致密的裂隙。原本不透水、不吸浆,能承受较高的灌浆压力,极限压力可能达到5Mpa,此类裂隙是不需要做灌浆处理的。

灌浆压力应根据岩体的裂隙发育特征确定,而裂隙发育特征主要反映在岩体的单位吸浆量上,可以根据吸浆量确定灌浆压力,在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时压力与吸浆量关系如表2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第1序孔的第一段,往往吸浆量较大,首先应采用低压0.1~0.3Mp,;使第Ⅱ序孔第一灌浆压力可以适当提高,渐渐达到设计压力值0.3~0.5Mpa;第二段最终灌浆压力0.5~1.0Mpa,最大压力不应大于1.0Mpa,见表3。

表2

上一篇:浅谈建设污水处理厂的五大问题 下一篇:孕激素和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