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维管理方式 优化班集体管理

时间:2022-09-23 09:53:37

整合多维管理方式 优化班集体管理

摘 要:信息社会下,班级管理方式要更新,教师要学会整合家庭、学校、社区等多维度教育资源,拓宽管理途径,优化管理策略,在班级规划、建设等管理上,善于退位思考,弱化教师管理,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提倡家长活动管理,主要策略如下:让学生跨一步,走到台前,学会自主管理;让家长进一步,走入班级,实行活动管理;让教师退一步,走进心灵,推行精神管理。

关键词:班级管理;家委会;班级博客;虚拟班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最基本的学校人才培养也从原先的封闭转向开放的多维度的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综合体。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新型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学会整合家庭、学校、社区等多维度教育资源,拓宽管理途径,优化管理策略,在班级规划、建设等管理上,善于退位思考,弱化教师管理,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提倡家长活动管理。

一、学生跨一步,走到台前,学会自主管理

班集体的主人是每一个学生。因此班级管理要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管理潜能,实行学生自立、自治。

1.自我管理学自立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治天下。班级管理也是如此。从“我是班级小主人”开始,每人认领一个班级管理岗位,人人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渗透平等意识,强化集体认同感,遵从班级公约,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评价。每天根据班级公约对自己一天的表现进行星级评价并记录在成长手册。

2.团队管理重凝聚

建立由队长、学习、纪律、卫生、爱心等监督员组成的班级小队,由队长在作业整理时间组织本小队开展前天组员表现评价,最后根据监督员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给予最后星级。小队管理实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重点在于团队合作互助、组织凝聚力等方面的培养。

3.班委会学自治

加强原有的班委会建设,使班委会成为班级管理的小首脑。创造机会,将晨间阅读欣赏、午间休息、作业整理等时间让于班委会管理,将班会交予班委会,引导班委会做好活动主题选择、流程策划、组织实施,学会做“甩手掌柜”,在丰富班会活动的同时,更是提高了班委会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总之,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使学生更自尊、自律、自强,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的个人社会化。

二、家长进一步,走入班级,实行活动管理

班级管理是个开放的管理,管理者不仅是学生、教师,更需要家长。家委会的创建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构建了学生、家长、教师三维管理模式。

1.参与管理,丰富班级建设

结合班级小队,每小队推荐一名家长,组成正、副两位家长班主任和财务管理、活动策划、班刊出版、监督评价等组员组成的班级家委会,分别负责班级亲子活动组织实施、班级小报约稿印刷、学校管理投诉回复等,使班级管理遇到的困难、问题解决更高效。如,随着家长管理意识的觉醒,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会有一些意见建议甚至投诉,当教师和家长沟通之后,还可以让家委会监督评价员出面,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解决问题。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让班级里的刺头家长进家委会是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因为这些有说法的家长往往都是为人热情、有思想、有能力的人,一旦教师让其成为自己人,他们就会把班级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忙着为集体做事,原本的挑刺也会随着参与管理的过程逐渐体会到教师的酸甜苦辣,教育者的付出与爱心。正因为这样的感召力,家委会更多时候是流动的,委员可以是编内,即开学初大家选定的,也可以是编外的,因为班级管理随时欢迎愿意为班级出力的家长。

2.督促管理,规范学校教育

家委会作为学校、家庭的联系桥梁,不仅可以传达班里、学校的教育理念,使活动、管理更好地落实、开展,更能及时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转述给学校,使教师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在享受家长对班级管理、学校建设支持的同时,教师、学校更应该放低姿态,让家长成为帮手的同时也成为监督者,让家长充分享受知情、参与、监督,敢于对班级管理、学校教育提出意见建议。

三、教师退一步,走进心灵,推行精神管理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班级管理需要采用适合时代特点、学生身心特征、家长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网络化管理,推出QQ、博客、信件三网合一的管理。

1.书信往来,悄悄话走进心灵

作为最古老通的讯方式,书信承载的情感意识是令人回味无穷的。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教师可以利用书信,亲近学生,实现情感交流。

书信的内容因情而定,不拘内容,随时而写,如生日祝福、作业批改、心理辅导……学生生日了,送上成长寄语,共同感悟生活的幸福。学生伤心了,送上可亲的问候,寄出默默的支持,问问伤心的原因,提提怎么解决,感受倾述的魅力。批改作业了,送上真诚的点评,说说创新之处,聊聊怎样可以做得更好。当然书信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可以是家长;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家长个体的,还可以是针对学生、家长群体的。

2.创建虚拟班级,即时沟通无极限

虚拟班级的建立依赖于班级QQ群,将每一个学生QQ组群,在网络世界建设成虚拟班级,是班级管理的补充途径,体现了即时、便捷、双向管理的便利。教师可以实现个别化辅导、情感交流、班级管理现象讨论、解决等管理操作。如针对班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的问题,可以在QQ群组织开展“我为( )学习”大讨论。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与交流,促使学生个体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观点、思想立场,使其不断澄清、完善自我,形成内涵更为丰富的自我,从而把正确的学习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用于每个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促进学校德育的有利开展。在QQ群管理建设中,教师要注意网络管理只是手段,关键是教师随风潜入夜的情感管理。

3.主副博客,精神互联零障碍

从QQ到博客,因为学生喜欢,教师要顺势而为,参与其中,并努力化其为有力的班级管理利器。在大部分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之后,笔者建立了班级主博客,学生的博客链接其中,一主多副,实现零距离网络化管理,使之成为班级工作的备忘录,学生成长的电子档案;家长从多方位了解班级、参与班级管理平台,笔者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丰富博客内容,传递教育力量。第一类内容是家校沟通栏,包括“家长留言台”“班主任一面之词”“观点碰撞”“感动瞬间”等。通过班级博客,集体中每个人的意见能得以表达,得到尊重,激发了全体学生、家长和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极大地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第二类是日常管理栏,“班级通知”“每周重点”“亲子活动”“假日小队活动”等等,各种信息第一时间呈现,便于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班级情况,让教师、家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参与,突破传统管理的时空限制,加强了班级管理的透明度、实效性。第三类是展示班级、学生荣誉栏,如“每周之星”“班级荣誉”“雏鹰之星”等,给学生个人、集体提供展示、宣传、奖励自我的平台,同时让集体中的好人好事得到最大限度的播报,使集体荣誉能够最大化地影响、激励每一个人。

其次,各施其职,实施分块管理。班级博客管理采取分块管理策略,由学生、家长、教师分责而治。学生负责自我博客更新,班级主博客中的“班级通知”、“每周重点”等,家长负责“亲子活动”“假日小队”等。在博客的不断完善中,每个栏目都落实到家长、班级任课教师、学生中,真正实现参与班级管理全员化。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情在塑造人的思想中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整合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区及社会等各方力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成长,让校园真正成为师生智慧、和谐、幸福成长的生命家园。

参考文献:

[1]黄黎明.一体化德育新视野[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6.

[2]焦向英,冯克诚,申豪华.班主任管理手册[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6.

[3]张国宏.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论小学英语教学与网络教育的结合 下一篇: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