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23 09:06:40

浅谈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事业和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路基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公路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条公路的使用效果。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路基的施工技术,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保证路基的质量。本文将对路基的填土压实、排水、防护和特殊地段的处理等方面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描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

一、路基填土与压实

路基填料的性质以及压实度很大程度的决定了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所以,要保证路基的质量就首先要保证路基填料的质量和压实条件。

1.路基填料。路基填料也就是指用于填充路基的材料,可以采用土石材料或工业废渣等,要求用于填充路基的材料挖取方便、强度高、水稳定好且容易压实。对于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严格根据规范选取,按CBR值确定路基土的强度。如果路基土的强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要采取处理措施,比如掺和交粗的粒料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保证其强度不低于最小强度值。

2. 路基压实。为了保证路基填土的质量,首先要采用合适的填方土料,如碎石类土、沙土、爆破石渣等,而且填方时最好采用同一种类土填筑,施工时要接近水平地分层填入分层压实。其中,压实方法包括碾压发、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要根据不同填土层的厚度和种类选取合适的压实方法。整个压实工程中,要考虑到土的含水量、压实功等因素的影响,确保达到规定的压实效果。

二、路基路面排水

要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必须要做好路基路面排水工作,因为水的侵蚀可能会引起很多路基病害。排水设施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保护自然环境、不损害当地农田等方面,与当地区的排水规划相协调形成排水系统。所以,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各种原因引起水患造成的不必要的工程损失。

公路工程排水设施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灌 溉排水等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为了排出施工期间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位,施工前应开挖临时排水边沟。也可以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掺加一定量的石灰处理,设置稳定层等。施工时,可以适当提高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防止地表水流入。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保证施工时路基的质量。

其次要考虑到如何将路表水快速地排到路基之外。如果路面排水不畅,雨水和路表水会下渗,从严重影响到路基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为了防止这种损害,可以设置路面横坡、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除此之外,在中央分隔带设置碎石盲沟和横向排水管,将中央分隔带的雨水或下渗水排出路基之外。

三、路基防护

由于路基的修筑,对该地层的自然平衡状态会有一定的破坏,暴露在外的路基又不断地经受着各种自然因素的侵蚀,所以,要对路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坡面防护。为了防止地表水的冲刷、坡面岩石因风化而剥落要进行坡面防护,可以采用植物防护、坡面处治、浆砌片及混凝土预制块和综合防护等,并与大自然乡协调。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很多都采用草防护,对于较高的边坡,可以修砌框格如方形、菱形、M型,再种植草进行防护,同时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浆砌片及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常用于路堤边坡的防护,对于易被风化破坏的岩石路堑边坡,一般利用锚杆挂高强塑料网格或钢丝网,然后喷浆防护,也可以喷射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来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缺点,那就是防护造价偏高,容易损坏,且不利于生态环境没还景观,还是建议采用种植防护。

2.冲刷防护。冲刷防护可分为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直接防护类型有植物防护、砌石防护与加固两种。间接防护主要指设置导流结构物,如丁坝、顺坝、防洪堤、拦水坝等。现在为了防止沿河段路基的边坡遭受冲刷常采用直接防护,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进,如采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传统的铁丝做石笼,也可以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3.支挡防护。为防止路基填土坍塌而修筑墙式构造物称为挡土墙,可用于支挡防护。其中,重力式挡土墙一般都是石砌,需要丰富的石料,但由于自身较重,需要有良好的地基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受力比较合理的混凝土结构扶壁式挡土前、悬臂式挡土墙和板式挡土墙,这几种挡土墙自身圬工体积小,也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支挡防护中。

四、特殊地基处理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的公路,路堤不稳定且会有较大的沉降,对公路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果不适当处理会造成路基下沉量不断加大,路面过早破坏,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质量。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下面介绍几种施工处理方法。

表层处理法:在软土层的顶面铺一层砂垫层,可以起到水平排水的作用,使软土层里的水分在路堤自重的压力左右下快速沉降。这种方法施工简单,占地少,但需要充分的时间来使地基排水固结。换填法:将软土地基层全部挖除然后用沙砾、碎石等材料进行回填;或是在路基底部放些片石,以提高地基的强度。竖向排水固结法:这种方法是在粘性土地基层中安置排水柱,使排水距离缩短从而促进地基排水固结,增加抗剪强度。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于处理软土地基,但是要根据工程所处实际地段,结合施工条件等选用不同的方法。

除软土地基外,在黄土地区还会有黄土陷穴这种施工病害,处理黄土陷穴时可以采用灌砂、灌浆以及开挖回填等措施。对于又小又直的陷穴,可以采用灌砂法将整个洞穴灌满干砂。对于离路基较远处的小陷穴,可用灌浆法,先堵塞住陷穴的出口,然后在穴顶打钻孔灌浆,等浆体凝固后在各孔补充灌浆,重复两到三次。对于其他各种形状的陷穴,可以先开挖陷穴然后填充填料,最后再分层夯实。如果洞穴较大、较深,可以由洞内一层一层的往外回填夯实,当接近地面时,应用黄土拌合石灰回填夯实。待陷穴处理好以后,表层要利用石灰和土按一定比例拌合后填筑夯实,石灰土要严格按照设计厚度填筑。做好这些工作后,还要注意引离流向陷穴的地面水,防止水流集中而引起的冲刷破坏。

结束语

路基的质量对整条公路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路基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设计要求进行,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始终坚持技术标准,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才能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手册[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匡厚诚.浅析公路土质路基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企业,2009.

[3]尉少森.公路路基施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交通世界.

[4]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M],北京交通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谈郑西客运专线工务轨道精调作业 下一篇:浅谈挡土墙选型与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