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拒学心理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3 10:25:22

浅谈青少年拒学心理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笔者发现在心理咨询的临床中经常碰到一些由父母陪同而来的不愿意上学或已经不去上学的拒学青少年学生,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关于拒学的报道及相关研究少之又少,而拒学的临床治疗有较大的难度,这已经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在此,借助国内外的研究,就拒学的概念、表现、原因及对策进行讨论。

关键词:青少年;拒学心理;原因;对策

1、拒学的概念

1.1拒学的概念与界定

有关拒学的概念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国外,拒学问题最初是被作为社会问题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早在1941年,Johnson等人将拒学问题定义为过度依赖母子关系,并将其划分为神经症和性格的子类型。[1]20世纪60年代,“拒学”(School refusal)曾被称作“学校恐惧症”和“不上学”(non-attendance at school)。1994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列出拒学的行为症状为“经常逃学”以及分离焦虑“持久不情愿或拒绝上学”。[2]Kearney认为,广义的拒学是指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问题不想上学,包括学生长期、短期的逃学、旷课,和带着极大的困难在部分时间或全天上学[3]。Hersov则将狭义的拒学定义为学生由于心理抑郁而产生的旷课现象[4]。然而,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日本一直沿用“不上学”(不登校)这一术语。日本《心理学辞典》里“不去学校”(non school attendance)的广义解释为尽管没有不去学校的正当理由但却不去学校的情况。与“不去学校”相似的概念有“长期缺课”、“讨厌学校”、“拒绝上学”、“学校恐怖症”、“逃学”、“学校不适应”等。狭义的“拒绝上学”指神经症类型的拒绝上学,包括学校恐怖症。[5]

我国学者一般把拒学归结为学生的适应问题,所谓拒学是指有若干的心理性或情绪性原因,而不能正常上学的状态。虽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躯体症状、心理症状,但是因身体疾病、精神疾病、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不能上学者以及厌学或不良少年不去上学者,一般不称为“拒学”。[6]

1.2拒学与厌学的区别

拒学和厌学是两个很相似却又不同的概念,这里须与厌学加以鉴别,因为两者在应对方面有很大差别。拒学者具有对拒学行为感到羞耻和烦恼倾向的特征;厌学者则没有此特征,但有部分厌学者可能具有品行不良的倾向。主要差异如下图:[7]拒学和厌学的比较

2、拒学的表现

Hiroshi Kurita

Hiroshi Kurita1991年在Berg对拒学表现所制定的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完善合理的症状表现:首先(a)用言语表达或态度表明不愿意上学,并且无正当理由如身体疾病或意外事故;(b)当孩子应该在学校的时候,却非要和父母在一起(c)不去上学但没有明显的障碍。[8]

笔者发现在临床心理咨询过程中拒学青少年大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临床表现。首先,出现躯体症状的表现,有头痛、头晕、腹痛等躯体疼痛方面的主述,大都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甚至出现恶心、呕吐、低热等症状,一般昼重夜轻,但是去医院就诊并没有发现躯体上的病变。其次,在情绪上变得易爆易怒易激惹,内心焦躁不安,敏感多疑,甚至对父母家人大吼大叫,平静后又会后悔内疚主动道歉,但是却无法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再次,在生活上,不愿意见人,拒绝与父母亲友说话,生活不规律昼夜颠倒,逃避社交,不愿意看书学习,过度上网、游戏等,出现退缩行为,足不出户,兴趣和意志力下降,丧失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的热情。另外,拒学的青少年初期对心理咨询等辅导帮助行为相当反感,拒绝去看心理医生,拒绝接受心理治疗。病情反复,有时主动要求想上学,等要去的时候又反悔,如此反复。

3、拒学的原因

拒学的真正发生原因目前尚无定论,笔者根据国内外大量病因学及相关文献研究认为大致与以下的若干原因有关:

3.1家庭因素

国内外学者大都认为,分离焦虑是引起青少年拒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母亲过分溺爱或过分干涉的教养方法导致孩子分离焦虑的状况,引起孩子拒学;父亲在家庭中存在感的缺乏和母亲过分重视教育,期望值过高及父亲权威性的缺乏等因素也能引起孩子拒学。

3.2学校因素

众所周知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学校里,而学校里发生的一些冲突、意外、应激事件则是拒学最主要的诱因,如在老师方面,期望过高,师生关系不匹配,不喜欢老师、体罚等;在学校管理方面,校规严厉、管理严格等;个体适应方面如转学(班级)、学习困难、考试不及格等;社交方面遭同学嘲笑或欺侮、校园暴力、遭受排挤等。[9]另外,学校的普遍追求升学率、考试排名等更是造成青少年不愿意去学校或导致各种各样拒学问题的重要因素。

3.3社会因素

学校的问题其实也是社会的问题,比如就业偏重高学历,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压力;过分追求物质需求,导致学生产生只有在校期间获得好的成绩,进入好的学校以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有份高收入的职业才能获取物质的满足等想法,一旦有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遭到失败挫折,就可能不敢面对而拒学。另外,社会传媒的作用对学生有关升学、就业压力方面的负面报道和宣传也对青少年拒学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4个人因素

首先是青少年的个性问题,拒学问题青少年多具有内向、敏感、要强、追求完美、固执等个性特征,有学者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针对学校恐怖症进行研究,发现学校恐怖症儿童四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

另外,这类青少年一般自尊心比较强,受挫能力弱,处理问题时不主动,一般采取退缩和回避的态度,心理素质差也是引起拒学的一个个人原因。

4、青少年拒学心理的对策

对于青少年拒学的治疗要靠社会、学校、家庭和拒学青少年个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会有更好的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针对青少年拒学心理的相关对策,拒学问题的治疗一般主要从三方面入手:药物治疗结合个体咨询、家庭治疗、学校心理辅导。

首先,就药物疗法而言,主要的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苯二氮类,丁螺环酮,β-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等。[11]一些矫正者在短期的治疗中也使用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s)类安眠药来辅助SSRIS的治疗过程,但是这一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用。[12]笔者从临床案例来看,一般不建议使用药物,因为单纯的药物治疗对拒学症的青少年没有太大的效果,甚至会引起一些副作用,还是应该辅助心理咨询、辅导来使用。

那么就心理咨询而言,可以选择个体咨询、父母共同参与的家庭治疗以及具有相似问题的青少年团体学校心理辅导。不论个体咨询还是团体辅导,都可以使用多维度的咨询技术和方法,因人而异,可以通过放松疗法帮助其缓解压力和焦虑,通过认知疗法帮助其重建认知或者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其不合理的信念并建构理性信念,通过行为疗法帮助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对于一些过于内向不善于表达的青少年可以选择绘画、沙盘游戏、投射测验等心理学方法引导青少年了解自己内心并在此过程中得到重塑和治疗。

对于父母和老师而言,要认识到孩子的拒学问题不是一个简单不想上学的问题,很多家长和老师对于拒学问题认识不够深刻,表现出比孩子还多的焦虑和求助意愿,但是前来咨询的主要意愿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早日重返学校,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心理师身上,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者呼吁父母和老师能够改变对拒学的认知,认识到这是一个漫长甚至反复的过程,要从内心理解信任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耐心陪伴他们度过拒学的痛苦阶段,积极配合心理老师的指导和建议,耐心与孩子沟通和协商,寻找出最有效的改善孩子拒绝上学的问题。

5、展望

拒学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教育、社交、社会适应、情感成长甚至以后的就业等方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于青少年拒学心理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纵观国内外学术界,我们可以看到国外从预防、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成果,而国内目前对拒学的研究少之又少,尤其是临床心理咨询和学校心理辅导领域缺乏专业的研究、科学可靠的数据,对拒学的概念界定也众说纷纭,大都借助国外的研究进行一些整理和综述,也有部分学者对相关治疗和对策进行了相应研究,但基本上也都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临床效果的评估和论证。我们要在借鉴和学习国外对拒学研究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力争制定适合我国特色的诊断、治疗手册,发展出一套针对我国青少年的预防、治疗方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拒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上一篇:招贴设计中符号语义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