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橘子洲景区规划建设特色探析

时间:2022-09-23 09:06:28

长沙橘子洲景区规划建设特色探析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游憩作为城市四大功能之一,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长沙橘子洲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区——岳麓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7 年进行提质改造,2009 年重新对外开放,本文以长沙橘子洲景区为研究对象,探析其规划建设特色,以期为其它景区规划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橘子洲景区;规划建设;依据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recreation as one of the four major cities function,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Changsha JuZiZhou scenic area is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pital city of scenic spot, in 2007 to mention qualitative transformation, 2009 open again, this paper JuZiZhou changsha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paper, in order to the plan of the other used for reference i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JuZiZhou area;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调研背景

橘子洲(图1),位于长沙市境的湘江中,是国家重点风景区——岳麓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岳麓山、湘江、长沙城一起构成了长沙 “山、水、洲、城”的独特城市格局。

2009年5月大家期待已久的长沙橘子洲景区免费对市民开放。这个备受人们期待和关注的长沙橘子洲景区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认可,这种现象引起了我们对它的关注。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对橘子洲景区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探析其规划建设特色,以期为其它景区规划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橘子洲景区规划建设特色分析

历史建洲

吴良镛先生说:城市要避免时代的单调感。割裂城市现在与历史的联系,将导致城市的无思想状态。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文化原则是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关注的焦点。从人的心理角度来看,继承历史文化是人类浪漫情愫的涌动和回复,而在此基础上与时代结合的创新则是理性的延伸。[1]橘子洲有着较好的历史、人文等旅游软件资源,在橘子洲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也较好的发挥和利用了这一点。将其通过保留和恢复等方式较好的展现出来。

“保留”的实证研究

中美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美孚洋行是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现改为婚庆园;建于民国的红房别墅修缮后将作为配套功能用房;被列为近现代保护建筑的海关公廨作为海关历史博物馆,用于展示长沙海关历史;‘中西合璧’的唐生智公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改为集学术研究和交流展览为一体的潇湘名人会所;天伦造纸厂与原为‘中国士官三杰’之一张孝准故居的橘洲客栈相结合,改为用于展示陶瓷、湘绣、橘子洲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和景区接待中心;神职人员寓所改造成游客服务中心;当年洲上最热闹气派的水上工人文化宫改为景区管理用房。

“恢复”的实证研究

南宋时期,理学大师朱熹专程从福建来潭州(长沙)造访张栻,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由此展开。朱张二人经常由此往返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朱张渡”由此得名。此后一段时间也成为岳麓书院学子往返于湘江的主要渡口,恢复后的朱张渡,与湘江两岸的渡口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景观轴线,该轴线上依次布置东渡口、渡学楼和西渡口。在建筑设计上,东渡口朴素而不失典雅,廊亭下设坡地阶梯,既体现当年作为渡口的历史角色,更为游人行走于堤岸提供乐趣;渡学楼为大气、端庄、典雅的双层挑檐古典阁楼建筑;西渡口为小巧、淡雅的古亭风格,远眺岳麓书院,并以谦卑的姿态与这个千年学府对话。

修建于上个世纪60 年代的望江亭曾经是橘子洲公园的经典景区。它的名字由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句“望水知柔情,看山欲断魂”得来。恢复后的望江亭在原位置上稍有北移,这样更加便于观景。建筑采用主体面江,亭廊相结合的形式,主亭为正方形,由水磨石柱相撑,重檐歇顶装饰着淡黄琉璃瓦,典雅庄重。亭子两翼各建卷棚式方亭,转角游廊相连,整体上形成“U”形结构,凸显古典韵味。望江亭作为橘子洲头的主要景点之一,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观景平台。

文化建洲

文化景观的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加以注重,许多文化、风俗就会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无形的破坏。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言人,刻画城市个性、弘扬城市精神、传播城市文化、陶冶市民情趣,使人们对该城市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增强情感联系,从而有利于城市实现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2]橘子洲公园的设计特别注重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的营造,使本土的湖湘精神、特色建筑景观和风俗风情得到发扬、传承和表达。

“红色文化”的体现

在橘子洲头的最南端为300m2 的洲头广场,其中广场前的扇形问天台取意当年在此沉思时,“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拾级27 阶而上的问天台,一棵经历百年风雨依然茂盛的古朴树巍然屹立,树下一块青石,上刻“指点江山”四个朱红大字(图3),当时就是在这里与他的同学畅论天下大事。橘子洲洲头青年艺术雕塑更体现了伟人的英姿和历史风韵,他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与橘子洲的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凸显了当年的风华正茂和胸怀大志的气概,再现一段峥嵘岁月,使伟人胸怀天下的气魄充盈于山水洲城的每个角落。公园中间耸立着一块汉白玉纪念碑,正面刻有同志手书‚橘子洲头‛四个大字;位于入口南广场的诗词碑以《沁园春·长沙》复制稿制作而成,在这里看着伟人的笔迹,感受诗词中伟人的胸怀、自信和豪迈,再加上潇洒刚劲有力的字体,无不让人心灵震撼。

“民俗文化”的体现

橘子洲公园大门用两栋湖南民居对称点缀,主要以中国山水文化元素为主要以中国山水文化元素为主基调,体现出写意山水图画的景境,给人以悠远的遐想,展现橘子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种体现了湖南民居特色的自然之门,使本地游客来到这里有回家的感觉,同时也增加了外地游客对湖南民居、湖湘文化的了解。恢复后的江神庙和拱级楼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江神庙前将布置特色街,而且还要建造戏台,并结合山门,沿袭古人“倚剑听戏”的传统[3] ,并适度引入地方戏剧、湘剧、花鼓戏、庙会等民俗活动,展示如湘绣、石等湖湘特色民俗商品,为元宵灯会、

节庆活动提供场所。同时,在庙前街可以吃到特色小吃,让湖南的饮食文化在小巷中得到继承、体现和发扬。

生态建洲

生态,作为橘子洲的主题的一部分,在橘子洲公园的规划建设中也展现的淋漓尽致。洲上多采用乡土树种,并大面积保留原有树木和绿地,体现本土化原则。在景区建设中,12 株古树全部得以妥善保留。并对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保护。橘子洲的规划建设不仅可以调节长沙市的气候,增加城市人口平均绿地率,维持生态平衡,而且对塑造城市景观和形象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橘子洲中的草地采用自动灌溉,以节约用水。同时,景区还建立了污水处理中心,经处理中心处理过的水可以直接进行灌溉花草。节约了用水,也节省了人力,让橘子洲植被茂盛并与湘江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同时,橘子洲上的灯光全部采用LED 节能灯,并且调出红、白、蓝、绿、黄等颜色。对于不同的季节和节日,可以自动调出不同的效果,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和感觉,让游客能在这样的灯光下拥有快乐放松的心情。橘子洲采用生态护坡,防洪标准采用不设防的河堤固脚措施,同时建立14 公里长的岸线,并通过湘江枯水季节疏通航道,使橘子洲沿线行洪能力有了很好的改善。

人本建洲

橘子洲公园南端形成以百亩橘园、竹园、梅园、桃园、桂园的五个主题园(图3),同时与其他景观植物有机融合,形成四季稳定的景观。同时,在主题园内布置仿古亭台和池塘等,增加景观层次,让人们在观赏动人景观之余亦可停驻小憩,观景喂鱼,尽享雅致悠闲之乐。洲尾的沙滩公园内将设大型游泳池,并且将岸线全部硬化,充满人性设的缓坡区一直延续到干枯的河床上,江水与沙滩相接处铺上从岳阳运来的银白色的沙子,与橘子洲上的自然景观交相呼应。

结语

橘子洲景区规划过程中充分结合历史、文化,并将生态、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其中,建设特色突出。在几个月的调查中,发现游客对调查参与度较高,其中不乏为景区献计献策,让我们感受到游客对景区建设重视度不断提高。也望规划过程中应将景区的使用者——受众的意见考虑其中。

参考文献

[1]俞孔坚.回到土地[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4

[2]李铮生.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2006.9

[3]/viewthread.php?tid=17970690&extra=&page=1

上一篇:基于遥感技术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应用研究 下一篇:浅议广东省公路工程三级清单预算编制